分享

画家刘晓萍:专注描绘熊猫三十年

 红豆居士 2014-09-14


画家刘晓萍:专注描绘熊猫三十年

2014-09-14 07:22:05华西都市报

  春

  秋

  8月14日,由华西都市报参与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期间由11位成都市美协核心艺术家参展的“雅墨无界—四川国画名家艺术展”美誉度很高,其中展览一大亮点就是成都女画家刘晓萍的六幅工笔熊猫。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刘晓萍就开始把创作重点放在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身上,为了描绘出大熊猫生动的姿态,她还多次驾车前往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去写生采风。刘晓萍笔下的大熊猫不光受到国内艺术迷的热捧,同时也走出国门,让不少欧美观众为之倾心。国内走红国外受宠

  刘晓萍的工笔画在川内堪称一绝,在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博览会上,刘晓萍带来了《荫》、《闲趣》、《呢喃》、《小憩》、《乐活自在》、《绮春图》等六幅工笔熊猫图,画中的熊猫或互相嬉戏、或紧紧依偎,每只都不光栩栩如生,就连它们的毛发也画得纤毫毕现,这几只大熊猫吸引了大批观众围观,大家边看边用手机拍照留念,还有不少小朋友走到熊猫面前就迈不开步了。“这几只大熊猫真是萌得一塌糊涂啊!”就连展厅的工作人员也前来追星。

  刘晓萍的大熊猫工笔画在国外同样也有很多粉丝。去年2月,伦敦欧洲美术馆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成都·伦敦文化艺术展”,展出7位中国画家的40余幅作品,画作内容包括山水风光、人物花鸟等经典的中国画题材。作为参展者之一的刘晓萍,她同样带去了自己擅长的大熊猫工笔,画中那些萌萌哒的熊猫让慕名而来的英国友人竖起大拇指:“竟然能在美术馆和中国"国宝"亲密接触,实在是太开心了。”自驾追寻国宝足迹

  刘晓萍早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她曾以研究绘画色彩卓绝而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设计师,后来逐渐对中国画兴趣浓郁,并采取融汇中西之方法,转光色而作用于工笔画设色,成绩斐然,为当前突破中国画色彩改革的先行者之一。大熊猫是刘晓萍绘画作品中表现最多的题材,她说:“大熊猫也是美丽成都的一张名片,我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来表现大熊猫这种吉祥可爱的动物是非常有意义的。”

  刘晓萍常以自驾车方式探险四川卧龙、宝兴、夹金山及更远的雪域。并搜寻野生大熊猫足迹,集聚资料,了解两种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大熊猫习性。熟悉大熊猫不能只在人工繁殖基地范围中,她深深懂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因此,她专注探寻野生大熊猫的野性面貌,所以在她笔底的大熊猫造型,就不仅仅是一般天真烂漫,憨态可掬,同时她还抓住大熊猫野生状态下的本性,画中的大熊猫更多出一份独立生存的机敏情趣。倾尽一生描绘熊猫

  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大熊猫的场景,刘晓萍至今难以忘怀,“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到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写生采风,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了大熊猫。在卧龙我看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阳光透过树林笔直地洒下来,倾泻在草地上,几只大熊猫憨态十足,或嬉戏或在花丛中休闲漫步,这是一幅多么宁静美丽和谐的图画啊……”回来之后,她根据这次写生的素材创作了《卧龙—大熊猫之乡》《熊猫》,前者获得1985年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金奖,后者获得当年四川省旅游纪念品设计银奖。

  不光痴迷画大熊猫,刘晓萍也致力于参与野生大熊猫的保护,2009年3月,她被授予由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颁发的“熊猫爱心市民”称号。

  刘晓萍告诉记者:“四川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在成都又有着闻名全世界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我画大熊猫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条件。但我知道只有笔耕不辍地潜心习画,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到大自然中去,将西方绘画的观念和技法融入到工笔走兽花鸟画的创作中去,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描绘反映大熊猫的作品。”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帆刘晓萍简介

  刘晓萍,重庆市人,早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市九三学社文艺支社委员,成都市九三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著名工笔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