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丘市区 章丘,为济南县级市,位于济南以东45公里处,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境内有众多泉水遍布其中,最为有名当属与趵突泉齐名并列的百脉泉,百脉泉泉群遍汇聚在此。 从济南出发前往章丘,可从济南长途汽车站东站乘坐发往明水的汽车(约13元/位),客满即走,非常方便。游览百脉泉公园的游客可从汇泉路下车西行到达公园南门;从明水汽车站前往景区只需要在车站马路对面东行200米即达公园北门。 游览景点:百脉泉公园 百脉泉与趵突泉齐名并列。曾巩云:“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百脉泉位于明代建筑龙泉寺内,“品”形百脉泉涌珠浮翠,“百脉寒泉珍珠滚”,是章丘八景之一,享有“天下奇观”的美誉,为百脉泉泉群之首! 百脉泉泉群,泉水冬暖夏凉,常年恒温17℃左右,沏茶味正色浓,与当地所产明水香稻泉头米相煮,香及四邻。泉群中被列入72名泉录的有4处:百脉泉、墨泉、梅花泉和东麻湾。 1、百脉泉公园 门票:50元 地址:济南章丘市汇泉路31号百脉泉公园 交通:G20高速--刁镇出口下--明水--清照路--百脉泉北门,下高速后大约需要40分钟车程;章丘明水汽车站乘5、6、8路公交车可直达百脉泉公园。 ·百脉泉:百脉泉水从许多看不见的脉孔中涌出,似百条大脉,泛出参差错落的颗颗“珍珠”。百脉泉池长26米,宽14.5米,深2米,池岸由青石砌垒,东西向架一虹桥,池岸和桥上装饰雕刻石栏。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缓缓地浮上水面,好象滚动的珍珠,所以当地人也称为“珍珠泉”。泉壁和梵王宫大殿墙上镶嵌着多方诗词、楹联、花卉石刻。其中有明代进士著名戏曲家李开先《游百脉泉》诗。 ·墨泉:墨泉位于龙泉寺门外,因泉水从铸铁管内涌出,黝深亮丽而得名。泉池呈方形,雕石砌岸,饰石拦杆,涌水量0.3立方米/秒,水盛时达1立方米/秒,水自0.4米铸管喷涌,水花四散,自池北侧溢出沿石渠北流,汇梅花泉。 ·梅花泉:梅花泉因布局成梅花形的5眼清泉而得名。泉水自5个规格相同的铸管涌出,水花翻滚,微波四散,状如趵突,由泉池东岸过漫桥,汇东麻湾水入绣江河。 ·东麻湾:东麻湾因位于城东,湾内遍布密密麻麻的泉眼而得名。原为自然式塘湾洼地。1958年清挖扩建,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称明水湖。1986年建百脉泉公园时,周砌石岸,净化水面,建岛架桥,增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公园独具特色的游览景区。 二、济南近郊 济南近郊的泉水主要分布于长清、历城二区和平阴县的村落内,至今仍作为生活用水被当地百姓饮用。考虑到交通及各泉间较分散,游客不易寻找和游览,所以不作过多的介绍了。 近郊的名泉其中有4处现座落于旅游景区内:袈裟泉、清泠泉、卓锡泉和涌泉。当然,您不必为了看泉而特地远道而来,济南市区内的泉水足够让您一饱眼福了,这里了解下就好! 游览景点:灵岩寺、五峰山,四门塔、红叶谷 2、济南灵岩寺旅游区 门票:45元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 交通:市区驾车沿104国道北行约200米——灵岩广场处沿景区指示牌东行约9公里即到。 ·袈裟泉:袈裟泉位于济南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风景区内,因泉旁有貌似袈裟的铸铁取名袈裟泉。泉水自岩洞石缝流出,汇入半圆形石砌池中,然后经曲溪由石雕龙头口中流入大型池塘。泉周危崖峻峭,丛木悬生,亭廊环绕,鸟语花香,别具风采。 ·卓锡泉:卓锡泉位于济南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风景区的千佛殿东侧岩壁下,此处泉水竞流,古柏参天,题刻众多,是著名的灵岩八景之一。相传因高僧用锡杖戳地出泉而得名。水自岩壁下部洞穴涌出,沿石渠漫流,与白鹤、双鹤等泉水汇入镜池,泉旁岩石上镌乾隆御书卓锡泉及咏泉诗一首。 3、济南五峰山旅游度假区 门票:40元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镇 交通:市区驾车沿104国道向南行驶约5公里—崮云湖路口处(有指示牌)右拐行驶约5公里即到 ·清泠泉:清泠泉位于济南五峰山旅游度假区的洞真观玉皇殿东侧。因清泉激石,泠泠作响而得名。水自岩壁石雕龙头口中流出,落入石砌方池,经溢水口西流,穿石桥入“玉女盆”;一脉至玉皇殿前石桥下水池。清泠泉周围还散布着青龙、白虎等许多历史名泉,形成各具特色的泉水景观。 4、济南四门塔风景区 门票:30元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苏家庄 交通:G3高速--济南绕城高速--济南南出口下--向南直行至柳埠--沿四门塔景区指示牌行驶约2公里--四门塔,下高速后约10分钟车程。 ·涌泉:涌泉位于济南四门塔风景区内,四门塔西侧。泉水自白虎山山腰岩隙涌出,由石雕龙头口中喷入长5米,宽4.5米的石砌方池,再从南岸溢出,依山势三迭而下,形成“悬崖飞瀑”、“细水长流”、“锦上添花”等景观。 5、济南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 门票:60元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锦绣川水库南3公里 交通:市区驾车沿英雄山路、103省道向南仲宫方向—仲宫大桥左行—327省道—红叶谷即到。 ·圣水泉:圣水泉位于济南红叶谷文化旅游区兴教寺内,因泉水有灵气,喝了能长寿的传说而得名。水自岩洞涌出,沿石渠流入方池,清冽甘美,长流不涸,是景区内最古老的天然名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