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杂谈】 人与 格

 广馆长图书馆 2014-09-15

        【原创·杂谈】

             

                          人与格  

  

 

“人格”,顾名思义,就是人的道德品质(书面释义: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人是“格”的载体,“格”是人的内容和质量。“格”附人体,人与格如影随形,须臾不离。如果人格分离,人成什么样子?是披着人皮的人,还是披着人皮的鬼?鬼,不一定没有“格”——没有“格”的鬼,阴间能容纳它?!

诈骗、盗、奸淫等危害社会的龌龊当不配言之有“格”。我这里说的是官场上人与格分离的“两面人”。能呼风唤雨的社会管理者肯定是人,而且还不是一般人。几经“培养”,风雨兼程,一路登攀,登堂入室。他们的“格”应该鲜明透亮,堪称楷模。然,事与愿违。台上,作报告做指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他们嘴里,水都能作油点亮灯。这是领导者的正面形象,是人的一面。台下,卖官鬻爵,狗苟蝇营,丑事不断,坏事做绝。这是为官者的另一面——“格”与人分离的一面。如果把他们台上的话和他们台下的肮脏搅合一起,该是什么样子?只能解释为:披了一张人皮。许多官员外表道貌岸然,或绅士风度,或冷峻傲岸,不可接近,或笑容可掬,一副“热心的肠子”挂在脸上……那是“格”的外在表现。一旦被纪检、反贪召去,“格”瞬间消失,两腿筛糠,面色如土,甚至尿湿了裤子,洋相百出,没有一点人味——人格哪去了?当初指挥强拆、巧取豪夺,一手遮天、一言九鼎的气势哪去了?这类人的爵位多数花钱买来,血统里本就无“格”,少“品”。他们外在所展现的“格”与“品”是一级组织支撑着——不得不敛住原本那龌龊本性,装腔作势地“格”,夹着尾巴地“品”。

表里不一,说一套做又是一套。人与格自然不匹配。

我一个同学,大学毕业分在市机关,几经努力官至处级。除了同学聚会,平时我们很少走动。见面时,他总谆谆教导我们恪尽职守,严于律己,清正为官,清白做人。酒桌上,我们喝满杯,他喝半杯。我们原谅他:领导干部酒多会失态。他是我们同学中的“代表作”,当年他额头上留下的那个疤,成了我们眼里的“小月亮”——戏台上黑脸老包的形象!

噩耗传来,我一阵惊讶——很快又复镇静。我相信“老包”光明磊落,一尘不染的伟大人格。

事与愿违。他们单位出事牵扯一大片,同学也在其中。晴天霹雳。我目瞪口呆,失魂落魄,像自己受到株连。

市反贪局人手不够,从我们这抽调几个反贪弟兄主办该案。我跟办案人说,我同学胆小,你们莫瞎搞(意思是,不要非人道)。
    案件侦结。那帮弟兄回来就问我:你同学有猪头疯病?我说没有。他们说:绝对有。正常人装都装不会。
    每次提审他,一涉及关键事关键和敏感数字“咚”的一声,就从椅子上一头栽倒在地,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白眼珠上翻,不省人事提审无法进行。办案人害怕出人命,自己也搭上“刑讯逼供罪”于是不再深挖——也挖不下去,草草终结。最后核准:受贿40万。承办人说:要不是猪头疯病,他受贿何止这些!庭审那天我在场,几个小时里,他镇定自若,从容应对,毫无犯病迹象,依然“人格”。我又钦佩他了——人生摔跤不要紧,坦然面对,如实交代。即使身在“栅栏”,也不输人格!

当初他对我们的教育和提醒,语重心长,犹在耳畔。怎么就成了“两面人”?原先附着在他身上的“人格”和“尊严”全是假的?他也披了一张……我不敢往下想了。但心里纠结:椅子上一头栽下去,疼痛不说,嘴里白沫怎么制造出来的?提审前灌了啤酒?啤酒喝多了,刻意反刍一会,才有白沫)白眼珠如何挤兑了黑眼珠?眼眶就那点大,黑眼珠藏哪去了?浑身抽搐怎么形成的?……越想越奥妙。若无特异功能,绝对学不像!这个时候,人还是抖擞精神地“格”起来:站着是一竖,躺着是一横,生死置之度外,如实交代,积极退赃,诚心诚意接受惩罚——那些不义之财本就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大大方方地吐出去就是不犯事时装廉,犯了事装疯。当初的胆略和气魄哪去了?也许,骨子里本就少“格”乏“品”。但其坚韧不拔咬牙坚挺的韧劲,持之以恒的吐白沫,不顾疼痛的往下栽,也够悲壮的——他牢牢把握了可能会大幅度飙升的刑期刑期由己掌控,咬紧牙关,游刃有余,确实值得称道。在人生的舞台上,同学扮演了两面人的不光彩角色,他输掉了人格。但愿他度完囚牢生涯,拾起珍贵的“人格”,勇敢走完余生。

“一五”到“五五”,普法进行了小三十年。并未起到预防减少犯罪的预期效果,反倒提醒官员如何规避法律,如何跟法律躲猫猫,玩戏法,给案件侦办增加了难度

纪检、反贪找嫌疑人谈话,不是请客吃饭,对嫌疑人的态度可想而知。我跟纪检、反贪的朋友交谈过。我问他们,你们变相“体罚”了那些官员,就没人反抗?他们说,人一旦进去,瞬间精神崩溃,眼睛散光,魂不附体,瘟鸡病驴一样,叫站就站,叫蹲就蹲,颜面扫地洋相出尽。想象得出,跌下台阶的贪官们蹲着马步,浑身战栗,接受讯问,还有什么人格尊严可言。若是我,宁死也守住人格,绝不学猪头疯,更不会蹲马步受屈辱。谁辱我,我一定会拼死一搏,数罪并罚(外加一个故意伤害罪)而告终。祖传的人格和尊严生命一样重要——只要一息尚存,人格就不可忽视!

既然是人,无论选择哪条生路,都得紧附于“格”。人靠“格”支撑。“格”载着做人的内容,规范着人的行为,支撑着人的脊梁。它是一种格调,格调衡量人的品味,丈量人的价值;“格”包含着道德品行,囊括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到做到,坦诚透亮……犯错不要紧,敢于面对,勇于自新,不再覆辙重蹈就是。

人与格密不可分。人有人格,鬼亦有鬼格。若没了“格”,人就不像人,鬼也不像鬼了。

 

 

                   作于 2014·9·11·待修改

                                

【原创·杂谈】 人 格 - 吴宇 - 吴宇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