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战老人②争夺运河拼刺刀 愿再回台儿庄 今年9月3日是全国首个抗战胜利日,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大众网发起寻访抗战老人。活动发起后,台儿庄电视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提供了部分抗战老人的珍贵视频资料。这些珍贵的视频资料拍摄于2013年,目前,这些视频资料中的老人有的还健在,而有的老人已经去世。我们从这些珍贵的镜头中摘取了部分精彩画面,让我们一起回忆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 大众网济南7月12日讯(记者 韦辉)“参加了台儿庄大会战,生活中再大的难事也吓不倒我!”作为台儿庄大战的亲历者,河南新乡籍老兵王清松高唱胜利歌,表达一名抗战老兵的心情。如今的王清松老人身体硬朗、生活平静,不过老人家有个最大的愿望,就是生命走到终点后,能回到台儿庄。 王清松是27师79旅158团团长的勤务兵,1938年3月23日,他们奉命往徐州以北集结。3月24日下午6时左右到达台儿庄南站附近,天明时就与敌人交上火了。这一仗,王清松他们整整打了四十多天。 老人回忆,有一次他们部队过台儿庄西北门争夺运河,那一仗打的很惨烈,老人说还有跳到河里的,最后没有子弹,他们就与敌人拼刺刀,老人的耳朵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被炸聋了。。。。。。。 事后,王清松老人在日记中写道:“我经历过战争,参加了台儿庄大会战,经受了生死的考验,生活中再大的难事也吓不倒我,凡事都能想得开,心里平衡不悲观,抗战精神激烈着我,我是一个永远不老的兵。”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兴奋的王清松老人还当场唱起了台儿庄战役胜利歌:“27师血战功,奋勇歼敌运河东。袭击敌侧背,攻占前后彭。微山湖畔麦青青,台儿庄上血腥腥。运河百折东南流,台儿庄十日建奇功。粉碎敌迷梦,洗尽民族羞,完成先烈未尽志,誓将大捷报国仇。恢复旧神州,豪气壮千秋!” 2008年,王清松老人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后有感而发做了一首诗:“老夫年过八十八,常把台庄比作家。有幸回来走一走,胜到洛阳去观花。” 王清松老人今年已95岁高龄,是所在的南高村近6000村民中年龄最大的。老人的儿子王来玉告诉大众网记者,老爷子现在的生活很平静,身体、饮食变化都不大,走路还不用拐杖。 王来玉说,老爷子15岁就做了教师,抗战爆发后年仅17岁的王清松弃教从戎。现在老人家对“老事”都记的很清楚,但是别人不问他从不主动说。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建成后,王清松老人在孩子的陪伴下去过两次,从那之后,老人对故地念念不忘。有一次,老人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希望人生终了之后能把骨灰放进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因为那里埋藏着他刻骨铭心的回忆,他觉得那里是他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