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塔塔儿部并没有完全被消灭,它的部落联盟下属许多部落,游牧于下克鲁伦河流域一侧,其活动区域西起阔连湖和捕鱼儿湖,东至蒙古与东北的界山大兴安岭。虽然这次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铁木真在与之交锋的过程中也意识到塔塔儿人的顽强与勇猛。所以在铁木真同样付出不小代价的同时更坚定了要彻底消灭塔塔儿人的决心。 于是,在公元1202年,铁木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打算最后解决这批宿敌,为进一步实现统一草原的大业扫清障碍。完成这一任务,对当时的铁木真来说已经不需要盟友帮助了,因为此时他自己已兵多将广,人强马壮,仅凭自己的力量已足以对付塔塔儿人了。这将是他与塔塔儿进行的一场毫不留情的生死决斗。 铁木真率军向察安塔塔儿、阿勒赤塔塔儿、都塔兀惕塔塔儿、阿鲁海塔塔儿等塔塔儿诸部发动了进攻。双方会战于哈拉哈河入海处的答阑捏木儿格斯,据考证,此地在哈拉哈河注入捕鱼儿湖河口附近。蒙古军队虽然耗损很大,但最终取得了胜利,在这次战役中,铁木真颁布了他的第一个“札撒”(法令,军令等),规定在战争中所获得的财物要及时上交,战后平分。 他认为,只要夺取了全胜,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来共分战利品。此外,他规定,如果第一次进攻被对方击退,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再次发起冲锋,“退而不翻身力战者斩!”但是答里台、阿勒坦和忽察儿却没有听从命令,将所获的财物据为己有。成吉思汗知道此事后,命哲别、忽必来二人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并将这些财产分配给其他人。 塔塔儿人在铁木真大军的猛攻下崩溃了。铁木真立即指挥全部人马进行围歼(从此,这种包围战术成了蒙古军队的著名战术),把败退之敌包围在阿勒灰河和失鲁格勒只惕河(此二河流均发源于大兴安岭之唆由勒吉山,向南流入戈壁滩)流域。 这次战役,4个塔塔儿部落(察安塔塔儿部、阿勒赤塔塔儿部、都塔兀惕塔塔儿部、阿鲁海塔塔儿部)全部被消灭,官兵几乎无一漏网。他们将塔塔儿部高于车辖的人全部杀掉,剩余的男女老幼皆收为奴隶。塔塔儿部遭受如此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至此,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了克烈部的王汗与乃蛮部的太阳汗这两大势力可与蒙古部抗衡。 弑杀狂妄自大王汗部 在塔塔儿部和扎木合部势力渐渐消亡之后,整个草原就形成了蒙古部铁木真、克烈部王汗、乃蛮部太阳汗为主要势力的三足鼎立局面。当时的王汗为他一手造成的“养虎为患”的局面一定是追悔莫及。他深知这个义子的性格和抱负,再加上他现在的声望和实力,足可以拥有取而代之的能力。这对王汗来说则是放在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他的威力将远远胜过远方的乃蛮甚至强大的金国。 于是王汗在心里开始对铁木真存有很大的戒心,并在行为上也表现出对铁木真的不公正和疏远。在铁木真与王汗攻打塔塔儿部时,王汗独自攻掠蔑儿乞惕部,战利品并没有分给铁木真,这使铁木真对此很有看法;另外,在铁木真与扎木合的斗争中,王汗曾擅自收留扎木合,这也引起了成吉思汗的不满;后来在公元1198年王汗与铁木真共同出征北乃蛮时,王汗又在其营地虚燃篝火,但事实上他的军队已经撤离到别处,这更是引起了铁木真的猜疑。 王汗的所作所为都深深地刺伤了这位英雄的自尊心,从另一个角度说王汗的这些行为更加速了他与铁木真的决裂。 客观上的煽风点火更是把这对平日情深的父子推到了兵戎相见的悬崖边上。扎木合在归附王汗的时候企图借王汗之手消灭铁木真。王汗之子桑昆也极力鼓动父亲讨伐铁木真,其目的是保住自己的江山。这样,他们虽然在内心深处各怀着自己的目的,但在消灭铁木真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交集。 于是,在公元1203年春,王汗父子以答应婚约为名,邀请铁木真汗前来赴宴,企图乘机将其杀死。而铁木真虽有疑心,但还是信以为真。此时,可以看出铁木真还是想真心的修好与其义父多年来深厚的情感。没有防备的铁木真率领10余骑人马前往赴宴,这时,幸遇蒙力克中途劝阻。王汗发觉事已败露,决定次日清晨举兵先发制人。但其谋又被阿勒坦弟弟的两个牧马人探知,连夜驰奔告诉了铁木真。得道多助、人心所向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此刻的铁木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铁木真加紧备战,《秘史》中记道:他先撤退到卯温都儿高地附近,并在此留下一小支警戒部队。次日,他在卯温都儿后方较远的沙丘附近安营。《元史》称这一沙丘地为“阿兰塞”。其实更准确地说,该位置应是在兴安岭山嘴一带,合勒卡河源旁边。 尽管得到了王汗大兵压境的消息已有所准备,但铁木真在此还是遭到了他生涯中所碰到过的最严峻的考验。这次破裂也是这位蒙古英雄一生中具有决定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一直起着王汗杰出副手的作用,现在他要为整个勃儿只斤氏而战,为自己而战,为夺取草原的最高地位而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