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德里亚堡战役:罗马军团阵亡4万人 帝国从此灭亡

 小记历史馆 2014-09-15

    但一个意外的小插曲打乱了二人的计划,正当罗马使者在去往哥特人“车营”的路上时,负责护送的罗马军团的弓箭手可能出于愤怒向哥特人的“车营”射箭,对方立即反击,战斗就这样开始了,而此时罗马步兵方阵仍然没有整顿好。

    幸运的弗里德根先盼来了他的骑兵,与其骑兵结伴而来的还有他的盟友、阿兰人的骑兵(共约5万人),接受过匈奴人战术训练的阿兰人立刻看出罗马人的方阵还没有布置好,真是千载良机,于是不顾一切地率先发起冲锋,罗马军团右翼的骑兵投入迎战,但不多时即被精于骑射的阿兰人将队形冲散,哥特人见到后,也随即发动攻击,双方的骑兵屡有进退,开始时杀得难解难分,但终于数量上占优势的哥特人骑兵冲垮了罗马人的右翼防线。不久,正试图进攻“车营”的罗马左翼骑兵也被哥特人的骑兵冲散(不知为什么,他们不去支援右翼)。

    尽管罗马骑兵的浴血奋战为步兵列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但可惜,直到罗马骑兵被逐出战场,罗马人的步兵方阵还是没有列好,同时由于战场上尘土飞扬,骑兵会战的情形,步兵根本看不清楚,待哥特人的骑兵向步兵方阵扑来之时,连方阵外层的步兵也还没有做好准备,在哥特人骑兵凶猛的冲击下,罗马步兵被一层层地砍倒,而方阵内层的步兵却有劲使不上,完全陷入混乱之中,称此时机,弗里德根打开“车营”大门,哥特步兵蜂拥而出,在哥特人的步骑协同攻击下,罗马步兵陷入了灭顶之灾。

    起初,瓦林斯力图重整战阵,但几乎毫无效果,庞大的步兵方阵此时成了累赘,瓦林斯只好率亲兵退到预备队,试图利用刚刚整顿好的预备队重整战线,但被己方败兵所冲垮,哥特骑兵随即赶到,预备队已然溃不成军,瓦林斯在激战中身负重伤,被卫队抬到附近的一家农舍,随之被哥特人包围,但由于农舍系石头所建,颇为坚固,于是哥特人纵火焚烧,除一名卫士跳窗逃生被俘外,其余全部葬身火海。

    4、丧钟

    亚德里亚堡一战,罗马帝国的6万大军,仅阵亡者即超过4万,瓦林斯和塞巴斯蒂安尼等许多高官阵亡,万幸的是,骑兵指挥官维克托逃回亚德里亚堡,并率残军死守,抵挡住了哥特人的围攻。受挫之后的哥特人转而围攻君士坦丁堡,但在帝国名将、未来的皇帝狄奥多西的反击下,损伤惨重,只好继续在色雷斯等地流窜。几年后,罗马人终于同意将色雷斯划给哥特人居住,以换取哥特人在帝国军队内服役。

    与此同时,西罗马格拉提安皇帝被部将袭杀,西罗马陷入内乱。在394年,狄奥多西皇帝终于统一了罗马帝国,但好景不长,次年,在他死后,帝国再次陷入内部纷争,同时,蛮族进一步加强了对帝国的侵扰,终于在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任皇帝罗慕洛被蛮族的雇佣军首领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

    亚德里亚堡战役,堪称是罗马帝国的灭国之战,败仗的深层原因,前文已有叙述,纵观当时的历史背景,正象某些学者论述的,东西罗马的分裂是历史的必然,面对蛮族一浪高过一浪的入侵狂潮,罗马人始终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除了不断地剿,再就是抚(送钱)。这一点和我国历史上的汉初和唐初有些类似,但不同的是,在我国历史上,汉武帝刘彻和唐太宗李世民在完成了休养生息之后,即发动了对蛮族(匈奴和突厥)的灭国式的反击,从而稳定了边疆,同时,经过几个世纪的文化交流,在南北朝时期完成了民族的大融合,但罗马人始终未能用博大精深的拉丁文明征服蛮族。随着帝国军人素质的衰退,蛮族人充斥了军队(可能罗马人越来越贪图安逸),而帝国对待蛮族的政策又没有及时调整,一旦民变带动军队反叛,后果不堪设想(帝国后期经常上演的就是一幕幕反叛的大剧。一方面是军队将领缺乏忠诚感;另一方面是昏庸皇帝逼迫手下人造反)。尽管有历史背景下的深层原因,但瓦林斯对战役的失败应该负有主要责任。瓦林斯作为皇帝在策略应用上好于临战指挥,他之所以蔑视哥特人,是由于365年,他曾采用袭扰战术结合金钱削平了一次有哥特人参加的叛乱,但那次,只是其策略运用得当而已。他没有选派正直干练的人员去组织哥特人渡河,从而激起民变,他是有领导责任的。在战役中,他拒绝了塞巴斯蒂安尼的忠告,为了独享战功而挑战哥特人,是战役失败的主因。事实上,瓦林斯不是一个优秀的战场指挥,第一:他知道哥特人确切的“车营”位置,为何让罗马人在指定的地点,疲惫不堪地去迎敌?第二:在双方即将接战之时,他却失却了哥特骑兵的踪影,战前侦察工作是怎样做的?第三:罗马人对哥特人的“车营”的防御战术,一定是有所了解的,对于攻破其防御圈,有无良策和胜算?在这些基本问题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发动战役,就是拿帝国的命运去赌博。事实上,在战前准备上,哥特人比罗马人还要差,但幸运的是,随着弗里德根的召唤,哥特骑兵从速返回,还有阿兰人的凶猛一击,促成了罗马人的崩溃。也可以说,这一次,上帝没有站在罗马人的一边。

    亚德里亚堡战役在军事领域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几个世纪以来,罗马人的方阵和兵团战术,逐渐被对手所熟悉,从而失去了活力,其实,在之前的穆尔沙会战中,骑兵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骑兵,尤其是重装骑兵横行欧洲,直到英法百年战争中克勒西战役中英军长弓手的出现,步兵才重领战场的风骚。

    历史上,尽管罗马人在与蛮族的战斗中也偶有失利,甚至还有条顿堡森林战役那样的大败,但那时的罗马国力正在蒸蒸日上,而这一次的惨败,由于处在帝国江河日下的时代,则极大地动摇了帝国的根基,终于让蛮族人看清了这个老大帝国已经虚弱的本质。不久,蛮族人侵扰帝国的行动在五世纪达到了高潮,西罗马帝国也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蛮族铁骑所荡起的尘雾中,帝国一度的权力和荣誉都变得黯淡无光。从马略时代(公元前一世纪初期)算起,罗马人与蛮族的争斗已达5个世纪之久,亚德里亚堡战役成为这个世纪争战的最后一幕,它敲响了帝国的丧钟。

    鉴于亚德里亚堡战役是帝国后期最重要的决定性会战,它深刻地影响了历史进程,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军事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