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承兑汇票2012-12-21 17:25:28 标题写得那么正式,其实这次是来骂天的。(非正式文章,仅个人抱怨) 雅兴来了,先赋歌一首: 一九几几年,不知道是哪一个“春天” 有一群“牛人”在XX的金融界指指点点 奇迹般地出现了一种票面 只能当成纸来不能当钱 富裕了多少啊银行职员 摧残了多少啊中小企业 啊,XX,啊XX 你开出经济泡沫的爆米花 你开出经济泡沫的爆米花 带领我们使劲往里陷 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是谁发明出来的坑爹金融产品,乍一看介绍,全是优点: 1. 信用好,承兑性强,对企业来说,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就如同收到了现金; 2. 流通性强,灵活性高,银行承兑汇票可以背书转让,也可以申请贴现,不会占压企业的资金; 3. 节约资金成本。对于实力较强,银行比较信得过的企业,只需交纳规定的保证金,就能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用以进行正常的购销业务,待付款日期临近时再将资金交付给银行。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具有上述优点,因而受到企业的欢迎。 那就来谈谈实际使用的效果: 第一点直接否掉。根据实际的使用效果来看,收到银行承兑汇票跟收到现金完全是两个概念,现金可以随到随花,不用担心别人找零不起而耽误花钱时间。但是看看汇票,例如:你手里有个500万汇票(一般都是半年到期),需要买个30万的设备,呵呵,悲剧了。要不你就让对方准备470万汇票找给你,要不你就自己找人拆成小的付给供货方,要不实在不行了贴现再付,最低的时候也有3点几的点给贴现人才有人给你贴。这跟收到现金一样吗?还有某些过分的银行为了压资金故意在汇票到期以后拖延时间不予贴现,这信用从何说起? 第二点就是瞎吹,这牛皮吹的母猪都能上树了。给员工开工资的时候,让他们6个月之后变现再用,这企业能留住人吗?你给民工劳务费的时候,给个6个月才能到期的汇票行吗?你问问从老外那里进口很多高级玩意儿的时候他们收汇票吗?没现金缴税,到税务局去商量把汇票押在那里,他们同意吗?包括银行自己,在收贷款还款和利息的时候,把汇票给他,他更特么的不会收了。这就是所谓“流通强,灵活高”! 第三点最后半句“受到企业的欢迎”,简直NMB了!一开始确实是节约了第一家企业的资金成本,但是承兑汇票不是某几家企业垄断开具啊。开出承兑的企业确实节省了自己,但是资金风险转到哪里了?不是银行——因为开具承兑汇票的企业在银行处有相当高的信用度和资金能力,而是转到收款方了,平白无故地在银行压半年几百万,而且还没利息,想要付给下家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上述两条的各种因素。成本就在这里多出来了,然后可以试想,大部分企业都在开承兑用以付款,每次在上述环节多出成本,这成本一叠加,自然而然整个市场成本就被这些银行、搞贴现的金融人士、担保公司等等抬高了一大截,而中小实体企业给员工却发不出那么牛逼的工资去生活,自然很难留住人。最后导致好点的劳动力都去搞虚的了,稍微差些的都去搞“洗剪吹”了。真节约啊,节约到没人干活做实体为止! 说白了,这银行承兑汇票到最后只是银行很龌龊的敛财方式,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时,银行本身的现金储存量并没有变,汇票放出去押点保证金,收点手续费,现金还可以贷款出去收贷款利息。如果贷款出去的资金也以承兑形式放出,那么这一笔现金可以当成几倍的资金量使用,那总共收回的利益估计呈平方增长的问题都不大,所以银行当然很乐意让自己的客户企业开银行承兑,再加上很多企业现在为了节省资金压力,也全都开承兑,导致了整个市场没有现金,只有纸的局面。就这样银行都还天天催着企业多回现金款到账上,也不想想自己平时都做了什么,看看现在还有哪个企业有特么的现金啊。 衣食住行能给承兑汇票也还好,问题是你买衣服、吃饭、住宾馆、买房子、坐飞机火车、买车的时候,有听说过对方收银行承兑汇票的吗?要用钱怎么办?要不“等半年”,要不忍痛贴现去,低的时候3点多,高的时候8到10个点,贴吧,贴死你! 这衣食住行也还可以缓缓,可以穿冷点、吃差点、住烂点、哪儿也不去,但是企业缴税、还贷款、付员工工资和劳务外包公司农民工工钱呢?这时候也就只能忍痛贴现了,不然可都是法律问题了,受不住啊! 上辈子作孽,这辈子就让你干中小企业实体,三天两头说扶植,也不知道是怎么扶植的,一年比一年难混,光金融业弹指之间就可以压死所有真正一心想干实体的中小企业,这尼玛的冬天,真特么的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