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大鳄摩根家族曾经居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度假别墅,即将公开出售的消息,将美国家族这一渐渐淡出的财团,再次拉入公众的视线。在近日公布的2014福布斯美国富豪家族榜前100排名中,沃尔顿家族以净资产1520亿美元排名所有家族榜首。 杜邦家族:美国最古老富有的家族 据媒体报道,摩根家族曾经居住的这片总共面积达4.6英亩(18615平方米)的湖边别墅区—昂卡斯营地(Camp Uncas)将要出售,售价325万美元(约2000万元人民币). 据介绍,所有房屋内的原木家具、基础设施和陈设均包含在售价之内,包括皮尔庞特·摩根和他的儿子杰克·摩根(Jack P. Morgan)使用过的写字桌以及他们的家族成员在此地露营的照片、明信片等历史陈设。 在摩根家族的别墅被出售的消息传出后,有关“家族”的这一话题再次引发人们关注。 在美国富豪家族榜上,有17个家族的现代财富可以追溯到一名出生于国外的先祖身上,他们都是先移民到美国,然后找到了创业的切入点。 在美国富豪家族这一群体里,不得不提及美国曾经最为古老和富有的家族:杜邦家族。在这次福布斯美国富豪家族榜中,杜邦家族以150亿美元的身家在所有家族中排名第13位。 杜邦家族的财富可以追溯到E.I。杜邦(E.I. du ?Pont,1771-1834年),他曾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关进监狱,后于1799年逃亡到了美国。凭借自身拥有的化学专业知识以及来自法国投资者的资金,他于1802年在特拉华州创办了一家火药制造公司。该公司的业务拓展到了炸药、塑料和涂料领域,并最终发明了尼龙、人造丝和特富龙(Teflon)的杜邦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杜邦业务如今遍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已经拥有39家独资及合资企业,产品和服务涉及化工、农业、食品与营养、电子、纺织、汽车等多个行业,在氟橡胶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 杜邦和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63年年初,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出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随后,杜邦得到了清政府的第一笔军火订单。 1984年,杜邦成为第一个在新中国建立独资企业的美国跨国企业,迄今在中国市场已有30年历史。目前,杜邦的所有主要业务都已经落户中国。最新资料显示,杜邦已在华建立了50余家独资及合资企业,拥有员工约7500人,总投资额逾8亿美元,产品和服务领域涉及化工、农业、食品与营养、电子、纺织、汽车等。 2005年,位于上海的杜邦中国研发中心投入使用,这是杜邦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设立的第三大科研机构。2012年,该中心进行了二期扩建工程,着眼光伏、生物基材料、汽车材料等领域的新材料应用开发,扩建后该中心拥有450名科学家。 尽管从皮埃尔·塞缪尔·杜邦(1909 年任杜邦总裁,杜邦中兴三巨头中最后的掌权者)之后,杜邦公司慢慢完成了从家族企业向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企业转变,但对控制权的钟爱始终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杜邦公司体内。除了几十家独资企业,杜邦在中国的小伙伴也都赫赫有名,如李宁、双汇、宏基等。 杜邦家族的传承经验 杜邦家族的成员似乎从小就明白,要成为杜邦公司的领袖,必须具备真正被家族接受的竞争力和领导力。他们从小就要在杜邦公司的底层工作,原因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去锻炼一下然后进入管理层,而是必须从底层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和同辈们竞争,他们中的有些人由于能力原因可能一辈子都进不了管理 层,而这也是杜邦家族100多年来能不断培养出各种优秀人才并将家族企业代代相传的原因之一。 虽然杜邦家族传承的主线一直围绕着杜邦公司,不过由于这个家族的人数庞大,其家族发展的支线也非常精彩,除了众所周知的美国航空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外,这个家族还盛产其他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如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贸易商、飞行家、银行家,政治家等。 杜邦家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长期研究家族财团的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以下主要原因。 注重多种资源的整合。杜邦有多位家族主要成员伤亡在产品研发的一线,但却矢志不渝,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非仅仅注重勤勉刻苦和苛求质量,从他们对资源的整合中可以发现其宏大格局。与政府保持紧密关系帮助家族赢得初期的火药市场;与拉夫林公司的横向整合以及与通用汽车的纵向整合帮助其成为世界级企业;而通过联姻形式获取优秀人才和政治资源的方式,更是确保家族能不断获取进步所需的新鲜血液。 危机意识及控制权。杜邦家族有多子多孙的习惯,且对家族成员严格要求。杜邦家族的家风融合了斯巴达人对后代的严酷训练、中国前清皇族对后代的勤勉要求和日本民族对血统的重视。这种多方面严格家风的要求在企业家族史中极为罕见。 首先,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类似“家族宪法”的家风,比如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家族成员亲临底层,以实际能力确定其上升地位,这极大锻炼了家族成员的才华,使整个家族人才辈出,并将“败家子”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强调成员对整个家族的忠诚,规定男性成员必须为家族企业效力,以确保最珍贵的优质人力被保留在内部,从而使家族长期繁荣。 最后是重视家族血统对企业的控制,企业必须由家族成员来控制。“杜邦三兄弟”的临危请缨堪称史诗般的壮举,这个家族企业直到第12代才迎来了史上第一位非家族成员的领导者。 杜邦家族如今已经不再执掌这家公司,但他们所持有的可观股份是该家族约3500名后代现在能够共享150亿美元财富的主要原因。 杜邦家族的财富现在已广泛地分布于家族各成员中。杜邦家族对于财富的传承有两个主要方法,一个是通过设立基金会,一个是通过设立家族信托。例如1903年成立的威尔明顿信托公司,即是科尔曼为了设立家族信托而成立的,而科尔曼已经是家族第四代成员了。 正是因为家族为自己的成员广泛设立了各种家族信托,才使得1982年杜邦家族同时有28人登上了《福布斯》首个富豪榜。威尔明顿信托公司至2013年3月仍持有690万股杜邦公司股票,价值3.6亿美元。 美国十大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的洛克菲勒家族是以石油垄断为基础,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摩根财团 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花旗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杜邦财团 杜邦经营火药生意,经过杜邦家族5代人的经营,终于使杜邦公司变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资产从战前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垄断公司之一。 波士顿财团 波士顿财团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 梅隆家族是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克利夫兰财团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10家美国最大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 芝加哥财团 芝加哥财团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西纳(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 加利福尼亚财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新兴大财团加利福尼亚,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崛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责任编辑:DF1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