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昵称18892371 2014-09-16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一波“三叠潭”

(2011-09-29 05:08:02)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

继续前行,一路淙淙的山泉水相伴。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

山泉一波三折谷流向谷口滴水穿石蓄成小壶穴,谓三叠潭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

这里本来没有路,是冠豸山的建设者们将原先的一条无法行走的线谷拓宽,建成了自獬豸冠(见《云遮雾罩冠豸山(11)——雾锁长寿亭”…》)通往石门湖(将在第16集介绍)的便道,使得冠豸山与石湖水两者有捷径通达,形成如今两景相连的景区。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

这条小山谷就叫“三叠谷”。路旁一块牌子这样介绍,“线谷沿NW向断裂发育,经流水冲刷、侵蚀而成垂直线谷。长约 200米,谷底宽11.5,谷顶宽约35米,两侧崖壁高4050米”。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

牌中的“NW向”,即北西向。直接写上“北西向”不就得了,搞个“NW”,又有几人明白?思泉也是事后查的资料。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

这段峡谷有着奇异的现象,一侧崖壁郁郁葱葱,另一侧寸草不生,故又称“阴阳谷”——遇一位迎面而来的导游介绍的。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

细看,还真是这么回事。

原因没想明白,一样的地质,一样的阳光(?)、空气、水,似乎哪样也不缺,为何如此?哪位博友能够予以释疑?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

崖壁上有摩崖石刻“雄峙天半”,是福建省著名书法家游嘉瑞(1935年~    )书。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云遮雾罩冠豸山(14)—— <wbr> <wbr>一波“三叠潭”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