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别为了一套房典当梦想

 无名至上 2014-09-17

千万别为了一套房典当梦想

作者:荣振环

后台一位刚毕业的小书友问,荣老师,我是88年,女友是同班同学,毕业留在北京,在国企上班,父母资助买了房,准备结婚,但我感觉这份工作不是我的梦想,但我又不能放弃,我还要还房贷。我该怎么办,追逐梦想,还是安于现状,埋藏理想。

荣老师看了这个留言,想起了当年在国企时的自己。我马上给出了一句话:千万别为了一套房典当梦想。然后给出十五个字:别放弃、不恐惧、信自己、乐意干、智慧活。今天我们透过一本书详细解读这十五个字。

第一, 别放弃。

千万别为了一套房典当梦想就是告诉你别放弃。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我看过的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副标题是“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书中提到一句话:人们宁愿自我欺骗,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骗的。因为他活在自己的思维之墙当中。

其实,人这一辈子,有很多活法。你以为现在这种状态挺好,其实还可以更好,只不过许多人不敢迈第一步。

这本书的作者是古典,曾经的一位新东方老师。

他在书中提到这句话:对于大多数刚走入社会的人来说,一套房子就能消灭一个梦想。

为什这么说呢?在今天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期待一个公司或者行业连续10年都有最快的发展,怎么可能呢?自我的快速发展,也许需要通过调整职业方向的方式来实现。而房贷却让我们不敢做任何的职业变动。

以今天的房价,排除那些富二代不说,普通人买房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父母出钱资助,这种人的前途和发展基本上被父母控股了。第二种人是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

第二,不恐惧。

作为一个人,你要懂得摆脱恐惧。

恐惧就是这样一个懦夫,当你触及他的底线,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然后开始准备和它大干一场的时候,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前几天,我们分享一本书,提到一个观点:改变就是每天做一件让自己害怕的事情。

拆掉思维的墙说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千万不要瞻前顾后。很多情况下,沉没成本其实就是已经损失的成本,为了这个损失而追加成本,最后只头破血流。害怕损失的人,损失最大。

有句话讲,有目标的人穿越困难航行,无目标的人躲避困难漂泊。航行者一直在接近目标,漂泊者一直在逃离恐惧。

你要懂得在安全的环境,拆掉思维里的墙,小范围地冒一冒险吧!试试看只用你们家房子的一平方米的钱,给自己安排一段旅游;试试看在一两个你永远不再去也不可惜的小群体里面做做自己一直不好意思做的事;试试看给那些可去可不去的职位打电话,试着推销一下自己试试看……

远离那些让你容易获得安全感的事情!包括过于关心你的父母、一张可以任意刷的卡、一个不会犯错误的任务和一个养老般的工作。那会驯化你成为安全感奴隶!

给自己一个恐惧保险箱,你会发现,你曾经担心的那些东西,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

很多人害怕公众演讲,其实,你真正恐惧的不是讲砸,而是自己没有能力面对讲砸的状况,这才是你内心深处的不自信与恐惧。

背对恐惧最可怕,当你真的转过脸去面对,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好怕的。

第三,信自己。

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我们给自己搭建一个幻想世界,然后在现实中让这个幻想慢慢实现。

因此,在你的视野范围之内,你需要精细的计划。在你听说的范围之内,你需要大方向的规划,而在那些你连听都没有听到过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相信。相信自己很关键。

你要知道,一个成功的职业发展人士,十年后一个月的收入是十年前一年收入的十倍。所以,现在要做的只是选对方向,未来要做的是在正确的方向不断坚持。

记住,你的潜能就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他,他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不信任他,而去依赖其他的东西,他就会慢慢远离你,在你需要用的时候,他再也不会再来。

既然要信自己,也不要过于信自己而不行动。一定要信而行。

以前有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不完全对。第一,如果你是金子,你要提高你的含金量到一定程度,才会成为金矿。当你被挖掘出来,你要经过很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要让你身上的杂质,不好的习惯、污点被熔掉。然后还要成型、打磨、抛光,最后才成为很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

第二,如果你是金子,你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让自己发光的方法。这已经不是一个三顾茅庐的年代,今天的诸葛亮需要博客、微博、微信和影响力。自媒体时代,你都不会发光,你可能压根都不是金子。

如果你真正的信自己,就要开始行动。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这个模式就是“等死模式”。

千万不要等到万事俱备的完美起步时刻。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二分之一,那么坏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三分之一,而完美的开始则什么都不是,因为完美的开始是永远不会开始的。

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第四,乐意干。

凡事能够做好的前提是乐意干。

乐趣来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

一个婴儿在玩的时候咯咯地笑,并不是因为这个游戏会让他获得什么。我们在演奏乐器时觉得开心,并不是因为我们要通过这个拿到钢琴十级。我们在听笑话的时候哈哈大笑,并不是因为我们要记录下来炫耀给别人。我们看小说时觉得心向往之,并不是因为这本小说能让我减压。因为快乐就是快乐,投入的快乐是无条件的。

当你真正完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去时,不管这个事情多么简单卑微,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任何一个瑜伽教练都会告诉你,即使认真地投入你的呼吸——这个每天你做过无数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无数的乐趣。

不计较钱多钱少肯认真工作的人,往往觉得只要是能从事这份工作,本身就是对他的最大报酬。事实上,当一个人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资来做事情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会收到最多的报酬。

生命就好像镜子一样,有趣之人对生活保持着极高的投入度,全力拥抱,生活也全力拥抱他。无趣之人用“没兴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绝,所以生命也躲开他。

所以,你要寻找那些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兴趣,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快乐、助人、宁静……它们会让你幸福一辈子。

记住,什么是快乐?就是做事情既快,又乐!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害怕冒险,害怕失败,所以压根不投入,不投入就难以获得成果,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开始用“不感兴趣”来搪塞时,生命也开始对他不感兴趣了。

带着关爱而不是期待的投入生活,你会发现能力与乐趣接踵而来。

为你的生命找到一个长期的、深层的、不能被满足的乐趣。让这个永恒乐趣带领你穿透生命的无常。

第五,智慧活

智慧活就要知晓生活中的智慧,然后智慧的生活。

本书其实有很多智慧的洞察,我罗列如下:

  • 我们在吃饭时想着工作,在工作时想着出错,在恋爱时担心分手,在拥抱时还在看表……我们不能在适当的时间做专一的事,所以我们还是凡人一个。

  • “道”是不会改变的,而“法”会简单地改变,至于做事情的方式“术”,就会经常地改变。

  • 一件事情的价值,不取决于现在你判断的价值,而取决于在未来情况中的价值,这就叫做未来价值。懂得静观大地开花结果的人,决不会为失去的一切而痛心。

  • 爱害者最擅长的两件事:这不关我事,那不关我事。当然他们也没有做过任何事。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别人的受害者故事中获得不少廉价的快乐。其实是因为受害者深深坚信,自己快乐与否、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人手中。

  • 那些希望通过换地方来找公平的人,就像泰坦尼克号上的落海者,他们从一个船舱,逃到另一个船舱,慢慢发现这个地方也在下沉。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

  • 如果你在一两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英;如果你在三四个行业做过十年,你是精华;如果你在不同的五六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神病——企业讨厌不断开始的人,滚石不生苔,转行不聚财。

  • Waiting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生命不是用来等待,而是用来穿越的。穿越也许会有短期痛苦,但是等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永久损失。

  • 如果你有一个梦想,那就去捍卫他,如果你有一个目标,那就去争取他。走起来!当你走在人生的路上,没有必要去羡慕那些走在高处的人,也没有必要轻视那些走在你后面的人,因为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成功是生命的速度,成功在你此刻的脚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 “生活的乐趣”,是要靠自己寻找的,投入快乐,才能拥抱生活。

  • 带着关爱而不是期待地投入生活,你会发现能力与乐趣接踵而来。

  • 你相信星座吗?你是不是总觉得星座书上描述的性格于你很准确?“其实,大部分人会因为对自己“星座性格”的相信,就慢慢发展成那样的性格。”不可思议吧?“因为心智模式对我们的改变,实在是太强大了!”

  • 恋爱有三种境界。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和白头偕老。你需要一见钟情很多人,两情相悦一些人,然后才会白头偕老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年轻的时候你可以一见钟情,但是到了年纪你就该两情相悦一段,然后选择和一个人白头偕老。最糟糕的方式莫过于这样:年轻的时候你遇见谁都想白头偕老,年老的时候,你还是看到谁都 一见钟情。

  • 为什么很多有钱人一点也不快乐?因为当他们有了钱之后才发现,钱根本不是他们想追求的。

  • 坚持一定会成功吗?答案是错,这是成功学一贯的理念,如果坚持能成功的话,苦追刘德华的杨丽娟就会成为刘德华的老婆的。

  • 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成果,不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智慧。

  • 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为你的不坚持,却让别人进来布置。但是你不要忘了,在里面住一辈子的还是你自己吗。所以让你的父母停止质疑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快开始的行动,然后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你不妨把自己的梦想想象成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你和你的父母对于“你”这个公司都有一定的发言权。他们占有一定的股 份。他们有权利发言,有权利表达观点,而你也有义务认真倾听、考虑。但记得在关于你人生的董事会上,你永远是最大的股东。

  • 作者提到一个例子:在2006年的一次职业规划师的交流会上,我问了在座所有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水杯,他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做什么?

有人说应该去装水,有人说应该分享给别人,有人说应该分析自己,用最好的方式来利用水......

你的答案是什么?

我告诉大家,一个人手里拿着水杯,他应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水杯有什么必然关系?

你答对了么?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这样的水杯。我们害怕失去而死死地盯着这个杯子,限制我们的眼界,僵化我的思维,障碍我们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有人的水杯叫做专业,有人的叫做感情。还有人的杯子叫做“安逸的好工作”,你的杯子叫做什么?

无论如何,请你记得,不要为一个水杯约束你真正有价值的生命!

最后,我想借本书对那位小兄弟说,与其期待下雨,不如自己浇花。.如果生命是旅途,你的眼界就好像是探照灯。这个眼界可以通过阅读提升。

阅读是最有效的投资。记住,你的生命有无数种可能,只要你敢于对自己的生命提问,对生命屈服有很多种,最可怕的是那种喜欢被奴役。你可以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去购买一个未来,但千万别为了一套房子典当自己的梦想


更多精彩书评,敬请关注微信公共平台“荣振环微书评”:这是中国最为睿智的移动互联、营销与品牌、新技术、新思维的微书评。微信号:rongzhenhuan.

荣振环图书推荐,每日推荐一本好书。让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好书活用,智慧伴侣。中间穿插微品牌策略、微营销策略、微文化智慧。让你学到即能用到。每日一书,人生不输。

欢迎朋友们把好书分享给你的朋友,传递书香,共享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