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大学田胜利博士:看出痧颜色诊断病理

 天平的故乡 2014-09-17

【讲座精彩回顾】

专家:田胜利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现任世界中医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理事,世界总裁协会首席健康顾问,中华医学会第三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刮痧注意事项】

1.保持病室内温湿度适宜,忌对流通风。

2.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3.不可强求出痧。

4.刮痧完毕后让受术者喝一杯温的淡盐水。

5.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肤损伤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病理诊断】

痧呈现鲜红色,表明为伏火;

痧呈现橘红色,边缘不清晰表明为伏湿因子;

痧呈紫色,表明为湿毒、火毒;

痧呈现紫暗色,表明为湿瘀、痰淤;

痧呈现青黄色,表明为痰浊;

痧呈现青白色、苍白色、灰白色伴有出血点:表明为积结,气血溃败,元气空虚

【定量诊断(颜色光泽)】

紫暗色、紫红色等鲜艳有光泽,在络脉;

紫青色、红色等光泽稍暗淡,在经脉;

淡青色、青灰色等光泽很暗,在脏腑;

苍白色、灰白色等无光泽,在脏络(少见,如癌症后期)

颜色越深疾病越表浅,颜色越淡疾病越深,颜色越有光泽疾病越表浅,颜色越暗淡疾病越深。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