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导读

 天行健1966 2014-09-17

《易经》导读

——用全新的理论和方法解读《周易》

 

是象形文(篆字)“日”和“月”两个字重叠而成的。日代表阳、月代表阴,因此,“易”首先是关于阴阳构成规律及其演变关系的意象和学说。

在古人看来,天地日月是永恒的存在,天不变道也不变——因此,“日”“月”重叠产生的“易”,同时也就成为研究永恒真理的意象和学说

然而,日有朝起晚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其中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也存在某种联系和感应。所以,“易”也是关于天道与人事相互感应及其互动变化的意象和学说。

事实上,“易”曾经是筮书的通名,《周易》、《连山》、《归藏》合称“三易”。用现在的话说,“易”曾经是一门学科,《周易》则只是易学之中的一个学派。《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它并不是一个人的著作,也不是同一时代的著作,所以《周易》的思想并不是一脉相承的。《易经》的思想体现的是“象”和“占”,而《易传》则重视“理”和“数”,“占”则遭到了遗弃,以至于象占作为一套操作技术失传了。《易经·系辞》第九章介绍的“大衍之数”“揲蓍之法”的算卦方法是后人的杜撰,它不是易占,而是算卦。算卦既不符合伏羲八卦的思维方式,也不是文王64卦思维方式的原始体现,甚至与意象思维背道而驰。事实上,由易占转变为算卦,《周易》的思想已经窒息了,发展也就进入了死胡同。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绎成64卦,由此产生一套完整的意象系统。这就是《易经》的“象”。

64卦代表64种典型意象,每一种意象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每一个过程基本上都演变为六个阶段,产生六种意象变化(或存在六种可能性),这是六爻。64卦是定数,384爻是变数,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易学体系,吉凶祸福就隐藏在定数和变数之中。做计量化和精确化的分析,于是产生了《易经》的“数”。

人要想知道自己的定数和变数,进而避凶趋吉,就需要对自己所关心的人和事进行时位分析和取象,然后进行比较和决断,做时位分析和取象比意,于是产生了《易经》的“占”。

无论是“象”还是“数”,或者“占”,都不是空穴来风,是阴阳之道的体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阐述其中的道路,因此产生了《易经》的“理”。

“象”、“数”、“理”、“占”是《周易》的四大基本特征,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割裂,其中“理”最为关键。“象”“数”“占”一旦与“理”割裂,就会走上形形色色的文化歧途。作为对《周易》的思维测评和文化诊断,理所当然要把“理”作为分析诊断的关键。既然“理”是如此重要,我们也就必须运用科学思维解读周易的逻辑结构。所以,时空扫描技术就成为我们解密周易64卦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工具。

事实上,《周易》用八卦代表八种最基本的现象,它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八八重叠产生64种典型意象,这64种典型意象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其中不但体现了结构的完整性,也体现了矛盾运动的变数和定数规律,同时,64种典型意象基本上都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发生、发展、转化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并在相互制约和普遍联系中,构成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制衡体系。这个体系,实质上就是为人们建立了一套真理坐标、价值坐标和实践坐标。人们只要找到自己在坐标中的对应位置,把握好时、位、德,就能够知道过去和未来,就能够建功立业,就能够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其实,占卜是《周易》的原始风貌。无论《周易》后来的发展达到了怎样的哲学高度,但《周易》的占卜属性是不可否认的。《周易》的占卜无论在程序和方法上与原始的其他占卜都是有差别的。原始的占卜在操作上虽然很简单,但强调神灵启示和心诚则灵。在一些边远的乡村,有些占卜方法依然传承下来了。我的母亲虽然年迈,但还健在,去年春节我回农村老家过年,母亲给我讲述一些巫术的操作方法,她的记忆力非常好,思路也非常清晰,对咒语也是滚瓜烂熟。她传承了一些巫医和巫术。我发现她使用的一些原始占卜方法,其中有些确实符合现代心理学原理。虽然是百岁老人,她居然还偶尔为村民治病和占卜,也有些灵验,甚至能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其实她使用的方法并不在于药理作用,而在于心理作用。众所周知,在古代存在很多占卜方法,例如星占、水占、鸟占、甲骨占、铜钱占等等,《周易》使用的是象占。《周易》的象占不但借鉴了原始的占卜方法和资料积累,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理性推理的成分。首先是占,然后是卜。占是定性和定位,即将所占卜的具体的人和事意象化,取象比意,然后对应于64卦中的某一特定意象进行比附,做出判断和定位。这需要一定的意象思维能力和理性推理能力,要有比较深的易学修养。至于卜,就是卜问变数和解说爻辞,是在某一选定卦象指导下进行的,有点近似于现在的心理咨询。《周易》的爻辞是古代长时期积累起来的临事卜占记录,是“易”学资料的汇编、整理和集成。爻辞涉及祭祀、战争、生产、婚姻、天灾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通过阴阳互动和八卦重叠,确定64种基本意象,这64种意象概括了世界万物所有事物的性质。不过这是虚指,不是实指。每一个卦象都是一个变化过程,进而区分出6个基本阶段。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而产生的量变,一个过程进入到另一个过程而产生的质变,其中构成否定之否定的连续整体。正是因为《周易》找到了阴阳互动和八卦重叠的“形式逻辑”,把握了“易”的逻辑演变,并通过意象思维的方式把握了时空整体和时空统一,因而能够将当时杂乱的爻辞记录进行分类和编排,整合成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这是《易经》创作的基本方法。如果你弄懂了其中的逻辑机制,掌握了一些实践资料,你也能够创作出一部现代版的“易经”。至于如何学习画卦,如何象占,如何运用《易经》具体判断吉凶——由于“占”是心法,不是理论,因此,我们将通过文化诊断学思考力在线学习的辅导方式进行具体指导。

我们认为,当一个人的思考力提升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对于吉凶祸福,对于成功失败、对于项目的可行性,无须通过《周易》占卜也可以直接感知结果——未卜先知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之所以强调学习《周易》,就是通过玩味其中的道理,提高我们的思考力水平,培养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国学修养。事实上,我们是把《周易》作为文化诊断学的一个教学案例。作为对《周易》的文化诊断,我们不但要学会应用理性思维,也要学会用潜意识的方法来解读非理性。因为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证明,人是意识和潜意识的统一体,也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物。所以,文化诊断学不但要运用制衡理论和思维测评技术分析《周易》,解读其中的制衡圈、制衡环和制衡力,解读它的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和思维广度,而且,还要运用心理学方法解读《周易》意象中的潜意识和非理性。因为,理性可以主导人的意识;非理性可以主导人的潜意识。我们深知,理性思维往往只能把握那些有序的有规律性的现象,对于一些无序的、混沌的现象,理性思维往往力不从心。

如果说孔子用儒家思想和哲学思维解读了《周易》,使《周易》获得了新生,从而在文化竞争过程中淘汰了《连山》和《归藏》,并且成为群经之首,那么,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文化竞争的时代,如果不能创新思维方式,使《周易》再获新生,那么《周易》有被西方文化淘汰的危险。如果说文化发展到今天需要建立大整合,使科技与人文、社会和生态、传统与现代、甚至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建立某种包容和统一,那么,这种统一和整合首先应该是思维方式的整合,而能够达到这种思维整合的肯定不是科学思维,可能是意象思维。对此,如果您感兴趣,欢迎加入文化诊断学团队,并参加思考力在线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