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路在何方?马未都的公式:艺术品=金钱

 收藏家宾彦红 2014-09-17


  采访地点:观复博物馆新址
  采访时间:2004年9月2日

  谁也不能否认,马未都是一位名人,而且是一位文化名人,不管是在过去的文学影视圈还是如今的古玩收藏圈,他都屡有建树。记者手里有两张马未都的名片,一张是“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另一张则为“北京古典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这两个头衔似乎意味着马未都已经成功地转型到“商人”的角色;或者说他在刻意减少人们印象中“儒雅气息”,而突出强调其身上“铜臭”——这又找到了一个讨论艺术与金钱、文化与经济二者关系的话题。
  细赏古色,缓品香茗,在一个详宁敞亮的环境中,与马未都聊天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情,他的侃侃而谈、字字珠玑,很容易令你忘记自己还兼有采访任务。把观复博物馆从繁华市中心市搬到郊外,对马未都而言或许是无奈之举。以去年为例,如果将观复全年的成本开支分摊到每一位参观者的头上,人均负担100元人民币,这也使得20元一张的门票价格在维持博物馆生存的财力中显得微不足道。而马未都的“新都”——计划明年春天露面的观复新馆,正在北京朝阳区金盏乡张万坟金南路(或许连大部分北京人都不熟悉的地方)热火朝天地装修与布展中,《艺术市场》率先进入这片目前施行封闭管理的区域,感受新的气息,独家披露马未都有关未来如何经营私人博物馆的“生意经”。

  “私人”不等于“个人”,希望观复博物馆能够完整有效地留给社会
  “观复博物馆虽然是私人性质,但那不意味着它就是我一个人的,它属于这个社会。”
  ——马未都
  “观复”,典出老子《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或许马未都就是一直用这句话要求自己,对任何事物经过反复观察,看透其本质根源,方能找准目标,对症下药。因此,当他看到自己苦苦经营的博物馆在成立8年后举步维艰时,果断地做出决定,将原馆搬出市中心,在私人博物馆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博物馆由过去的个人管理改为理事会管理制。
  记者发现,马未都并不喜欢别人提“私人博物馆”这个词,在他看来,用“私人”一词,会给别人造成一种错觉,误认为观复博物馆是他一个人的,他更喜欢用“私立”去描述观复。其实,不论国立还是私立,博物馆始终是一项社会事业,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需要无数代人去呵护和关心。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大英博物馆亦是通过私人捐赠创立起来的,从博物馆建馆开始,至今已有世界各地与各界人士纷纷将其个人收藏捐献给该馆。而博物馆对任何私人捐赠的藏品必会记录下姓名,并在其捐赠的藏品旁设立标牌,以示永久纪念。另外,大英博物馆也动用自身资金,大量购进有价值的文物,藉此充实自己的馆藏。之所以提及大英博物馆的发展史,是因为记者认为这中间有着某种共通性,尽管目前二者间悬殊之大,难以对比,但大英博物馆或许就是观复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如今,马未都在国内首次尝试用理事会制去管理经营一家私人博物馆,不管结果如何,其勇气和魄力令人钦佩。
  当记者抛出观复博物馆是否预备留给他儿子的问题时,马未都摇摇头,他说,如果儿子喜欢古董文物、历史文化还可以,如果不感兴趣,那么将这样一个博物馆交给儿子是很难放心的,因此他更赞成在理事会制管理的情况下,观复博物馆实行托管制,把观复完整有效地留给社会。同时,记者向马未都求证,是否曾在电视台说过要将自己的博物馆捐给国家,他表示,捐给国家与捐给社会是两个概念,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多次同他联系,他均婉绝;因为他认为,文物不论是在社会还是国家,只要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只要能受到重视,都是一样的,都属于中国。他个人还是希望观复能依靠自身发展下去,尽管最终获得成功的那天还很远很远,但他的心距这个目标却很近很近。

  对艺术品掏钱就是一种尊重,衡量艺术品价值的标尺是“钱”
  “我特别反对‘艺术无价’这种说法,衡量一件艺术品价值高低的庸俗标尺就是‘钱’。”
  ——马未都
  将众多中国艺术品汇集在一起,陈列在热爱艺术的普通大众的面前,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尤其在“藏不外露”、“秘不示人”的中国收藏圈,马未都这种与众人分享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快乐的做法,是难能可贵的。
  尽管一再强调艺术品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掉进“钱眼”里的马未都在谈到艺术品与金钱的关系时还是显得颇为激动,他说,一个民族愿意掏钱去买艺术品就是对艺术品的尊重,这个观念如今在国内还没有深入人心。而在西方,一件艺术品的价值高低是与金钱直接挂钩的,甚至民族荣誉都可以通过金钱来衡量,比如说荷兰人,他们最引以为荣的就是他们拥有梵高,拥有这位世界上画价最高的画家(毕加索个别作品除外),他们会说荷兰博物馆藏有100多件梵高的作品,可以折合多少多少钱。

  国内艺术品拍卖会的起带动了老百姓对艺术品的重视 但应避免盲目热情下的投资
  “中国人骨子里瞧不起掮客、牙人,是制约国内艺术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马未都
  国人对艺术品的关注还是近几年的事情。随着艺术品拍卖会的兴起与普及,老百姓逐渐接受了艺术品“有价”这个概念,间接获知了文物的重要性,这也唤醒了他们对文化的尊重,促进了他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老百姓开始掏钱买艺术品是近10年的事情。回忆10年前的某一场拍卖,有8件家具上拍,价格非常便宜,可很多老百姓还是不敢贸然投资,当时马未都一口气买了其中5件(没有全部买下是怕别人误会他是“托”),如今每件升值都不止10倍。这几年,国内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高价艺术品诞生,人们的购买热情也在逐渐升温。可在马未都看来,中国艺术品的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他表示,以通用货币计算,截止目前,最高的一件中国艺术品就是900多万美元(注:西周青铜方,930万美元),与西方价格最高的艺术品(注: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1.04亿美元)相差了整整10倍,这个差距也恰恰是国力的差距!
  马未都还表示,在期待国内艺术品市场继续火热的同时,人们也有必要认清一些潜在的隐患。比如,西方人只用财产的一小部分去购买艺术品,他们的市场是成熟与理智的;中国人恰恰相反,很多人的热情有些盲目,那是一种在经过多年饥渴状态后的释放,他们会在市场中盲目地比拼,而不去仔细考虑结果。艺术是终身的乐趣,过去由于时代限制,很多国人没有受过良好的早期艺术训练,所以当市场敞开大门时,他们有些急于求成。如今这一代人成长就比上一代人强,他们接受了早期的历史文化知识,他们会比上一代人更理智、更明确地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珍视古代艺术品。
由于盲目的热情,加之内涵不足,今天杀入市场的很多人眼中只有“钱”字,那种“必须拿下”的态度不够理性,说到底,他们缺少良好的经纪人。马未都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国人都很轻视掮客、牙人(注:即指经纪人)的作用,认为那是耍耍嘴皮子的花哨功夫,而恰恰是经纪人制度不完善制约国内艺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一概精通。在投资艺术品时,如果有经纪人的建议,就可以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误,那些世界级的大藏家都拥有自己的经纪人团队,他们购买艺术品很理性,从不受“钱”的左右。

  文物也是商品,经济时代下呼唤新的博物馆体制
  “近10年来,受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国内馆际藏品互拨已名存实亡。”
  ——马未都
  由于长期实践,马未都在博物馆经营方面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关馆藏文物的管理和处置他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西方博物馆对藏品有自己处置的权力;而在中国,博物馆只具备所有权,没有处理权(注:不包括私人博物馆)。在马未都看来,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过去人们有种错误观念,认为中国文物只有在国内才能发生其教化作用,恰恰相反,多数外国人都是通过海外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来认识东方文明,毕竟,能来中国旅游的西方人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中国的文物在海外能有更好的宣传作用。当我听国外有人愿意花1亿美元购买1件兵马俑时,我觉得值,要是我就愿意卖:一方面兵马俑博物馆有大量重复藏品,一方面,博物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去保护更多的兵马俑。这就如同甘肃省博物馆守着一堆彩陶器,如果能处理一部分重复文物,利用资金去购入新的文物,这样该博物馆藏品也才具备多样性,才能给当地人带去更多的精神享受。类似的情况还有北京故宫,拥有1000多件重复的官窑瓷器,每件40-50万元,这笔巨额资金可以使故宫更好地保护其余藏品;他们还可以做到台北故宫那样10年一次藏品完整展览周期,而不致数年来展品无更新(博物馆换展往往需要大量资金),这是一种资源损失,使大众失去了学习参观更多艺术精品的机会。”
  美国的克利夫兰博物馆不久前就处理了一批不成系列的藏品,交由苏富比拍卖,最后用这笔资金补充了馆内其他系列的藏品;而之前英国和日本的几家博物馆也通过处置重复藏品去购入所需藏品,扩充内容。对于这种情况,马未都告诉记者,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内的博物馆应该获得藏品的处理权,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求,为了堵塞体制不健全的漏洞,可以采取“有监督的处理”,做到“专款专用”,所获资金只能用于购入新的藏品,不包括任何附加费用,比如,你到美国去购买一件艺术品一共花了8万元,其中旅费开支了2万元,这2万元就不能占用这笔专款,这就有效防止了部分人钻制度的空子牟利。
  我们不能否认文物是一种商品,或者说是一种特殊商品。马未都举例,建国初期,黄金、钢铁、粮食等等都是严格限制交易的物品,在当时这是国家最稀缺的资源,今天已经全部放开;而文物在今天仍旧受到种种限制,其蕴藏的巨大财富得不到充分地发挥,需知财富是用金钱去衡量的。
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兴起对博物馆有没有影响?或者说当“艺术有价”的观念被国人接受后,博物馆有何反应?“据我了解,10年之内,几乎没有博物馆馆间交换藏品的例子;要是在20年前,可能故宫会把一件重复的明清官窑瓷调拨给某地方博物馆,去换回一件汉陶器,但在今天他们就会考虑,我上百万元的官窑瓷去换数百元的陶器,到底值不值?——这就是影响!今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在暗暗为自己的藏品估价,他们实际上也接受了艺术品的价值需要用金钱衡量的概念。”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私人博物馆发展危机“守业比创业更难,经验比知识重要。”
  ——马未都
  不能否认,马未都在经营观复的过去8年中,碰到了诸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国家的财政补贴和有力支持,这也是中国所有私人博物馆都面临的问题。他举例,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同样是在私人捐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年都能获得纽约市政府的大笔拨款,原因很简单,欧美发达国家计算一家博物馆的财政贡献率并不是仅仅是它的门票收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每年会为纽约市吸引上百万的游客,这些游客在纽约市的住宿、消费、娱乐的开支都会纳入大都会博物馆的贡献因素,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让政府养着一家博物馆也是值得的。谈到这里,记者联想到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之所以这家博物馆能对所有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增加孩子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就在于法国政府对其的大力扶持。私人博物馆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不仅仅表现在资金补贴上,还有展馆场地的提供、税收的减免等等问题,这些具备教化作用的文化载体,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
  在危机面前,马未都持乐观态度,他认为观复在实行理事会制后,更加走向正轨。他承认创业后的守业很艰难,但他相信自己的经验,在他看来,在处理复杂事务时,经验比知识更加重要。当被问及既然缺少政府的补贴,又难以靠门票收入为继,观复拿什么去搏明天时,马未都笑言自己有招,但不愿透露太多,强烈要求下,他支了几招,记者结合此次采访所见,总结如下:
  首先,不断增加拍品,充实展品的内容。现在观复还在不断从香港及京沪等地买进藏品,只有展览  内容丰富了,才能对民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其次,展览陈列的方式要有创新。新的观复有众多宽敞的展厅,记者看到,每个展室又都是一个会客厅,文物被很“随意”地展示,如同家具装饰一般,给人以极大的亲和力,巨大的展览空间也避 免了拥挤,避免了库存藏品的不见天日和资源闲置。
  第三,实行会员制。日本的很多知名博物馆就是通过实行高级会员制、有效地征集到所需资金的。会员可以享受一定的特别优待,比如参观时可以进入贵宾休息室、认识藏品时可以上手获得感觉等等,同时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会员费。据了解,目前国内拥有千万元资产以上的人多达数十万,这个庞大的群体将会是未来私人博物馆“会员俱乐部”的潜在客户。
  第四,开发博物馆的相关产业。新的观复整体布局就是一个大型茶吧,由数个大小不一的茶座构成,因为有了文物的装点,这些茶座显得很有格调、富含韵味,因而也能吸引来自国外大财团的总裁、政界知名人士前来捧场,博物馆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获得私人捐赠,享用丰厚的经济回报。
  第五,利用知名度来获取经济效益。当一家博物馆经营成功后,它的知名度随之上升,在经济社会,知名度就意味着能够创造效益,比如观复,如果经营成功了,可以考虑为自己的展览寻求“冠名费”,配合某些企业的宣传做特展等等。
  (注:文内所配图片均为观复新馆陈设场景)
  责任编辑:艺 式

  马未都:从车间工人到收藏大家的传奇经历
  记者/王海青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马未都上小学四年级,1969年,他随家人到了黑龙江,在五七农场种高粱,16岁那年回到北京,在街上晃悠,日子过得有点像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描写的,18岁再到京郊农村当“老插”,直到1975年回城当工人,在车间开床子,满手机油。
  改变命运的时刻出现在1981年。那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副刊用一个整版发表文学爱好者马  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马未都不仅因此收到了一麻袋的来信,还被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领导看上了,两个月后,他就到出版社,当《青年文学》的编辑,一干10年。在那里,他结识了一大批后来在中国文坛卓有成就的青年作家、诗人,他自己也码了不少东西,发表在国内大小报纸杂志上,那时候,落款“瘦马”的小说,都是他写的,他很瘦,又姓马。
  上世纪80年代,马未都和王朔、莫言、朱小平、刘震云等30多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王朔任理事长,他任秘书长,这个群体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火了好一阵子,也捧红了葛优、吕丽萍、陈小艺等一批演员。 写完了《海马歌舞厅》,马未都觉得非常累,非常浮躁,再也不想写了,1995年,他从单位辞职,专心致志从事自己从小喜爱的收藏,把人生走向转了一个弯。
  其实,辞职之前的马未都已经用他的工资加上写小说的稿费,再加上砍价的硬功夫,收了不少古董,收集的地区以北京地区为主,开始在老百姓家里收,后来到地摊收,后来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到市场上去淘。看得多了,经验也积累起来了。别人“不留神”时,他已经艰苦地完成了“资本积累”,挣下了收藏上的“第一桶金”,到1988年,藏品初具规模,扎扎实实地成了后起的  “京城玩家”。1996年,马未都设立私人博物馆的报告被批准,名字叫“观复”。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开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家私立博物馆。据知情者透露,马未都瓷器和家具至少各有1000多件!8年来,举办了10多次大型藏品展览,接待了数以万计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参观者。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车间工人,到今天声名显赫的收藏大家,马未都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传奇”一词做了最好的诠释。
  (奋鹰辑自《厦门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