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赌城垃圾堆杀人事件

 飘行者19 2014-09-17
 本帖最后由 神不知鬼没 于 2013-9-5 03:45 编辑

    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一位67岁的中老年妇女惨死家中……杀人抛尸?黑帮所为?谋财还是复仇?经过警方的周密侦查,发现这桩凶案的最大嫌犯正是死者自己——有严重储物癖的她最终把自己害死在了自己搭建的垃圾堆上。

    这位名叫Billie Jean James的美国老太在今年4月就被报失踪,直到4个月后,邻居小朋友才偶然在她那个垃圾堆一样的家发现了可怜老太的胳膊……听起来真是惊悚,不过经过拉斯维加斯警方(也就是我们熟知的CSI)进行调查后,发现老太这纯属“自找”——正是她自己一步一步搭起来的“垃圾堆”要了她的命。

   什么也不许扔!

    储物癖(Hoarding),顾名思义,是一种极度狂热的“收藏控”。这种收藏跟我们熟知的古玩收藏,打火机收藏什么的还不太一样。储物癖与收藏者最主要的差别有三:首先,他们会疯狂地收集自己完全不需要的东西,比如这位Billie老太在自己的院子里就有两个只有工业卡车才能拖走的垃圾箱(谁知道她是怎么弄过来的)。

    其次,储物癖不会丢弃任何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比如过期的牛奶,吃剩的饼干盒,用过的TT之类……

    最后,储物癖无法将自己的“宝贝们 ”有效分类,只能将它们杂乱无章地堆在一起。

    再让我们来看看Billie老太的“收藏”吧:门外堆着两个大垃圾箱,还有一个大篮球架;屋内堆满能用的不能用的杂物,破桌子破椅子吃剩的饭用过的垃圾等等等等。这个大垃圾堆都快要堆到天花板上了!也难怪这老太在这一团糟里烂了四个月才被人发现。

    储物癖害人又害己

    一些储物癖患者深知自己的行为非常不好,但是他们仍然不停地收集新东西,并且拒绝丢弃任何旧的东西。因为有储物癖的人认为一切东西“都有用得到的时候”,就算有人死在他家里他也会把尸体给收起来的……

    这一切看起来是不是很像强迫症?确实,但并不是所有的储物癖都可以用强迫症来解释。对于储物癖的成因,现今没有太好的解释,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与缺乏正常的社交生活相关,患者需要通过不停地“收藏”来提高自己的“内涵”,以增加自我满足感、保存回忆等等。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这和大脑中负责决断与注意力的区域有关:也许他们是因为无法判断这些东西是不是该扔掉,所以决定干脆就都存着吧。

    储物癖的萌芽一般在青春期的时候形成(因为小时候爹妈通常不允许小孩自己保管东西),而正式成瘾会在20-30岁左右,到60岁时达到巅峰,就像前面说到的Billie老太。储物癖被美国全国慢性失范研究组织(NSGCD)分为五级,Billie老太正是当中的第五级。(这更加让人理解了什么叫“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储物癖不止储“物”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除了漫无目的的囤积,有些时候储物癖也会专注于收集单独的某样东西,比如书,数码产品(我就见过疯狂下A片的),甚至动物等等。当然,一切病症都要符合上面提到的三要素:并不需要、不愿丢弃以及杂乱无章。

    毫不危言耸听的说,储物癖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很容易在自己家意外受伤甚至送命(比如摔死、砸死、着火烧死)。就像可怜的Billie老太,警方至今未能确定她的死因。而美剧《CSI:LV》也据此演绎了一个故事,说有个女孩,意外撞死在她那个患有五级储物癖的母亲的家里,结果活活烂在地毯里了她妈都没有发现……

    说起来购物狂也是储物癖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一般储物癖是往回“捡”,而购物狂是往回“买”。如果有一天你惊觉自己无法停止购买某样东西,并且和那“三要素”日趋接近的话,咨询一下心理医生吧,或者,看看“心事鉴定组”主题站那儿有什么好招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