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苏轼士人画:得益于一代文豪诗书造诣

 我看寰球 2014-09-18

观苏轼士人画:得益于一代文豪诗书造诣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是中国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画的一个交集,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个画种。近代人陈衡恪先生指出文人画家要有四个必备条件: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他指出文人画的本质不在画本身,而在画外所能够体现出的文人思想。

    作为一代文豪,苏轼就是一位具备了文人画素养的出色文人画家,他曾评价王维的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正说明了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特色,即诗画结合。正因为苏轼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对自然山川的观察体验和山林生活的经历,使得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嗅觉,所以他才能落笔表现出山水景物特有的神韵,于不经意间得造化真谛,把来自自然山川的魅力用笔墨的形式将其诗意化,故其画能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同时他又是伟大的诗人,以诗状物,极富有诗情画意,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们本来将绘画视为小道,仅仅是游于艺,但皇家对文人画的推崇使文人画逐渐盛行起来。在北宋中期,文人士大夫对于文人绘画观的品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苏东坡为首的文人雅集活动,比如,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就描绘了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间的雅集活动,品评绘画自然就成为这种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苏轼等还在雅集活动中通过表达作为文人士大夫对于当时代表他们阶层绘画的美学概念的审美格调,用于区分画工画家和院体画家的不同。作为中国古代文人人格典范的苏轼,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之一,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鹤立于宋朝,在绘画题材和在思想上的卓越见解,也使得文人画在意识形态和理论上日趋成熟,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是第一个提出“士夫画”概念的文人士大夫,他在《又跋汉杰回山》中品评宋子房画时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夫画也。”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对于文人画所能传达的“神气”和“象外”是持肯定和推崇的态度。苏轼的文人画理论观点,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艺术见解,也成为一种以他为代表的文人画家的艺术主张。在苏轼的许多诗文题词中,多次高度评价了诸如王维、李成、李公麟、文同、米芾等人的成就,并在此过程中,使文人画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苏轼对文人画的见解,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他在诗词和书法等诸多方面广博的造诣,特别是他对中国美学理念和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和透彻体悟。他景仰高古圣贤的思想和品质,且自身又有广博的学识,能够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超越前人的美学理论,而且从多个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美学理念。常言道:“诗言志,歌咏言”,诗情画意、意在笔先,在经过了上千年的延续之后,宋朝的绘画创作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师法自然、以画传神”的美学概念,从此文人画的创作和发展时代逐渐来临。因此,在宋代,以苏轼为主导的文人画作品,在重视品格和意气的文化中已经完全超越前朝的规模与高度,而且对后世的文人画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诗词书画艺术的共同繁荣和高人逸士的纷纷加入,为宋代营造了一种非常宽松和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艺坛上集中了以文同、苏轼、黄庭坚、李公麟、王冼和米芾等人为主的文人士大夫,而后宋迪、宋子房、晃补之、王庭药等人的出现,也使文人画派逐渐形成,至元明以后达到鼎盛,这其中苏轼的成就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苏轼的绘画以墨竹和枯木居多,墨迹酣畅,一气呵成,他对文人画的理解和表达可以从他的《枯木怪石图》中充分看出。文人士大夫的艺术情怀和美学观念从苏轼开始确立,而文人画的传神达意则从其后米芾父子创造的云烟变幻的山水中充分体现出来。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苏轼的《古木怪石图卷》就深刻体现了“书画同源”说。

        宋朝可谓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文人学士把书画视为高雅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素养的体现,并对绘画提出了鲜明的审美标准,在创作和理论上都开始形成独特体系。社会、宫廷、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绘画创作各具特色而又相互影响,使宋代绘画在内容、形式、技巧诸方面都群彩纷呈,尤其是像苏轼这样的文人,书画兼通,以引书入画著称,既提高了文人画的质感,又丰富了书法的内涵,作为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述文人画理论的人,苏轼对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以“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著称的文人画,也值得我们借鉴、研讨和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