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壁画欣赏

 书画雅苑 2014-09-18


        导读: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作为文化艺术产物的壁画创作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繁荣时期。在《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寺塔记》等书所载206名唐代画家中,就有110人曾参加过壁画创作活动。他们在两京(西安、洛阳)地区的宫殿、庭院、宅、寺庙、道观的粉壁上挥毫自如,绘制里许多壁画。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战乱,两京(西安、洛阳)地区宫殿庭院、邪宅、寺庙、道观内的壁画均已荡然无存了。而仅有的石窟寺壁画(敦煌莫高窟等)和墓室壁画得以保存下来。尤其是唐代帝王陵墓及其陪葬墓中的壁画,由于长达千年被埋葬在地下,基本没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扰动及破坏,因此画面非常的鲜艳、真实和生动,只是其他各类壁画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它们很多都成为国家一级乃至国宝级文物,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们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宝库,而且为今天研究唐代历史、绘画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唐壁画,世俗化,艺苑中,多奇葩;
       寺庙窟,遍天下,惟敦煌,名天下。
       墓葬画,价值大,李贤墓,画最佳;
       永泰墓,刻像挂,众画师,令人夸。

 
  隋唐壁画:超过了以前任何时代,也是隋唐绘画艺术的主流。这是因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石窟寺壁画、寺观壁画、宫殿壁画、墓室壁画等,遍布全国各地,凡画坛名流,画工名匠,无不从事于壁画创作,在《历代名画记》中,专有《记两京外州寺观壁画》一篇,叙述了许多著名大画家的杰作,使我们认识了我国古典艺术宝库的奇珍异宝,是多么丰富! 
  隋唐时代壁画,虽然仍是佛教题材,但从内容到形式,生活气息更加浓厚。画的是佛国的景物,但精神却是人间世俗的风貌;已经不是教义指导生活,而是生活超过信仰。壁画走向世欲化,是重大的革新。在众多的各类壁画中,甘肃敦煌壁画,举世闻名。 
敦煌壁画 
  墓室壁画:近30多年来发现的有唐早期的李寿墓、郑仁泰墓、阿史那墓等;盛唐的章怀(太子李贤)、懿德、永泰(公主)、韦涧诸墓。其中壁画极为丰富。仅章怀、懿德两墓完整的壁画,计有90幅之多,达700多平方米,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客使图 
  章怀墓中的《客使图》,画了三个唐室的文职官吏和三个兄弟民族的使者,一道参加了谒陵吊唁的丧葬大札。作者对几位客使不是信手绘制,而是依据客观现实。 

永泰墓中的石刻线画有三十多幅,刻画了各样的供养人物,有拱手侍立的,有手捧盒、盆、壶等物的。并显出了一些有趣的动作,有一位侍女,正在戏弄手里的长尾鸟:另一位侍女,两手拿着披巾的动作,十分生动;还有一个侍女拿着花束,表现出一种用鼻闻的动态,也很生动。这些极佳的石刻线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唐代壁画 - 石墨閣 - 石墨閣

 现代人为了留住这些稀世珍宝并为世人所欣赏,对原画进行临摹而衍生出壁画艺术品供人们欣赏、收藏,这一产品的问世,不但填补了中国书画和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项空白,也为弘扬祖国文化遗产,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唐代壁画既体现出工艺的精美典雅,更彰显其大气磅礴,色彩缤纷,既很好的体现其艺术性又彻底解决了泥墙皮壁画难以长期保存和色彩单一的难题,因此泥墙皮壁画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更多的体现出泥墙皮壁画它具有了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大众实用艺术的特点。泥墙皮壁画正在成为品味家居等装饰最合适的高档尊贵艺术画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