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剿匪之:云南剿匪(2)

 草庐经略 2014-09-18
 

                                          西南剿匪之:云南剿匪(2)

拖车剿匪;

   1950718日,土匪武装“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600余人,将驻云南巧家县拖车区的人民解放军第43师第1276连包围。土匪占据有利地形,不断向解放军发动进攻。6连官兵和拖车区人民政府干部坚守在4个碉堡内,与土匪对峙,先后击毙围攻的百余名匪徒。坚守战斗持续了18昼夜,土匪未能攻破6连坚守的堡垒。84日,第127团和第129团派来的增援部队赶到拖车区解救被困的6连,向“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发起反击。经1小时激战,歼匪570余人,其中击毙匪团长康成英。

 
华坪剿匪;

 
   19503月,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第14军第124团第1营进驻华坪县。6月,华坪县恶霸黄士林网罗散兵游勇和惯匪,组成“反共救国军”华坪纵队,在全县发动武装暴乱。8月初,第14军第42师教导队、丽江军分区基干第2团奉命奔袭华坪,配合驻华坪的第124团第1营平息境内匪乱。驻华坪县城的人民解放军第1241营首先佯装撤出县城,诱使土匪向华坪城开进集中;而后部队在行进途中突然折返,将正在拉毕河村集结的“反共救国军”华坪纵队先遣大队一举消灭。随后,剿匪各部队密切协同,互相配合,先后华坪县在阿毕黑、玉鹿等地与土匪作战10余次,至819日,将“反共救国军”华坪纵队300余人全部消灭。

 
洱海剿匪;

 
   19508月上旬,由原国民党宾川县县长闫德成和国民党军营长王梓才为首组成的“云南人民救国军”洱海纵队约1700人,在洱海东区的鸡足山、四角山等地区发动暴乱。811日,人民解放军滇西卫戍区抽调第40师第1194个连、第421163个连、第14军工兵营3个连,对暴乱匪徒进行围剿。剿匪部队日夜兼程,冒雨东渡洱海,占领洱海东岸滩头阵地,然后逐次奔袭双廓街、挖色、大王庙等土匪聚集区。经过3次战斗,歼灭“云南人民救国军”洱海纵队匪徒大部,余匪分散隐蔽。至825日,“云南人民救国军”洱海纵队所属6个大队全部被歼灭。匪首王梓才带领少数亲信逃往鸡足山,剿匪部队派出精干的武工队跟踪追击、堵截,后在四角山将逃匪堵截包围,予以全歼。洱海剿匪战斗共歼灭“云南人民救国军”洱海纵队匪徒780余人,缴获各种枪378支。

 
大平掌、嘎洒剿匪;

 
   1950年夏,以王辉云、李崇安为首的“云南人民抗共救国军”1500余人,活动于云南南部的新平、镇原、墨江、景东等县交界地区。8月中旬,为歼灭该匪,人民解放军思普边防军分区(由第13军第39师和边防纵队第9支队组成)根据滇南卫戍区剿匪会议部署,决定派出2个团的兵力,分8路向土匪集散地大平掌、嘎洒开进并予以合围。815日,剿匪部队突袭“云南人民抗共救国军”土匪巢穴,但战果不大,仅歼灭土匪100余人,大部土匪漏网分散隐蔽。针对匪情变化,思普边防军分区部队乃实施部队分散驻剿,同时组织精干小分队追击逃匪。在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之下,众多潜散匪众自知无路可逃,纷纷自首,缴械投降,拒不投降的匪首王耀云等被剿匪部队击毙,“云南抗共救国军”被剿灭、瓦解。

 
小孤山剿匪;

 
   小孤山是滇南抚仙湖南端的一个小岛,多年来为惯匪盘踞。19508月,被人民解放军追击的“云南反共救国军”滇中独立师师长金绍云带残部200余人窜至该岛,企图凭借岛上的坚固工事和易守难攻的地利条件进行顽抗,伺机再起。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第37师、玉溪军分区独立团由第37师师长统一指挥,进剿金绍云匪部。92日,进剿部队抵达抚仙湖周围的牛麾、大麻沟等地,形成对小孤山的包围态势。第37师指挥所以3个连组成突击队,担任对小孤山的主攻任务;以1个连从大麻沟向湖东进行水上截击;以2个团在抚仙湖两岸担任警戒,严密封锁陆路、水路。98日晨,剿匪部队首先以猛烈炮火轰击小孤山土匪据点,随后突击队乘24艘木船向小孤山北端发起攻击,突破两道防线,占领该岛制高点山腰庙宇阵地,歼匪大部。金绍云见固守无望,遂带17人乘船逃跑,被担任水上截击任务的部队俘获。至此,金绍云之“云南反共救国军”滇中独立师残部270余人无一漏网,小孤山岛获得解放。

 
缅宁剿匪;

 
   19509月中旬,逃往缅甸的国民党军李弥部联络云南惯匪张国柱,组织“西南联合军政委员会指挥部”,辖千余人,盘踞在云南耿马、双江地区,并分为东西两路,企图攻占缅宁(今临沧)县城。926日,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第14军第120团、第14军警卫团一部,迎击进犯缅宁股匪。29日,土匪攻占缅宁附近的博尚,严重威胁缅宁县城的安全。剿匪部队迅速调整战斗部署,昼夜兼程,直插博尚。30日,剿匪部队在博尚大石坊与土匪接火,双方展开激烈交战。剿匪部队连破土匪几道防线,土匪不支,放弃阵地溃逃。剿匪部队乘胜追击,于勐库地区将土匪聚歼。缅宁一战,剿匪部队共歼灭“西南联合军政委员会指挥部”土匪400余人。

 
马关剿匪;

 
   1951年初,一股残匪流窜至位于中越边境地区的云南马关县,妄图依托高山丛林,以小股分散的方式继续顽抗。2月上旬,人民解放军滇南卫戍区(第13军兼)决定采取组织精干小分队奔袭,以分散对分散的战术,对马关地区土匪进行剿击。28日,第13军第113团派出2个连奔袭马关南部地区上、下木城,歼灭匪首曹宇昌以下60余人。奔袭部队继又奔袭、围攻花龙,击毙土匪100余人。218日,第113团获悉匪首王汝为(“滇川游击第9军”云南总指挥)等300余人正分路向牛马郎、仁和地区逃窜的情报,随即派部队追击。追击部队一昼夜行程100余公里,终于在仁和地区将王汝为股匪合围。第113团一部在当地民兵配合下,歼匪一部,俘匪首王汝为以下匪众200余人。马关剿匪战斗共歼匪约400人。

 
金马河剿匪;

 
   1951年初,以杨国华、项朝忠等为首的多股残匪共2000余人窜至云南南部、毗邻越南的的金平、河口、马关地区,依托高山丛林,继续与人民解放军对抗。 41,人民解放军滇南卫戍区(第13军兼)派出第112团、第123团、公安第1团共5个营的兵力,对杨国华、项朝忠股匪展开围剿。至420日战斗结束,共歼灭土匪900余人,余匪分散逃窜。

 
花龙剿匪;

 
   19526月,在金平、河口、马关剿匪战斗中漏网、以项朝忠为首的股匪千余人窜至花龙及附近的孟康等,与当地土匪合伙,并勾结边境地区的几股越南土匪(邹光景、李朝阳等部),在中越边境花龙等地横行无忌。花龙位于中越边境地区,山高林密,历代为土匪聚集之地。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命令滇南卫戍区(第13军兼)协同越南人民军部队,共同完成歼灭边境地区土匪的作战任务。滇南卫戍区抽调4个团的兵力,越南人民军派出约1个团,组成南、北两个集团,开始剿击花龙土匪。620日,剿匪部队向花龙等地进击,合围中歼灭土匪一部,但大部分土匪逃入山林。剿匪部队遂转入分散清剿,同时大力发动群众,对残匪实施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并举的方针。至915日,潜藏的土匪大部自首,顽固的匪首、骨干多被剿匪部队击毙或生擒。此战共歼灭中、越南土匪2200余人,消除了花龙地区为害多年的匪患。

 
董干、河口剿匪;

 
   1952年春,股匪杨通尧、曹世凯部窜至毗邻中越边境的云南麻栗坡县董干地区。56日,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文山军分区以第111、第113团对董干地区股匪进行围剿。经过2个多月的围追堵截,至7月底共歼灭土匪900余人,主要匪首杨通尧、曹世凯等被擒。

 
河口剿匪;

 
   1952年春,股匪周光禄部2000余人窜至云南南部河口(今河口瑶族自治县)附近地区,企图依托中越边境山区长期与人民解放军对抗。为了歼灭这股土匪,19525月,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决定集中约1个师兵力进剿河口地区土匪。参战部队有第13军第111、第112、第113团和第134团一部以及当地公安团。62日,剿匪部队开始战斗行动,对土匪据点及活动区域实施合围、突袭,并实施反复清剿,历时半年清剿,歼灭周光禄股匪大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