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以锻炼到100岁的运动——太极拳

 ahcxzc 2014-09-18
可以锻炼到100岁的运动——太极拳

 练太极拳得大欢喜
    太极拳虽然列为中国传统武术,但它吸引全世界关注的魅力之处,却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当今海内外无数有识之士入迷于太极拳,绝非限于练拳健身,而是希望从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太极拳修炼的角度看,太极内功心法可以说既是掌握太极拳奥秘的关键,也是由此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
    太极拳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传统养生学,传统医学,传统美学等多学科的广袤深厚的领域,因此,太极拳可以说是集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精华于一体的历史产物。

    源于《易经》,主道家,旁及儒释医武
    从传统太极内功心法着手太极拳道的研究,有如下特点:
    一.太极拳理源于《易经》,主道家一脉,旁及儒,释,医,武。老庄道学之无为,虚静,不争,柔弱取胜,不敢用强,知机,积气;孔孟学说之中庸之道,佛家之空灵,舍己,无相;医理之气血,经络关系,兵法之动静虚实等,融合为一皆为太极拳之大用。太极内功心法,恰是从太极拳的文化源头着手,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易而言,太极拳命名的“太极”二字来自《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习太极拳者,正是透过内功心法体会易即太极,它代表宇宙一切空间,时间及所有的动能。
    王宗岳《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说的就是习太极者当知悉天地运行,阴阳变化及万事万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欲效法天地生而不有,长而不宰,生生不息的精神,进而通权达变,趋吉避凶。
    从整个太极拳理论著述和拳法技术所表现的内容与特色来看,太极拳实际上还运用了自先秦,经宋明以来,三千多年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一大成果——太极哲理。
    此太极哲理发端于《易经》,中经道教内丹养生家陈抟等人的研究与发展,融贯儒,道,释三家形成《无极图说》用于内丹修炼,后复由宋明理学家周敦颐等人继承推演,成为新儒家用以阐明理学奥秘的《太极图说》。这一太极哲学渗入武术文化而产生了太极拳。因此,修炼太极拳倘若不能从中国人祖先的修身养性处下手,体悟心,神,意,气的妙用,是很难真正体会太极拳奥秘的。

    强调心神意气,讲究形神相寓
    二.传统太极内功心法强调心,神,意,气的作用,讲究形神的开合相寓。其实,形与神二者的关系,正是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纷争的重大课题,而形神统一的观点早在上古时期便已产生。
   《黄帝内经》就已从形神统一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健康:“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前辈太极拳家在实践中体会到以人的血肉之躯为对象的武术,必须把人的精神(心,意)置于重要的地位,方能达到武艺与修炼的成功与完美。
    太极内功心法强调心,神,意,气的作用,练习以神,意役使内劲和身躯的能力,一方面是受《黄帝内经》等古代传统形神统一观的影响,同时,也与太极学说分不开。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曾写到:“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其《太极图说》自注指出:“人禀阴气形成形体,禀受阳气产生精神。”认为形与神密不可分,精神意识有重要作用。
    王宗岳在论述太极三要素——心,气,身时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先在心,后在身。”“身虽动,心贵静,气宜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皆是强调了心,神,意,气在练拳中的重要作用。
太极内功心法中气圈散和转的练习,让练习者充分体会太极拳松,散,通,空之妙境,体会孟子所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太极拳如此练习有成,如闻仙乐,如读美文,天地锦绣,目击道存。正所谓“静中常养虚灵气,动时绕有盘空意”。习拳至此,万事胸中起,万事胸中落,万事胸中过。望天上云卷云舒,看人间花开花落。

    尽性立命生大造化
    三.修炼太极拳的目的是尽性立命,而得大造化。何为“大造化”?天地不言,四时行矣,太极拳的开合,起伏,升降,进退,出入等内里消息,都是妙处难与人说。“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慢制快,后发先至"的境界,非有真工不辨。此中包括心性,传授,学养,器识,悟性,实践诸多环节。
    以太极内功心法练拳,其动作要求自然淡定,神气内敛,体松劲柔,操之能使气血流通,身心舒畅,无激烈之弊,此其修身言;其运气要求沉而不浮,敛而不露,凝而不滞,连绵不断,无燥之弊,此其养性言。如此久练有成,让人不矜才,不动气,雍容大方,行所无事而应敌制胜,莫测端倪,不可思议。太极拳也正是以其深具修身之美,养性之善而造福人群,其益甚大。
    有言道:“守常用经,处变用权,修已以道,对敌以术。"明乎此,方可言拳,强诸己,期能任事;明乎道,才能言术。违道言术,坐困术中,心灵失去灵朗活泼,惑于外鹜,忽于内省,错于内省,错于或然,不察当然,则强状百出,累己累人,此非真得修养之道也。

    入门得窍后常练常新
    以太极内功心法练拳入门得窍后,每次练拳都是新的享受,心中浑穆,身体畅美,欲罢不能,常练常新。真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如此盘拳走架如婴孩回母体,得大休息,养此生机,完其精神,“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修炼太极拳是一种有益身心的修养之道。太极拳内功心法的修炼强调大松大柔,松同样分为体与心两部分。体能松则气血流畅,经脉和顺,五脏得其平衡,上中下三焦了无阻碍,病何能侵其体?且全身经络松开,身体各关节节节贯穿,处处落榫,而能生根落地。心能送,即能随气而松沉,心必见日益健康,心情如能轻松愉快则百病不侵,古人所谓上医医未病,传统太极拳内功心法可谓上医良药。
    中国传统文化于“天地之道”外别立“人道"一格,将人提升到于天地相对等的地位,合之为“天地人"三才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也由此转进个体生命,价值理想也得以文化之累积,浸润而日就其笃实光辉,高明博厚之境。太极拳是大道,就在于太极拳的修炼层次由拳技而得文化层面的滋养洗礼。修炼太极拳,能做到明理,身证,体悟,就能神交古人,心印前贤,得大惭愧,得大欢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