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11 | 数字时代的整理力

 cfsham 2014-09-19

推荐人:赵赛坡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生产消费变得出奇简单,从论坛、博客到现在的微博,信息生产的成本在逐渐下降,与此同时,从在电脑上读长篇大论到利用手机浏览只言片语,信息消费的时空限制也越来越少。从匮乏到过量,不过是十几年的时间,这尤以中国为代表。过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不仅在物质上也在信息上落后于其他国家,而现在物质的满足同时也拉动了人们对信息消费的巨大需求。

2014 年 1 月份的 CNNIC 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 6 亿,中国网站数量达到 320 万个,中国网页数量 1500 亿个,年均增长 22.2 %。

这些数字真切反映了我国人民对于互联网的热情,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古训并未在互联网时代得到理解。尽管每个招聘启事上都写着“熟练运用办公工具”,可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职场培训,没有人告诉你互联网是什么,更没有告诉你如何用好互联网。如果说前互联网时代里,你能用大脑来处理信息,那么现在你必须依靠身体的各种延伸——工具去完成这一工作。

这本书讲什么

我提出“数字时代的整理力”的概念,我把它作为信息时代的基本技能之一——它会帮你摆脱信息焦虑症,用优雅的方式实现从信息到知识的转换、让电子邮件变的可爱、享受云端带来的便捷以及培养社交媒体素养。

在这本书里,我不仅介绍工具方法论,更强调理念和价值观。以笔记工具为例,或许你正在使用 Evernote 或为之笔记,但这并不妨碍你使用笔记工具的几个基本理念:

明确笔记的要义是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别人的信息;日记式的笔记法;借助笔记內链;将知识和信息分开存储。

再比如电子邮件这个“老古董”,如果你认可了“邮件即任务”的观点,那么就不难理解 Gmail 的伟大之处。即使你不愿意或不会使用 Gmail,那么你也会在使用其他邮箱时贯彻这一理念,同样会有“神奇功效”。

整理力之外,你还能得到什么?

在海量信息之外,这也是一个以数字代替触觉的时代。有人把技术奉为神明,用浅阅读丰富自己,让浅书写表达思考。有人周璇于最有人情味的机器与最没人情味的人类之间。有人将记忆外包,或把意识上传……

这就是你我共同见证的数字新时代,它有着 1984式的大屏幕和娱乐致死的比特狂欢,好消息是,你会见证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现实与虚拟的融合,坏消息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适应这个时代。

看这本书时,你会得到你的坐标。

你可以在这里购买《数字时代的整合力》。

——————

「离线时间」是一个为你推荐「与科技相关的好工具」的微信账号。你可以通过在微信里搜索「离线时间」、「theoffline」或是直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来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