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 罗寒蕾 谈技法

 大东村人 2014-09-19
 凌墨的空间 [http://842745439.qzone.qq.com]2014-9-15 21:17  
 

罗寒蕾 答网友问

论坛上有朋友对我画中的肌理感兴趣,反复地提出同样的问题,我就不一一回答了,顺便在这里整理一下思路,谢谢大家的鼓励。


许多绘画技法都来自对生活的用心观察,自然经过不同眼睛的过滤,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千差万别的艺术面貌。一百双眼睛看到的是一百个不同的世界。
    金庸武林小说中的主角常会被设置成一个不懂武功的人,因某种机缘得到武林秘笈,摇身一变成为武林顶尖人物。这,应该属于传说。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好老师是幸运的,我的老师们告诉我,秘笈就是:师造化、师古人”,谢谢我的好老师。



(绘画是有相通的规律的,但具体到每个人技法,就不必硬分出对错,因为它们不是法则,只是习惯。我在这帖子里讲的都是个人喜好,只是我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交流。)


网友:请问你这幅画的背景效果就怎么做出来的,还有牛仔裤、一些点状的衣服肌理,都是拓印的吗?是在纸上画的吗?


罗寒蕾:我习惯用丈六匹的熟宣,这种大宣纸比较厚,适合反复洗擦,小画我也用这种大纸裁开,过完铅笔稿后再用生宣托底,把画托在版上画,画完揭下来就可以直接装框了,避免再次托裱对画面的影响。你们问这类肌理的运用丰富了画面的局部效果,其作用相当于装修建筑物表面所用的涂料、石材等。因为它只表现近距离才能观察到的物体质感,依附于物体基本结构之上。我都是先用拓印方法印上纹理,再根据要求洗刷、勾填完成。不靠渲染,而是靠点线的排列表现形体结构。如果光靠拓印做出来的机理是很粗燥的,漂浮的,只是等于起一个稿,最关键的还是后期绘制,把肌理揉进主体,与画面融合。后期的细心加工很关键,这样才能把肌理揉进主体,与画面融合。每次面对刚拓印出来的原始肌理时,觉得那杂乱的肌理就像外貌普通的璞玉,静静等待着我帮它除去杂质,再打磨加工,呈现它天然的美丽光泽。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我曾用很长的一段时间用来打基础,那个时候,我很容易明白怎样画才对,走得很坚定。但越是继续走下去,就越发现再没有明明白白的对与错了,我面临许多选择,反复地问自己愿不愿意。是继续老歌新唱呢,还是开始谱写自己的曲调?是模仿造化呢,还是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中国能否仍掉一些自己不算太钟情的元素,令自己走得更加专注?

广东有一种植物叫美人蕉,每次开完花都要把枝干砍掉,只保留健康的根系,才能重新发芽开花,可能学习的过程和这情况差不多吧。

画画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事情。中国画论坛.重彩岩彩画.

我有一次偶然地看到一份印刷品校色板,是把印刷品放大若干倍的效果,正常状态下的每一片均匀的色块,其实都是由无数个整齐的色点组成,正是这个启发了我。客观世界经过放大观察时,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点和线的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肌理。这些肌理属于抽象的规律语言,最终完结到一个个具体的形象中。例如:断断续续的斜线组合成牛仔布衣物,深浅不一的交叉网格组合成成亚麻布衣服,聚聚散散的小点组合成磨砂的皮具,等等……

这与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特点十分吻合。线条十分适合表现这些丰富多变的肌理,古人早已创造出许多真实的纹理表现手法,例如用均匀的细线表现微观的毛发,用不同的皴法表现不同质地的山石,用不同的描法表现不同的衣物材质。这些艺术表现手法都来源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再经过夸张与省略,达到真实。

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一直专注于白描,《八十七神仙卷》曾陪我度过两年时间,期间我完整地临摹了四遍。在那段不食人间烟火的时光,我每天陶醉在线条的节奏韵味里,那种热爱,属于宗教信徒的虔诚。

于是,我忍痛割舍了原本非常习惯的渲染技法,把它减至最少。感觉像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这里,我能肆意抒发自己对线条的迷恋。


在人物画创作中,遇到画面的最重要部分,脸和手时,我只在关键的转折部位小心渲染,保留了纸本身透明的颜色。在细密粗燥的肌理衬托下,只有白描勾线人物的脸部和露出来的手脚已经显得非常细腻,过多的渲染只会破坏这种珍贵的效果。另外有些画面效果能轻易地用颜色平涂渲染出来,我却把它放大,变成整齐排列的点或线,用点和线模仿放大的有序而又富于变化的肌理效果。这种表现手法产生一种即抽象又真实的视觉效果,也恰恰符合了我的个性与爱好。


    肌理只是改变某个色块的质地而已,画面最关键的还是黑白灰的处理。
    我通常喜欢把平平的一片灰留给背景,黑和白留给主体,因为黑白对比强烈的物体会往外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这是我的习惯,可能以后会反过来也不一定。
    技巧一旦成熟,形成了习惯,就很可怕,习惯是个讨厌的东西,人会因此变得懒惰,具有成见。
    可能这就是我们总觉得儿童比成人可爱的原因吧。

用纸

我用安徽订做的丈六匹熟纸,195X420cm大,不贵。
生宣是放的时间越长越好,曾见过宋代老宣纸,那是很珍贵的。
熟宣不同,要趁新鲜用,时间长了会走矾。学生年代曾咬着牙掏了许多银子买过一次最贵的熟宣,结果矾走的是稀里哗啦。当时大家经济条件不好,贵纸一般都卖不出去,放得有年头了。
这让我明白,买现成的熟宣时,不要买最便宜的,一般质量都很差;也不要买最贵的,一般都走矾;买中等价钱的反而保险。
不过这是以前的情况,现在可能世道变了。

用墨与用色技法
前一段日子,我喜欢用最经济的色彩,除了脸手部用点赭石和曙红、朱砂,其它都用墨和墨加白,墨加花青三种颜色。把最纯的颜色留给最需要观众注意的地方,这样容易突出主体。
色彩关系其实是冷暖对比出来的,当颜色降到最少的时候,色彩呈现出微妙的美感,比如:加了花青的墨会衬得纯油烟墨发暖,油烟墨与松烟墨、宿墨之间也有冷暖变化,还有在墨低子上加白色,会产生美妙的蓝灰色。
最近我想多碰碰颜色,用纯色的点点线线混杂出灰灰的效果,正在试验阶段,还不知道结果。
我最近在天津人美出了本画册,正等他们送到书店呢,等了半年没结果。唉----!

牛仔裤拓印法

拓印前,用纸把需拓印的图形四周遮挡起来,用浓墨把牛仔布刷匀,覆盖在画面上,拓印。


肌理处理

机理,比如画面背景的类似亚麻布的网纹,我是用拓印的方法先印出像草稿一样的低纹,再一根根线补回来,耗时很多。这么费力地勾出一大片低纹,只是为了衬托出那小小几块人物肌肤的细腻,属于比较笨的方法。
拓印步骤:
1 用不透水的纸把虚拓印图形四边遮挡起来。
2 把蚊帐布泡在淡墨汁里,用手拧干,不建议戴手套(虽然指甲会染上黑边),用手感觉布的干湿程度,太干印不出来,太湿网纹会胡作一片。
3 把蚊帐布覆盖在画面上,上面加一层不吸水的纸,用折叠整齐的布均匀压印
4 用同样墨色勾补

印过了,太黑的局部色块可以擦洗,所以要求用较厚的纸张。擦洗一定会产生毛球,用眉夹把它拔掉即可。

 
关于制作肌理

图片

搜集到的各种适合拓印的布料,每种布料吸水性能不一,吸水性强的泡到色里挤干可用,吸水性能差的需用排刷直接把颜色刷上去再拓印。 

图片
 

 
喷嘴,由两管粗细不等的废旧收音机天线制作而成,粗的对嘴,细的吸颜色。以88度角焊接,细管放置于粗管3/4部位

图片


 
拓印与喷色步骤相同
1 线稿

图片

2 用复印纸裁出遮挡图形,图形留几个小缺口,用不粘胶带粘贴,方便竖起画板 



图片


4喷完的效果(还需擦洗加工) 

图片

图片


头发的勾法

我起稿的时候,只是根据头型,勾出几条最关键的结构线,把头发的疏密组合大概定下位置,正式勾墨线的时候,需要图片参考资料,加上想象发挥,一次完成。
勾完的头发虚实、细节已定,就算不染色,也能体现头发松软细密的效果。
头发是最考线描功力的,一个复杂的头发往往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勾完。若线条勾得死板了,再怎么努力染都没用了 

勾白描线与制作的时间比例,一般都是3\7吧,不太确定,但我制作也基本上在勾线,若这么计算,倒真有7分时间在勾线的。 
 
我画脸部,不罩色,肤色是纸张的原色,那微黄通透的质感太美了。辛辛苦苦费劲地做背景,只为了保留这几块干净的肤色,多宝贵啊,一罩色就毁了。

渲染是非常考人的。分染我积累了些蛮惯用的经验,可能你也知道了,交流一下:
1  色笔水分要足够多,水笔水分要适当少点。因为水会往少处流,水笔水分多了,会把颜色冲到墨线边缘,染不开。
2  引开颜色时,用水笔把色笔落在纸上的色吸走,慢慢引开,把面积尽量外延,直到水笔完全无色才停止,不要留下水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