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述葛根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中医馆163 2014-09-19

浅述葛根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徐艳玲  刘学芬(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301700

关键词:葛根;伤寒论;应用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甘、辛、平,无毒。入脾、胃、肺、膀胱经,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之功效。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用葛根同他药配伍,组方四首,功效显著,方随法变,药因证异,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就葛根在《伤寒论》中之配伍应用浅述如下。

1  配桂枝、麻黄,发表解肌,生津舒经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病治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31)。”桂枝加葛根汤证与葛根汤证:二者均有项背强几几,不同的是,桂枝加葛根汤证,有汗出,属表虚而兼经腧不利;而葛根汤证无汗,属表实而兼经腧不利。表虚证兼项背强几几,用桂枝汤加葛根,乃取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葛根以解肌发表,且能鼓舞胃气上行,升津液,润濡经脉,项背拘急而解;而表实证兼项背强几几,不用麻黄汤加葛根,盖因麻黄汤乃发汗之峻剂也。有过汗伤阴之虞,伤其阴,而筋脉更失其所养,故更用桂枝汤加麻黄、葛根,既可治无汗之表实,又不致过汗而伤阴,使表邪得解,津液得升,经脉得舒,诸症自愈。近贤张锡纯氏云:“陈古愚曰:桂枝加葛根汤与此汤,俱治太阳经腧之病,太阳之经腧在背,经云:‘邪入于腧,腰脊乃强师于二方皆云治项背强几几,几几者,小鸟羽短,欲飞不能,而伸颈之象也。但前方治汗出,是邪从肌腠而入腧,故主桂枝;此方治无汗,是邪从肌表而入腧,故主麻黄。然邪既入腧,肌凑亦病,方中取桂枝汤全方加葛根、麻黄,亦肌表两解之治,与桂枝二麻黄一汤同意,而用却不同,微乎,微乎。”

2 合半夏,解散表邪,降逆止呕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太阳与阳明合病,外邪未解,内迫阳明,会有两种病情出现,太阳之邪不得外解,扰阳明,迫大肠,致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司,水谷不别,混杂而下,泄利自然而作。另者,不解之邪直迫阳明,扰动气机,致使胃气不降,胃之运化功能失调,逆而上行,其呕乃作。方加味辛,气平之半夏,辛则开结,平则降逆。葛根既有解肌发表之功,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胃气升腾,二药相伍,降中有升,升降调,胃气和,表邪解,呕逆止,诸证自愈。

3 伍黄芩、黄连,轻清透邪,坚阴止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病治云:“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太阳病误下,致伤胃肠,因而下利不止。“脉促者”句,张锡纯氏认为:“凡此等脉,多因外感之热内陷”所致。“喘而汗出者”,因肺与大肠相表里,里热壅盛,上蒸于肺则喘,外蒸于肌表则汗出,邪热内传,热邪扰乱胃肠,致使大肠传导失职,故下利。故方中重用芩、连,化其下陷之热,而即用葛根之轻清透表者,引其化而欲散之热,尽达于外,则表里俱清矣。张氏云:“陆九芝曰:温热之与伤寒所异者,伤寒恶寒,温热不恶寒耳。恶寒为太阳主证,不恶寒为阳明主证,仲景于此分之最严。恶寒而无汗用麻黄,恶寒而有汗用桂枝,不恶寒而有汗且恶热者用葛根。阳明之葛根,即太阳之桂枝也,所以达表也。葛根黄芩黄连汤中之芩、连,即桂枝汤中之芍药也,所以安里也。桂枝协麻黄治恶寒之伤寒,葛根协芩、连治不恶寒之温热,其方为伤寒,温热之分途,任后人审其病之为寒为热而分用之。尤重在芩、连之苦,不独可降可泻,且合苦以坚之之义,坚毛窍可以止汗,坚肠胃可以止利,所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又有下利不止之治,一方面表里兼清,此则药借病用,本不为专下利设也。乃后人视此方若舍下利一证外,更无他用者何也”!张氏誉“轻清解肌之品,最宜于阳明经病之发表”。葛根者,藤蔓之属也,气味薄,质轻清,其性善于解肌,解肌而热自退,汗自收。阳明虽病,而余邪未尽,病邪犹留太阳者,用之最宜。此可见仲师组方之精当,配伍之巧妙,用药之深奥也。

综上所述,葛根药用历史悠久,汉代医家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一书中,在桂枝汤中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麻黄、葛根、半夏(葛根汤);桂枝汤加麻黄、葛根、半夏(葛根加半夏汤);葛根伍以黄芩、黄连即葛根黄芩黄连汤。方随法变,药因证异,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内蒙古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E_mail:nmgzyy2008.88@163.com 联系电话:0471-4223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