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格拉斯哥(Glasgow)是苏格兰第一大城市与第一大商港,英国第三大城市。位于中苏格兰西部的克莱德河(R. Clyde)河口。行政上,格拉斯哥属于格拉斯哥市(City of Glasgow)的管辖范围,是苏格兰32个一级行政区(称为统一管理区)底下的一个,长年以来一直是英国工党的执政领域。 2 地理位置格 3 自然气候5月到8月为最佳旅游时间。 格拉斯哥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而湿润,多阴云雨雾,冬季尤甚。5月到8月是最宜人的季节。年平均气温约9~18摄氏度左右。这里的天气变得很快,刚刚才开始下雨,转个头就是晴空万里。即使在相隔很近的范围内也可有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说,5月和6月是最干燥的月份,但也会随时下雨。从4月到8月风暴都会较少。 4 旅游景区K 格 凯尔文哥罗维艺术与博物馆(Kelvingrove Art Gallery and Museum) 5 旅游指南5.1 交通地下铁 6 历史文化6.1 历史格拉斯哥的城市名由来,源自布利屯语(Brythonic,是克尔特语的两大分支之一)中的“glas cu”,意指“绿色的空地”。格拉斯哥地区早在公元前已有部落聚居。后来,古罗马人在此地区设立了前哨站,建筑了安多宁长城(Antonine Wall)来分隔当时南部古罗马管辖的不列颠尼亚(Britannia)和北部的加勒多尼亚(Caledonia,苏格兰在罗马时代的古名)。 基督教传教士圣姆格(Saint Mungo)于6世纪在此建立了教堂,为格拉斯哥日后发展立了基础。 12世纪由苏格兰国王特许辟为市场。1450年成为皇家自治市。 在16世纪初,格拉斯哥已是重要的宗教与学术城市。当时,格拉斯哥也是苏格兰对美洲贸易的重要中心,商人从美洲大量输入美国烟草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白糖,然后再转售至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地方。1770年代克莱德河的加深使到较大的船只也可航行到河的更上游。这对19世纪格拉斯哥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的勃发有直接的关系。到了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格拉斯哥已有了“大英帝国第二城市”(Second city of the Empire)的美誉。据说,当时全世界的船只和火车大多都是在格拉斯哥制造的。 到了20世纪,因为1930年代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格拉斯哥的经济开始衰退。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更为格拉斯哥历史的黑暗时期。当时,重工业的没落导致失业率高涨和生活表准的低落。 自1980年代中期,随着许多金融公司的迁入,格拉斯哥的经济有了明显。1990年,格拉斯哥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吸引了更多游客到格拉斯哥。1999年,格拉斯哥被命名“建筑与设计之城”。2003年,又被选为“欧洲体育之都”。 6.2 体育格拉斯哥是凯尔特人足球俱乐部和流浪者足球俱乐部,这两支足球队的主场城市。凯尔特人足球俱乐部和流浪者足球俱乐部位于格拉斯哥的足球场分别是Celtic Park和Ibrox Stadium。格拉斯哥也是2007年苏迪曼杯羽球赛的主办城市。苏迪曼杯曾于1997年在格拉斯哥举行。 2007年11月9日,格拉斯哥击败尼日利亚的阿布贾成功申办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的主办权。这将会是在苏格兰举行的第三个英联邦运动会。之前,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曾在1970年与1986年举办过此运动会。 6.3 教育格 著名大学包括: 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 斯查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6.4 学院格拉斯哥艺术学校(Glasgow School of Art) 皇家苏格兰音乐戏剧学院(Royal Scottish Academy of Music and Drama) 6.5 节日格拉斯哥主要的节庆有: 爵士音乐节(Jazz Festival) 西岸节庆(West End Festival) 商城节庆(Merchant City Festival) 凯尔特连续(Celtic Connections) 格拉斯基(Glasgay) 6.6 友好城市德国纽伦堡(Nurnberg),自1985年 苏联顿河畔罗斯托夫(Rostov-on-Don),自1986年 中国大连,自1997年 古巴哈瓦那(Havana),自2002年 意大利都灵(Turino),自2003年 法国马赛(Marseille),自2006年 巴勒斯坦伯利恒(Bethlehem),自2007年 6.7 人口格拉斯哥人口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超越100万人,在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