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里人生

 sml4605 2014-09-20
梦里人生 

  一直喜欢做梦,童年到现在。虽说已而立,做梦的年龄该过了吧。可梦却依旧占据着我的半壁江山。我知道,做梦的人都是有些傻气的。源于思想中那些不切实际的纯粹,常常会沦为现实的笑柄。但梦是我思维的翅膀,它拓延着我,无法抵达的彼岸......
  现在想想,最美的梦,其实是在童年。
  童年是纯净的,未染风尘。所以童年的梦,是美好的,希翼的,神奇的。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和爷爷下地。到了地里,爷爷就忙着照顾他的庄稼孩子了。我呢,就像一只出笼的鸟儿,撒着欢儿的在野地里疯玩儿。捕蝴蝶,捉蚂蚱,然后隔着小小的细缝笼子,和这些小东西对话。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嗅着清清的草香花香,去追满眼的流云。那时眼里的云好神奇,一会儿是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是翱翔的雄鹰,一会儿又变成了婀娜的仙子......看着看着,不知不觉睡着了,那梦里依旧是被云托着的,一个孩子的美丽的梦。
  再有就是夏日的星夜了,吃过晚饭,铺上草席,躺在旧屋的大院子里数星星。常常数着数着就痴了。天那么大,边在哪儿?星星那么远,到底有多远?遥远的星星上,会有什么?会有像大人们说的那些神话吗?这些星星真漂亮,要是能把它们摘下来,穿成链子,挂在胸前,戴满手腕和脚腕。我快乐的时候,也会听到它们的丁铃铃的笑声,多好啊!想着想着,心飞了,变成了有翅膀的天使,挎着小篮去摘星。摘够了,就和买火柴的小女孩一起去找她天堂的奶奶;去和抱着兔子的嫦娥阻止吴刚砍那棵飘着飘香的桂树;去和七夕的鹊儿,一起为可怜的织女搭鹊桥,圆她团聚的梦......
  童年的梦是不着边际的。想到哪儿,做到哪儿。童年眼里的物什,都是有灵性的,都会和童年的心灵交流。童年的耳朵也具备特异功能。能听到石头说话,能听到小树啼哭......童年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梦。童年的每个成长都结满了梦。童年啊,是睁着眼睛做梦的年龄,童年的眼睛是梦的眼睛。
  到了少年,梦就不那么肆无忌惮了。必是先有了现实的基座,但是搭建的,却是有些过于理想了的色彩。
  那时候,情窦初开。偷偷的暗恋后班的那个大眼睛男孩。梦想着牵手于午夜的街灯,去兑现一世的山盟。哦,夜夜清梦,安排好了一生的剧情。那时候,有了一个大理想,挺吓人的,悄悄藏在心里。希望自己将来,就是与文字打交道。远离人群,有一架书,一支笔,一摞稿纸,然后独守一室茗香。那时候也喜欢追星,偶像是小虎队,三个小伙子歌声,占满了纯情的年纪。
  到了青年,梦变的沉实了。明白了现实不能只有梦,明白了生活还有真实的心痛。懂得了距离,懂得了许多不能把握。
  不再沉迷于梦了,梦便成为惶恐和迷茫时的平衡和调节了。
  但还是不甘于现实与梦的落差。总是试着寻找,从四书五经到叔本华。从平和,坦然,到宁静。一个个伟大人生的历练,被转换成了一个个抽象的词语,让它们过滤我的成长,重新为我沉淀。
  青年的梦,不再是盲目的乐观,有了对人生理性的思考。学会掌握,学会了调适。青年的梦,变得实在,却具体得有些无奈。青年的梦,是对真实存在的一种回归。青年的梦,在一次次否定中重新确定自己,让生命盛开真实的花容。
  而立三十,生命算是已走过了一半,三十年的人生有一半是梦给的,我想今后的三十年,还要送给梦一半。也许内容不同,性质也会更改。但梦已无法淡出生命,因为梦与我已如影随形。
  
 文 素心沉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