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说《论语》及经典的背诵

 昵称278041 2014-09-20

略说《论语》及经典的背诵

《论语》是本什么样的书呢?根据赵纪彬先生的说法,《论语》在先秦也叫《孔子》,而《论语》乃是《孔子》的残本。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刚好与《老子》、《庄子》、《孙子》、《韩非子》等书的命名相类,似可一说。《论语》的书名,最初见于《礼记·坊记》。汉朝人引用《论语》或单称《论》,或单称《语》,或者称《传》或《记》,甚至不是孔子所言也称“孔子云”,“似乎可以看出,汉人把《论语》等同于《孟子》、《荀子》、《墨子》,作为诸子的一种”。所以《论语》曾经叫《孔子》也是有可能的。

《论语》书名的含义,《汉书·艺文志》的解释较为稳妥,“《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有“整理”、“撰次”等义,而“语”则谓“两人相等而说”,有“论难”“答述”之义,那么合起来直译就是“讨论的话语”了。因此也可以简单的说“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

一般认为《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因此,《论语》一书并非我们现代人观念中的那种著作,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主要记述孔子及少数弟子的言论行事,比较生动、全面地记录了孔子之学、行、思与其人格形象。其中,孔子与其弟子的教与学的问答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这些最能反映孔子所作的哲学思考,比如其对于“仁”、“礼”、“乐”、“诗”及生死之种种看法。同时比较生动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因势诱导的教育方法。孔子与时人的问答也占有较大的比例,主要是与执政者及隐士阶层的探讨与争执,比较能够如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与孔子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彰显了孔子特立独行、以天命为己任的高尚人格。再则,孔子之行止、居处也有较为细腻的记载,反映孔子生活细节中的独特形象。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后来被尊奉为儒家经典,成为《四书》中的一种,甚至被尊为儒家之《圣经》。其实抛开这些神圣化了的东西之后,再看《论语》不失为一本平实的好书。

在汉代,学童经过启蒙识字教育之后,便读《论语》和《孝经》,《论语》是读书人必读之书。相反,“五经”却可读可不读。

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四书”是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课本。

就是这样一本古代的蒙学教材,今天现代人能够通读和理解的却少之又少,令人叹息。可见《论语》本身其实并不难,很多现代人之所以认为它难,实在是因为我们与母语亲近得不够,把古代那种精致的雅文化当作糟粕弃之不顾了。

所以我主张现在的小学生应该从背诵《论语》《老子》入手,重新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润泽我们的心灵。我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天,11岁的儿子半年来断断续续的终于把《论语》和《老子》都背完了,我感觉很欣慰。但很多人对少儿读经有二个疑问,一是记得住吗?二是有用吗?对此,我觉得有必要再答复一下这些问题。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孩子背这些复杂的东西记得住吗?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告诉我,孩子完全记得住,而且记得很好。因为儿童的记忆机制与成人的记忆机制不同,成人是靠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而儿童不一样。科学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大脑发育在13岁左右基本完成,0—3岁间完成了60%,这三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岁间完成了80%,6—8岁间完成了90%,有句老话常说,7岁看老,这话不无道理, 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13岁左右,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基本结束了。也就是说小孩13岁之前是智力和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个黄金时期让孩子背诵一些国学经典,自是终生受益无穷。我们何乐而不为?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幅画,那么儿童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正是人生的底色。这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走向。我自儿子8岁以来坚持加以国学知识的灌输和熏陶,一直到今天,儿子背得并不累,而且记得也很不错,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现在来说第二个问题。即背诵有用吗?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新闻。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快从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位置上退下来的时候,就开始要求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前七章,不选不背不接受论文答辩。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立这样一个“规矩”时,杨叔子说:“那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基督教世界,所有的人都读一本书——《圣经》,伊斯兰世界的人都读一本书——《古兰经》。中国人应该读什么书呢?我认为就是两本,一本《论语》,一本《老子》。作为高级人才的博士生,应该了解这两本书,了解以后,对你的人性、理想大有好处。”

杨叔子院士认为当前科学和人文缺一不可,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全面素质的人。

杨院士的理由在很多人看来不是充要理由,可能会这样认为:总不能人家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吧?我想这是因为杨院士回答记者的提问,所以只能简略的给出一个理由。实际上,这个理由背后是对一种科技思维的反思。

根据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廖可斌教授的总结,他说中国近代以来落后于西方,主要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了。痛定思痛,近代中国人特别重视科技,科技在人们心目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科技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科学问题,也逐步习惯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生活中所有的问题,包括文化问题。用科技思维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一切,就会把文化当作科技一样思考,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属于过去,已经过时。应该被超越,被否定。

其实,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规律有很大不同。如果把科学的发展比作一列火车向无穷深邃的时空隧道高速行驶,那么文化则像一群人围绕一个火堆旋转舞蹈。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世界,研究结果日新月异。文化主要研究人本身,特别是人的精神世界,它们的变化极其缓慢。自从文化诞生以来,它研究的始终就是那些问题,如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如何,人的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如何,以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看待死亡等等。不同时代的人们,只是根据自己面对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独特感受,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就好像给这个火堆投去枝叶,使它继续燃烧不致熄灭而已。人们似乎永远也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后来者的见解也不一定比先贤高明。现在一个中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水平肯定超过了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但我们很难说当代文化研究者对人生与社会的认识一定超过了古代圣贤。

可见不论《论语》、《老子》还是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犹太教的《塔木德》以及印度教的《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都以同样的理由至今为人们所记诵,所研读,因为这些文化经典都有对人类最基本问题的思考,都构成了人类永久的财富,将永远能够启迪我们这些后人。

四书五经这些著作在昔日主要是作为一种贵族教育的读物,而不能普及教育,许多平民百姓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接受这些传世典籍的熏陶,但今天我们已经谁都有能力去继承这笔巨大的人文财富了,我们却要丢弃这样的权利吗?那显然太不应该了,那么就让我们都能够在这些传世典籍里,开拓历史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吧。我们都来做一个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中国人

2013-12-15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