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珠光青瓷汀溪窑出产

 红豆居士 2014-09-20


日本珠光青瓷汀溪窑出产

2014-09-20 07:07海峡导报

  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叶文程教授(左)到林志政家指导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饮誉中外。言必称希腊。说到陶瓷,自然是首推景德镇。但是中国陶瓷的历史,并不是只有景德镇。福建在中国陶瓷历史上,也是陶瓷重地。福建建阳地区出产的建盏,德化出产的“中国白”,厦门同安等多地出产的珠光青瓷,历史上都大名鼎鼎,是畅销世界的奢侈品。在对中华文化顶礼膜拜的东邻日本,福建的这些出产都是国宝,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日本人甚至以一睹其真容为莫大之幸。

  珠光青瓷是中国福建出产的,但是“珠光青瓷”这个名称,却来自日本,是用一个日本人的姓名“珠光”来命名的。建盏在日本也被称为天目盏,原因是日本人把建盏产地归属于浙江天目山。

  如果说,建盏更多地用于“斗茶”,那么,珠光青瓷则更多地用于“茶道”。《收藏专刊》8月23日以《建盏宋代斗茶专用茶盏》为题,对建盏做了专题介绍。本期《收藏专刊》,我们一起来关注珠光青瓷。退伍军人集珠光青瓷片上万

  退伍军人林志政在厦门同安工作期间,一次偶然在汀溪窑发现珠光青瓷瓷片,就此“一见钟情”爱上了珠光青瓷,从此一发不可收,无数次到汀溪窑口翻捡珠光青瓷片,还拿出工资收购瓷片。

  林志政的家里,堆满了瓷片,一张床摆了好几百片瓷片,柜子,各种纸箱,都装满了瓷片。林志政保守估计,多年积累瓷片已经达到上万片。

  2012年7月,林志政出版了《珠光青瓷故乡——同安窑》。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教授叶文程为《珠光青瓷故乡——同安窑》作序。

  林志政不但收集瓷片,还潜心研究瓷片。

  林志政的发现再次证明,珠光青瓷出产于厦门同安汀溪。同安窑:墙里开花墙外香

  日本15世纪高僧珠光文琳或叫村田珠光被誉为“茶汤鼻祖”。他特别喜欢使用的茶具是一种中国茶盅。这是一种枇杷黄色、釉润、深腹、敛口、小圈足的小碗,碗口以下弧状内收,器内壁刻划有简笔花草,间配“之”字形篦纹,器外通体刻划折扇纹,在日本也叫猫爪纹。这种青瓷,流传日本时没有名称,人们就以茶汤鼻祖珠光师傅名字命名:“珠光青瓷”。

  珠光青瓷由此得名。

  1956年,当年属晋江地区的同安县(现属厦门,同安区)在汀溪修建大型水库,在水库工地挖出大量瓷片、窑具。陈万里等专家现场调查发现大量卷草纹和篦纹青黄釉碗,类似日本学者称为“珠光青瓷”的碗。经过考证确定,“珠光青瓷”产地为福建同安县汀溪窑,纠正了以往日本学者误认为珠光青瓷产自浙江德清后窑的看法,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此后福建经多次文物普查查明,在同安、福清、泉州、南安、安溪、莆田、连江、松溪、浦城等45个市县区的百余处窑址主烧或兼烧这类青瓷,在福清东张宋窑发现一些完整器。因这类青瓷最早在同安汀溪窑发现,故学术界称这一类青瓷为汀溪窑系。

  汀溪窑位于厦门同安区汀溪水库,分布于库区大坝外四座山头和库区一个小山坡,部分已被水库淹没,面积约4.5万平方米。历年调查,发现窑床十余处、作坊遗迹一处。其产品以日用生活器具为主,碗的产量最大,占到八成以上。最能代表该窑特色的,是类枇杷黄色的“珠光青瓷”碗,庄为玑先生称之“土龙泉”。其器型有敞口、撇口、直口、敛口、侈口,又有深腹、浅腹,宽、窄与高、矮圈足之分,造型以朴实厚重为主,但修坯、挖足略粗糙草率。装饰以刻划花为主,题材见荷花、牡丹、菊花、卷草及婴戏等;印花较少,仅见碗内心印双鱼、荷花、鹿纹,内外腹壁还是刻划花卉、卷草等。最具表现力的是刻划花卉、篦线、篦点纹,刀功娴熟老到,线条流畅自然、矫健洒脱、活泼自由。

  通过多年来陆上、水下考古证实,除了福建百余处窑址外,浙江龙泉、东阳、江山、金华、温州等地,广东潮州、汕头等地也生产珠光青瓷,其中以福建产品最多、最好。

  同安汀溪窑是一个民间大窑场(群),也是一个外销瓷大窑场。林志政说,这些窑口多半都是生产外销瓷,产品基本上出口。珠光青瓷有“三美”

  林志政对珠光青瓷的评价,叶文程在序言里做了总结,主要是“三美”。

  一是造型美,该窑目前已发现的产品种类多达20多种,每类又有多种造型,线条流畅,造型端庄,工艺精湛,有别于其他窑口,魅力无穷。

  二是釉色美,釉色青中多泛黄,尤以枇杷黄最佳,釉色纯正,如成熟的枇杷。在汀溪窑中也出现有其他釉色,如青绿、偏白、偏蓝、带灰、带紫色,并非该窑瓷的主色。汀溪窑瓷釉色滋润,莹亮透明,玻璃质感强,非常令人喜爱。

  三是装饰美,汀溪窑瓷的装饰花纹,最有代表性的是篦点纹、篦划纹及弧形篦纹。篦点纹多饰于器物的内壁及底部,用以表现出水波荡漾的样子;篦划纹以细密的平行线条表现花朵、花瓣的筋脉,此纹样大多饰于器物内壁,也有饰于外壁的莲瓣内。弧形篦纹均饰于器物内壁,形似涟漪,自然逼真。莲花纹也是汀溪窑最常见的一种纹饰,花纹多样,工艺娴熟,婀娜多姿,栩栩如生。其他如卷草纹、卷云纹、蕉叶纹、牡丹纹、菊花纹,以及其他花卉纹饰也较多见,也同莲花纹一样饰于器物内壁。鹿纹是最富有特征性装饰纹样,多饰于器物内底部,灵巧可爱,不可多得。导报记者范希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