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笔记--司马迁对商鞅的歪曲 [http://2818388854.qzone.qq.com]

 鬼脸冰山 2014-09-20
 读《史记--商君列传》,几乎要讨厌司马迁了。哪能这么恶毒的对一个明显有正面建树的历史人物进行人格攻击呢?!商鞅是秦国强大的最有力的推手,他一手操办的法制建设不光造就了大秦帝国,甚至可以说,以秦制为标准版的大中华统一集权的郡县框架,一直沿用到今天。我们不去评价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政治理念的长和短,单说这么一个能给历史车轮扳道岔的巨人,竟被司马迁简单粗暴的定性为“刻薄人也”,其悲惨遇害竟成了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商鞅变法的史实和成效,司马迁没法抹,于是这位大师就在商鞅的人格上做文章。

首先被司马迁抓住的小辫子是商鞅到秦国的应聘环节,保荐人是个太监:秦孝公的心腹景监。在司马迁眼里太监都是阴暗小人,走小人的门路,名不正。接着商鞅在孝公面前的求职表现,司马迁也看不惯。商鞅前后求见孝公三次(当然是那位景监安排的),据司马迁描述,商鞅摸不透孝公的脾气,先以仁义治国的王道向孝公试探,孝公不感冒,嫌太慢;又以讲求实效直奔目标的霸道试探,孝公提起了精神;摸透了底,第三次见面,商鞅才敞开了谈,听的孝公入迷,不觉间离开办公桌,凑到商鞅跟前来。司马迁认为,商鞅的求职过程耍伎俩,不是君子应持的坦荡。

第二个被司马迁抓住的辫子是商鞅出卖朋友:原来,秦国经商鞅几年治理后,国力大震。商鞅提出向魏国用兵,消除这个“腹心病”。孝公就派商鞅亲自挂帅 ,攻打魏国。魏国派出迎敌的主帅是商鞅以前在魏国谋差事时认识的朋友,两军对峙,商鞅就给那个朋友写了封很诚恳的信,大意是,你看,上指下派我也没辙,咱们哥们有交情,这仗我更不想打,干脆咱哥俩商量商量议和算了,两国百姓也省了刀兵之苦。信还真把那魏国哥们打动了,按商鞅的约请到了秦营,结果中了商鞅的圈套,被拿下。秦兵立刻发起进攻,魏军一败涂地。魏国大把土地归了秦国,商鞅因此被奖励商于之地十五坐城,商君一称由此而来。这本是场漂亮仗,但司马迁认为商鞅陷害了朋友,是不义。

商鞅玩的法家一套,确有冷酷的一面,杀罚严厉,不容回旋。孝公的一个儿子,两次犯法,第一次处罚了辅导老师,第二次被割了鼻子。司马迁认为商鞅有悖人情,不给贵人面子,刻薄寡恩,是个残忍恶毒之辈。 

司马迁为了解气,在叙述商鞅落难前,先安排了一场“批斗会”,大师施展妙笔,又开始虚构了 :一位有德名士赵良被商鞅请去攀交,这位赵良不光不给面子,当场拒绝,还义正词严的斥责商鞅的一系列悖德罪行,并预言商鞅的报应“翘脚的功夫”就到。商鞅像个小蒜儿似的被批的无言以对,乖乖的领受。真是荒谬的可笑。

孝公死后,一直被压制的保守势力开始反扑,商鞅被诬告谋反,司马迁大肆渲染商鞅走投无路的狼狈场面,读之令人愤懑。

司马迁的火从哪来的呢?我想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门派之恨。司马迁是儒家的门生,商鞅是法家的大腕,读《商君书》,处处能看到对儒生空谈的鄙视。法家最得势时也确有大量的儒家人物遇害,并殃及儒家典籍。二是遭遇之恨。司马迁深尝酷刑之苦(宫刑),而严刑峻法正是法家力倡的治国手段,司马迁个人情感上是不是也有和法家解不开的疙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