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别为小事生气损害了身体健康

 诗书之华 2014-09-21
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别为小事生气损害了身体健康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整个交感神经系统都运作了,造成瞳孔扩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动脉收缩,肾上腺分泌等等。甚至有人气得咬牙切齿,全身发抖……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意气用事,结果害人害己,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想想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会这样说呢?你也是这样爱生气、容易暴怒的人吗?是不是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甚至气得脸红脖子粗、全身发抖呢?

    当你觉得那些糟糕的事情让你心情不佳时,会不会觉得生气才是最佳的发泄方式呢?而且也已经习惯这种方法了呢?可是动不动生气还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它会损害你的健康!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为研究生气对人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只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让人们对着玻璃管吹气,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气变成水后,澄清透明,毫无杂色;悲痛时的“气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爱尔玛把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他进而分析认为:如果一个人生气10分钟,其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人生气时,很难保持心理平衡,这时体内还会分泌出带有毒素的物质,对健康不利。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发行的《循环》杂志中指出,暴躁易怒的人心脏病发作或是突然暴毙的几率,比冷静、不易生气的人高着两倍以上。

    由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家阿恩沃尔夫·西格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01名男性和95名女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44名已经确诊有心脏病的人和99名没有得心脏病的人。研究包括测量每个人在运动之后心脏的血流量。

    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统治欲和性情平和的人相比,有统治欲的人得,合脏病的风险会增加47%,易怒的人得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27%。

    研究还发现,不善于表达自己愤怒的女性,容易得心脏病。而倾向于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气愤的男性,也容易得心脏病。这就说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他们经常发怒,来上心脏病的几率都很高。

    研究人员同时表示:这项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因为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不佳、易动怒的情形之下,对于身体健康,更是有绝对性的负面影响。

    虽然本研究并没有明确指出血压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但可以确定的是:血压正常而容易生气的人,他们催患心脏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相对地也增加了危险性。

    中国传统医学也认为生气有损健康。《黄帝内经》也明言告诫:“怒伤肝。”肝在生理功能上的作用举足轻重,不仅能分泌胆汁,调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而且有解毒造血和凝血的作用。

    怒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怒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怒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怒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怒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怒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怒伤胃。气慈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看来,为一点点小事生气,代价也太大了吧?

    据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打猎的时候,口渴难耐,正好附近有一洼山泉,他捧起水来喝,一只老鹰疾飞而至,成吉思汗一惊,喝水的“渴望”被干扰,不禁大怒,抽出羽箭射杀了飞鹰,待他爬上山顶,发现那只飞鹰被羽箭穿胸而毙,而死鹰陈尸的山泉水源有条被鹰啄死的大毒蛇。

    如果你是成吉思汗,你会怎么做?你会后悔自责?庆幸?自认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决定以后不要随便发怒?或在发怒情况下不再随便决定行动?

    谁都会的一件事—生气,那太简单了;但是对应当生气的人生气,生气得恰到好处;以及为正当的理由生气,用正确的方法生气—那就不简单了;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驾驭的。

    闲气,是由生活琐事而生的不该生的气。有趣的是,生闲气的对象大多是生气者自己的家庭成员或身边的同事。常生闲气有三害,一害自己的身体。生闲气时心里不痛快,心情压抑或烦躁,这种消极情绪若经常出现或反复发生,势必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心理平衡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多种疾病就可能接踵而至;二害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良的情绪不仅会影响工作或学习的效率,还会妨碍自己的人际关系,影响团结,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三害他人。生气时常会态度粗暴或出言不逊,使他人心境被破坏,心灵遭到打击。

    心理学中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状态。其中,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当一个人处于某种状态时,看待一切事物都受其影响。良好的心态使人在接人待物中发生兴趣,不良的心境使人感到凡事枯燥无味,容易生闲气。你在家拿妈妈当“出气筒”,就是不良心境的弥散。

    一般说来,人在生闲气时,容易产生发泄、找“出气筒”等攻击行为。如恶声恶气、摔摔打打、怒目而视、破口大骂、动手打人等。这些攻击行为可能直接针对挫折的制造者,但当觉察出对方不能直接攻击而心中的恶气又要发泄时,常常找个“出气筒”。这“‘出气筒”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像《红楼梦》里晴雯撕扇子就是对宝玉责备情绪的发泄。

    为什么有些人好生闲气呢?原因无非是以下几个:

    (1)没正经事做,闲得无聊而心绪不佳,或胸无大志,私心过重,遇事好斤斤计较;

    (2)度最太小,或疑心过大;

    (3)对他人要求过高,好挑剔,待己宽而责人严;

    (4)工作或生活失意,遭受挫折时。

    闲气多源于生活小事,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尽人意的事儿是经常发生的。就拿在家里吃饭来说吧,菜做得咸一些或淡一些,不大合自己的口味时,一个想得开的人会学得,菜咸些就少吃点儿,淡些就放点盐,同样吃得香。而对于好生闲气者,会觉得菜不可口,心里不痛快。显然,他们是把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儿给夸大了。所以,闲气大多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菜的口味不会因为你的生气而变化。

    老生闲气的人该问自己一句:我是不是太小心眼了?或者太无聊了?胸怀大目标,心想大事,天天有事做,就不会计较琐事而生闲气了。所以劝您要修身养性,宽厚待人,变责人严为责己严,这样就不会因为看谁都不顺眼而生闲气了。

    凡事“无所谓.就不大容易生气,即使有气也来得快,去得快。俗话说“糊涂也有糊涂福”,我们提倡:人应糊涂一点。尽最少生气。即使生气也应尽快宣泄,一定不要超过3分钟。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烦恼。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I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它时,它便会消散了。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资行。

    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

    有一首《莫恼歌》说得好: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

    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

    任你富贵与王侯,年年处处埋荒草。

    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

    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晴实难保。

    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要和好。

    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里找。

    荣华富贵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人人都会发怒,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过,发怒要找合适的对象,要恰如其分,要在恰当的时间,目的与方式也要合适,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医生说,每一次生气,人体所付出的代价,相当于辛苦工作八个小时。这是生气对自己造成的损害,然而,生气之时的恶言恶语还有可能对别人造成更大的损害。

    语言可以伤人于无形,你一时不经大脑,脱口而出的话语,有可能成为别人终身的阴影。

    有一个幼儿园老师,恨透了班上一个顽皮捣蛋的男孩。有一次,这个小男孩又闯了祸,老师惩罚小男孩站在讲台上,并问全班小朋友:“你们看看,他像不像一头大笨猪?”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只知道顺着老师的话回答,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像!”

    小男孩羞愧地低下头来。他是受到惩罚了,然而,更糟糕的是,这个残酷的惩罚可能将伴随他一生。他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多人,当着他的面大声地说他像一头大笨猪。

    一位年轻人在年迈的富人家里担任钟点工人,每天,除了清洁工作,还有半个小时的“陪读”任务。

    一天,这名年轻人不小心把花瓶与笔筒的位皿放反了;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年老的富人却大发雷理,指着年轻人的鼻子大骂笨蛋……年轻人一言不发地忍耐着,因为他相当同情这名老人,除了骂人的舌头外,他已别无利器。在将近十分钟的咒骂后,老人好不容易平息下来,要求年轻人进行每天的例行公事—读一段故事给他听。

    年轻人翻着书,找到一个相当吸引人的章节,上面写着:“南洋所罗门岛上的一些土著,每当树木长得过大,连斧头都砍不了时,他们就会对着树木集体叫喊,直到树木倒下为止。喊叫扼杀了树木的生命,比任何刀棍、石头都还具有杀伤力;正如那些尖酸、刻薄、粗鲁的言语,往往会刺伤人的内心。”

    年迈富有但性格怪僻的老人听了这个故事,沉默许久。当年轻人把咖啡送到他面前,准备为他加糖时,老人抬起头来,脸上出现难得的慈祥笑容。亲切地说:“不用加糖了,你的故事已经为我加了糖!”

    一时之气,造成自己的火山爆发是小事,但是对那些被火山余烬灼伤的人们,却有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人多拥挤的公交车辆上,乘客之间由于无意碰撞而引起争吵,双方闹得脸红脖子粗;学校里同学之间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不小心碰落了别人的铅笔盒之类—而出言不逊,大动肝火,怒气冲冲;邻里之间为了一些小纠纷而各不相让,争吵辱骂,没完没了。这些都是无原则的冲突。不必要的感情冲动,毫无惫义的生气动怒.是无益之怒。

    一个人在发怒的时候,最难看。纵然他平时面似莲花,一旦怒而变青变白,甚至面色如土,再加上满脸的筋肉扭曲,那副面目实在不仅是可憎而已。俗语说,“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怒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一种变化。人逢不如意事,很少不勃然变色的。年少气盛,一言不合,怒气相加,但是许多年事已长的人,往往一样的脾气攀躁。有一位老者,已到古稀之年,并且半身瘫痪,每晨必阅报纸,戴上老花镜,打开报纸,不久就要把桌子拍得山响,吹胡子瞪眼,破口大骂。报上的记载,他看不顺眼。不看不行,看了怄气。这时候大家躲他远远的,谁也不愿招惹他。过一阵雨过天晴,他的怒气消了。

    盛怒之下,体内元气不知道要伤损多少,血压不知道要升高几许,总之是不利于健康。而且血气沸腾之际,头脑不大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相宜。(燕丹子》中曾提到说:“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其实这里所形容的“神勇”是从苦行修炼中得来的。生而喜怒不形于色,那天赋实在太高了。

    但芸芸众生,谁又有这样的天赋呢?所以,一般人还是以少发脾气少惹麻烦为上。

    为别人所犯下错误生气,你无疑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想一想,这是多么划不来啊!

    为突来的情绪生气,你发了一场熊熊的无名火,想一想,这对别人来说,又是多么的不公平!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那么至少要懂得控制自己的嘴巴。生气时,请不要随便开口,免得事与愿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