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个头条网讯 北京时间9月19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正式登陆纽交所,发行价68美元,股票代码BABA。阿里巴巴也以218亿美元的融资额创造了美股史上的最大规模的IPO。中国的投资者如何看待这场空前的资本盛宴,他们会不会投资阿里?某网站发起联合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六成投资者表示不买阿里股票,这多少有些让人失望。
其实,不看好阿里股票,究竟有那些理由?且听九哥一道来。
理由一:没有美股帐户
某网站调查显示,在投资阿里巴巴的受访者人群里,第一原因是“没有美股账户”,内陆的投资者只有事先开通美股账户才能参与其中。如果仅拥有A股账户,投资者将无缘这一场财富盛宴。
理由二:每股68美元,太贵了
阿里巴巴发行价定到每股68美元,有分析称,“马云选择卖股票的时候,一定是高估的时候。看看07年在港股IPO的发行时间就知道了”。
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融资116港元,开盘价达到30港元,尾盘收于39.5港元,最高曾达到41.8港元。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然而上市不久股价急转直下,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一路下跌至跌破发行价,初期投资者被套牢。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收购余下27.03%的股份,并在回购私有化后退市出场。

理由三:竞争对手多且强,恐盛极而衰
阿里巴巴长期增长前景不是很乐观,在多个领域面对竞争对手的压力。腾讯微信正在借助数亿用户的高频使用率向移动支付和线上线下商业扩张,阿里巴巴对此缺乏有效的防御措施,旗下的移动IM来往并无优秀表现,阿里巴巴投资的海外IM Tango也非一线应用;阿里巴巴移动产品分散,并无能直接对抗微信的应用;腾讯入股京东,帮助京东在B2C领域继续和天猫竞争;万达联手百度和腾讯,探索线下商业服务和线上的融合,也和阿里巴巴的发展战略直接冲突。
有关人士认为,“已到盛极而衰的拐点”、“拓展空间已然不大,已有版图随时面临蚕食危险”、“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其护城河会变窄”。
理由四:前车之鉴,阿里香港退市亏损惨重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以B2B业务作为主体,在香港主板挂牌成功上市,融资116亿港元,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上市当天,开盘价达到30港元,尾盘收于39.5港元,较发行价涨192%,一度创下了港股2007年新股首日涨幅之最。然而上市后,阿里巴巴B2B的股价一度表现不佳,自2009年三季度开始即一路下滑,至2012年2月,股价一度跌落至10港元不到。最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其B2B上市公司于6月8日停止在港交所交易,6月20日正式撤出港交所。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收购阿里巴巴余下27.03%的股份,并在回购私有化后将阿里巴巴自香港联交所除了牌。
从曾经的13.5港元上市到13.5港元退市,转了一圈,一切都回到了起点。曾经看好阿里股份、信奉马云为神、沉迷阿里给他们各种宣传的苦逼中小股民们,随着股价的下跌,绝大部分都亏损惨重。

理由五:支付宝风波导致概念股危机,至今无法消除
2011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马云控股的另一家中国内资公司。这一转让让雅虎心有不甘。后马云回应支付宝股权转让不完美但是正确;7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雅虎和软银,就支付宝股权转让事件正式签署协议,支付宝的控股公司承诺在上市时予以阿里巴巴集团一次性的现金回报。回报额为支付宝在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回报额将不低于20亿美元且不超过60亿美元。
知名媒体人胡舒立公开指责马云私自转移支付宝根本不算是偷,简直是抢,是违背了契约原则,在为自己谋私利。支付宝的这次VIE风波由此引发,并导致整个中国概念股危机,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消除。
理由六:“阿里欺诈门”负面影响太大
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的一则公告,同时引出“欺诈事件”与“高管引咎辞职”这两个爆炸性事件。阿里巴巴的调查说明,近100名销售人员及部分主管和销售经理需要对其“故意或疏忽地容许骗子规避认证措施”及“在国际交易市场上有组织地建立进行诈骗的商户店铺负直接责任”。公告称,在过去的两年里,2326名阿里巴巴网站的会员“中国供应商”涉嫌欺 诈国际买家,并有近100名阿里巴巴员工合谋其中。为此,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集团CPO邓康明降级另用,淘宝网CEO陆兆禧将接替卫哲兼任阿里巴巴CEO。
经过此次事件,阿里巴巴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销售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事件带来的影响,因此,在财务数据和股价方面,怎么会没有任何反应呢?另一方面因为这个事件也使阿里巴巴的业务受到外界的质疑,卫哲辞职除了因为销售人员为追求业绩的故意纵容,卫哲需要对此承担管理责任外,其中还有两点为,一个是在主流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股价走势不佳;另一个是中国外贸出口降低,B2B生意受到影响。

理由七:淘宝售假,先天性隐痛无法杜绝
自2003年阿里巴巴斥资4.5亿元创建淘宝网开始,由于其背后强大的资金实力,发展到今天,淘宝网已无可厚非的成长为中国最大的C2C平台。从这一点来看,淘宝网无疑是相当成功的。然而在中国,由于信用制度的缺失,人与人之间诚信建设的错位,导致淘宝网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有着先天性的隐痛。这种隐痛随着淘宝网自身的不断壮大而逐渐加深,最终将会成为淘宝网挥之不去生命之痛。
2010年7月,淘宝爆发假货门事件,目前进淘宝搜索假劳力士、假LV包、假化妆品、假名牌等等比比皆是。希望马云的打假行动能见到成效,但目前淘宝如此高的假货门频发不得不引人深思!
理由八:与支付宝存在关联交易隐患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阿里巴巴本应是各大证券交易所的争抢对象,但它却曾经两次被挡在了香港证券交易所门外。究其原因是,阿里和支付宝之间存在强大的业务关联性,根本无法划分清楚界限,或正是这些和阿里存在关联交易的公司在阻碍阿里上市。阿里一旦在美国上市,就必须面临信息披露门槛和授信程度上的更高要求。
(综合自优酷、百度百科、中华网、和讯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