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与匈奴:宿敌和战百年风雨征程

 于老师 2014-09-21

作者:祝勇

  屡立战功封侯拜相

  公元前128年,匈奴又像往常一样,在辽西、渔阳、雁门多个进攻点上,向大汉帝国发起攻击,卫青再次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从雁门出塞,带领3万骑兵攻打匈奴。卫青一次一次地率领他的骑兵,面色沉静地从边塞出发,像一股股的潮水向匈奴帝国发起不间断的冲击。而胜利,也开始离这个从不气馁的王朝越来越近了。卫青在这次战役中杀死了几千名匈奴军人。

  第二年,匈奴集结大量兵力进攻上谷、渔阳,汉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这是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役。卫青率领4万大军从云中出发,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尔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好仓皇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100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因为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汉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陆迁徙10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

  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史记》、《汉书》盛赞此仗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卫青是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弟弟,作为一个私生子,卫青的青少年时代所受的屈辱是可想而知的。走投无路之际,卫青只好回到平阳侯曹寿的府上,回到了作为奴婢的母亲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曹寿是汉朝功臣,他的夫人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阳信长公主),卫青于是成了平阳公主的家奴。卫青不会想到,正是在这里,身为歌奴的姐姐卫子夫会应选入宫,而自己也见到了汉武帝,并使自己一生的命运发生了扭转。

  卫青一生中7次出击匈奴,共斩杀、俘虏敌军5万多人。在卫青的征战生涯中,最令他自豪的,或许是元狩(汉武帝的第四个年号)四年(公元前119年)春天的那次漠北之战。所谓“漠北”,位于今天的蒙古国高原,海拔较高,多在1500米左右,是匈奴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后来成为政治和军事中心,单于龙庭就设在这里。那一次,匈奴单于伊稚斜采纳赵信的建议,远走漠北,认为汉军不能穿过沙漠,即使穿过,也不敢多作停留。赵信对伊稚斜单于说:“汉军横穿大沙漠,必然人困马乏,我军可以以逸待劳,擒获敌军。”于是将己方的辎重运到遥远的北方,把精锐部队调到沙漠以北,等候汉军。

  一代名将横空出世

  元朔六年,即公元前123年,霍去病已经18岁了。那一年,他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这一年,卫青领军开始了漠南之战。所谓“漠南”,地域大概为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相对于蒙古高原而言,这一地区属于边缘,但它与长城遥相对应,二者之间布满戈壁和戈壁草原。自古以来,漠南为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区都十分重视的要塞。霍去病带领800骑兵脱离大军,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奇袭匈奴,打击匈奴的软肋,斩敌2028人,杀匈奴单于祖父,俘虏单于的国相及叔叔。这是霍去病经历的第一场战役,他以不凡的战绩向世人宣告:大汉王朝最耀眼的一代名将已经横空出世!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把征伐匈奴的使命交给了卫青和霍去病。他挑选了10万匹精壮战马,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锐骑兵5万人,分作东西两路远征漠北。为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汉武帝又动员了私人马匹4万多、步兵10余万人负责运输粮草辎重,紧跟在大军之后。

  如果说出击匈奴的决策是一项冒险,那么这次出击则是冒险中的冒险。如一位作家所说,战场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在战争中,军人承受着常人在常态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巨大的压力。危机重重,千钧一发,生死攸关,在鲜血、烽烟和呐喊中,一个人很容易乱了方寸。然而,战场又是一个不能犯错误的地方,每犯一个错误都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卫青和霍去病当然知道,他们不能犯错。匈奴人不允许他们犯错,在千里万里之外的沙漠地带,他们一旦犯错,将死无葬身之地;汉武帝更不允许他们犯错,犯错的结果已经被王恢所证明。然而,战场上的变数太多了,“天气、地理、后勤、敌情、我情……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战争需要军人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一台超高性能的计算机,在战场的厮杀呐喊中能进行调整,精确地计算。”

  大获全胜班师回朝

  所幸,上天在不经意间给卫青这个在社会最底层长大的孩子一个出色的大脑,他不仅勇猛,更有高度的判断力。一出边塞,卫青就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的驻地,他没有犹豫,决定亲自率精兵挺进,袭击伊稚斜,命之前通过软磨硬泡才被汉武帝同意参战的老将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由东路进军。

  然而想到东路绕远,水草也少,李广的心就凉了,他请求说:“我的部队是前将军的部队,而今大将军却改命我部为东路军。我自少年时就开始与匈奴作战,今天才有机会正面对付单于,所以愿意作前锋,先去与单于死战。”卫青没有因他的哀求而动容,汉武帝曾不只一次地暗中告诫他,李广年纪已老,也不够多谋,不要让他与单于正面作战,恐怕他不能完成擒获单于的任务。而公孙敖不久前失去侯爵,在卫青看来,让他与自己一同正面与单于作战立功最为合适。

  卫青的这一决定让李广非常失望,力请卫青改变初衷,但卫青铁青着脸没有同意他的请求。李广把愤怒郁积在心里,未向卫青告辞就动身出发了。

  卫青率大军,顶着塞外粗粝的寒风向北跋涉了1000余里,再横穿大沙漠,匈奴单于列阵整齐的军队终于出现在他的面前了。卫青坐在马背上,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但我想他的内心一定会激动起来。缓缓地,他举起战刀,在一声撕破喉咙的呐喊中,奔向那只他渴望已久的头颅。在他身后,5000骑兵向匈奴阵营冲去,一万匈奴骑兵也冲过来迎战。转眼之间,双方就纠缠在一起,亲密无间。夕阳是暗红色的,像一颗即将坠落的头颅。卷起的尘沙如一阵阵的浪涛,扑打在他们脸上,让双方士兵几乎睁不开眼睛,只能依稀看到许多模糊的影子。刀在铠甲上划过,发出的声音让人头皮发麻,血在飞,与飞起的黄沙搅和在一起,变得黏稠无比,像黑色的乌鸦,成群结队地掉落在战士们的身上、脸上。渐渐地,黏稠的人影变得稀薄起来,空气的透明度高了,那是因为活着的人在减少。

  伊稚斜开始示弱了,乘坐6匹健骡,在约数百名精壮骑兵的保护下直冲汉军防线,向西北方向飞奔而去。这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匈奴兵也四散逃走。卫青派出轻骑兵,乘着夜色追击伊稚斜,自己率大军跟随其后。天将明时,汉军已追出200余里,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空旷的大漠,没有一点单于的影子。他们于是到颜山赵信城,夺得匈奴的存粮供应军队。停留一日之后,将该城和所余的粮食全部烧光,然后带着斩杀和俘获19000余人的战绩,班师而还。

  金戈铁马“封狼居胥”

  而霍去病,或许是活捉伊稚斜单于的愿望过于强大,他没有率兵返回,而是抱定了“独孤求败”的决心,向着草原的深处一路杀去,消失在卫青的视野里。直到他们返回长安,卫青才知道,他们一路高歌,杀到今蒙古肯特山一带。根据《蒙古秘史》记载,后来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埋葬在肯特山起辇谷,这座山在中国汉代称狼居胥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隆重的祭天地仪式,史称“封狼居胥”。“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路打到翰海,他们才勒住战马的缰绳。

  霍去病“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军人一生中的最高追求,而这一年,霍去病只有22岁。此仗后,汉武帝益封霍去病五千八百户。汉武帝下令给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却拒绝了,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而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率领的东路军,则因没有向导在沙漠中迷失了道路,所以落到卫青的后面,没能赶上对单于的关键一战。这让卫青十分气愤,因为如果李广的部队及时到位,匈奴单于伊稚斜就不可能逃脱。在归途中与东路军汇合后,卫青命李广马上到大将军处听候传讯。李广说道:“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了路,我现在自己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又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时开始作战,而大将军却将我部调到东路,路途本就绕远,又迷失了道路,难道这不是天意吗!况且我60多岁了,不能再在那些小吏面前受辱!”于是拔出战刀,在脖子上划出一道血红的伤口。那伤口张开着,仿佛一张不甘心的嘴,欲言又止。右将军赵食其一人被交付审判,其罪当死,赎身后,成了一介平民。

  大汉帝国的军队像潮水一样从草原上退去了,草原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广阔的草原上,飘荡起酥油茶的芳香和悠扬的歌声。此后,匈奴女人们用婉转悠扬的嗓音传唱起一支哀怨的歌:

  亡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繁息;

  失我焉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

  歌里所唱的焉支山,位于今甘肃省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曾是匈奴人的地盘。这里出产一种名叫“红蓝花”的植物,能作染料,成为匈奴妇女的主流化妆品,后来由出使西域的张骞引进内陆。《五代诗话·稗史汇编》:“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正是这种“红蓝草”,使得因风吹日晒而显得粗糙的脸蛋变得粉红生动起来,中原人后来才用“焉支”的谐音“胭脂”,来指代这种化妆品,而焉支山有时也写作“胭脂山”。直到今天,甘肃省张掖市修缮卧佛寺还是使用这种染料涂抹雕梁画栋。这支曲调哀婉的《匈奴歌》表达了匈奴女人对于丢失焉支山的痛切之情,后来被大汉帝国收入乐府诗集。不重视文字的匈奴人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身会在人类的血液里被稀释得无影无踪,而他们随口所唱过的一首歌,却能在另外一种语言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摘自《盛世的疼痛:中国历史中的蝴蝶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