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老人周巍峙

 苏迷 2014-09-21
文化老人周巍峙
  □高福民
  中秋刚过,惊闻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辞世。我不敢相信,虽然上个月他儿子七月告诉我,老爷子这次住院恐怕出不来了,我还是摇摇头,始终认为他能活过100岁。
  记得2006年中秋佳节,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典礼前,所有嘉宾站在忠王府门厅候场,唯有周巍峙和贝聿铭两位年龄最高者坐在藤椅上,正装佩花,精神抖擞,乐呵呵的,引来众人目光。贝老对周老说:“你看他们都看着我们两个呢。”贝老又说起刚刚在家乡苏州度过了他的90岁生日。周老说,你没我大,我才是90岁呢。二老论起年龄来,邀我做裁判。我说,苏州人的风俗,过生日做九不做十,贝老其实是89周岁,虚岁90,而周老倒的的确确是90周岁。周老赢了一岁,乐得将左手握住贝老的右手。记者抢镜头,拍摄了一幅珍贵的二老风趣合影的照片,后收录在我主编的《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一书上。8年过去了,周老应该是98高寿。
  周老为人低调,从不炫耀,但他那首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激荡过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斗志,也影响了60余年来几代人的精神信仰。我问过周老是怎么写出来的?他告诉我,1950年11月一天,他是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在艺术局局长田汉那里开会,关注抗美援朝这场关系新中国安危战火的他,拿起当天《人民日报》看到一位随军记者麻扶摇写的《出征誓词》,立刻被词中豪迈气概所感染,就在腿上敲打敲打,不到半小时把旋律敲打出来,一首经典乐曲就此谱成。就这么简单?这是周老谦虚。我知道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就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又有老延安的革命经历,奔赴抗日前线及敌后抗日根据地,创作了大量为群众喜闻乐唱的歌曲,一直到解放战争胜利。没有这样的经历能创作出亿万人民齐声传唱的战歌吗?我还知道,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他主持了大型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演出。粉碎“四人帮”后,又主持了第二部大型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他的老伴,就是人民艺术家王昆老师,1945年延安鲁艺向党的七大献演《白毛女》,她是女主角首演者。
  我是1995年12月到文化部门工作的,接待来自北京的第一位领导就是周老,他从文化部党组书记、第一副部长任上退居二线已10年,但翌年重新出山,当选为中国文联主席。那次他来苏州有两件事:一件是要我陪同他去太仓,关心著名舞蹈家吴晓邦纪念馆的进展。另一件是寻找抗战前夕关押“七君子”的场所。1935年,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周巍峙那时是20来岁的热血青年,是李公朴先生的秘书,李公朴《申报》 图书馆及业余补习学校的直接参与者。他参加聂耳发起的业余合唱队,又在冼星海支持下组织新生合唱团。1936年11月22日,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和史良,遭国民党特务勾结租界巡捕房无理逮捕,12月4日押解苏州,历史上称“七君子事件”。周巍峙受上海进步文化界委派,给史良送过一封信。但历来对“七君子”在苏州关押何处说法不一,我事先作了一番了解,然后陪同周老前往司前街看守所旧址。果然,周老一眼认出当年送信就是这个地方。“七君子”中前六人关押在吴县横街的旧江苏省高等法院看守所,而史良是女性,单独关押在司前街看守所。所内一排七间牢房,有人以为七人都关在这里,一人一间,称为“七君子监房”的说法不确切,其实仅关过史良一人。史良是新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长,因公来苏办事之余,曾看过并证实这是关押过她的地方。周老那次对苏州的工作满意极了,从此,我俩结下友谊,成为“忘年交”。
  我在文化部门供职12年,周老每年来苏州,对苏州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从昆剧节、虎丘曲会、评弹节、优秀剧书目创作,到苏图新馆、苏博新馆、桃花坞年画馆、张家港河阳山歌馆等,都留有这位耄耋老人的硬朗身影。他特别关注民间文化的保护、发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所编的书籍不少都请他作序。我亲眼目睹,每篇序都是他亲自动手,从不用人代笔。吴歌抢救,从《吴歌遗产集粹》《中国吴歌论坛》,到各市区编撰的《白茆山歌集》《河阳山歌集》《芦墟山歌集》《水乡情歌》等,合计近1000万字。后来,我请别的同志又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曲谱,编撰《苏州民间歌曲集成》,无形之中促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吴歌抢救整理之举。周老每次来苏,都不忘旧情,看望对文化有贡献的钱璎、周良、顾笃璜等老文化人,并走访一些文化基层单位和民间艺人。在大家的心目中,他既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型领导,又是最没有架子的领导。
  周老的书法很好,幼时练过颜、柳体,还写一手漂亮的瘦金体,但我从未向他讨要过墨宝。现在我家里挂有他两幅书法作品,实际上是他对我离开文化部门后交办要继续做好的两项文化研究任务。一幅是“祝高福民先生精心编撰桃花坞年画卷出版 城市因你有魅力 文化因你更灿烂周巍峙 庚寅年春时年九十四”; 另一幅是“题高福民先生编著苏州虎丘泥人 抟埴愿祈 宋元塑捏 千年一绝 红楼咏赞 周巍峙 二0一0年国庆时年九十五”。2006年4月,承蒙周老与冯骥才推荐,我赴京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理事,接受的任务就是编撰《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时5年,桃花坞卷付梓完成,被授予“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特殊贡献奖”,那年周老住在上海,我去看望他时,他奖励了我第一幅书法。翌年在杭州,又赠送我第二幅书法,希望我继续做好虎丘泥人研究,这也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这两项文化研究,我一直锲而不舍,铭记在心。
  今年3月,我因编著《康乾盛世“苏州版”》,这是桃花坞卷的延伸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非凡时尚人物奖”。我与夫人一起到北京领奖,特地买了新上市的碧螺春茶,准备去看望正住院的周老,但是领完奖得知我母亲病危的消息,匆忙赶回苏州,新茶请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代为转交,杨承志随后致电我,说周老在医院非常高兴,还惦念着虎丘泥人的研究呢。3月赴京未能与周老见面,成了我永远的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