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季胁部疼痛

 johnney908 2014-09-22

                      

    春天来了,是养肝的大好季节!可能很多人漠视季胁部疼痛,今天就这个问题谈谈养生问题,并建议按摩一些相关的穴位。

    俗话说“百病从气生,百病从郁起”,回想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少事情事与愿违,你就象上了弦的发条,整天被许多不得不做的事情赶着、追着,推着,太多场合要口是心非的面对…种种矛盾情绪都被你控制着、压抑着,难以及时宣泄,整天在各种的压力下度过,如此怎能不肝气郁结,心肾暗耗,脾胃皆损呢?这些都是现代人的时髦体质,再加上饮食不节,起居无度,导致经络阻塞,百病从生。

    你可保证不了自己从来没有怒气、怨气、闷气,抑郁之气,这些浊气使肝受伤,工作能力下降,时间一久,肝的很多浊气毒素会聚集在季胁部,这就是所谓“肝胆有邪,其积在胁”,你不妨自己检查一下自己哪个部位有无赘肉或压痛的地方,就能知道自己的肝胆毒素聚集的情况。这些东西导致两侧季胁部闷胀,呼吸不畅。

    肝胆功能不好,直接响脾胃气血的供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血的供应不足,导致脾胃自身防御能力下降,无法对抗外界细菌和不良成分的刺激。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等各种消化道疾病就出来了。而平日治疗,缺乏对肝气郁结对这个病源的治理。脾胃疾病仅仅是肝胆功能失调的冰山一角,由此引发的后天气血危机才是各类慢性疾病的根源。

    所以,要重视情志调理,不让肝胆郁结之气在体内聚集,从关注季胁部疼痛开始。

    建议多按摩以下穴位:

    天池:乳头外侧1寸,第4肋间隙中。天池穴跟肝经、胆经相通,当人体气郁时,郁结的闷气、火气就会从肝胆两经夺路而走,窜到心包经上来。肝经和心包经都属于厥阴经,在腿上为肝经,在胳膊上就是心包经,如果肝经有瘀血,心包经就阻塞不通了。天池穴就是心包经和肝经的交接点。

    期门:乳头直下,第6胁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肝之募穴,疏肝解郁。

    日月胆经之募穴,乳头下,第7胁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辄筋:渊腋穴前一寸,第4胁间隙。养筋护肝,行气化瘀。

    章门脏会穴,脾经之募穴,第11肋游离端下际。治疗与脏有关的疾病。

    京门肾经之募穴,侧腰部,第12肋游离端下际。

    风市:垂手直立,中指下是穴。

    中渎:大腿外侧正中,风市下2寸。中焦的排污管道。常与风市配伍。

    太冲:肝经原穴。足背第12趾骨结合部前凹陷处。疏肝解郁。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是胆经与肠胃的枢纽,拨动它可以使胆经中的郁结之气转移到肠胃,通过打嗝或放屁排除体外。治疗与筋有关的疾病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处。疏调胃腑气机。改善体质,补肾填精,补血养阴,是一个长寿大穴

    犊鼻:内外膝眼。为人体强壮要穴。牛犊的鼻子,代表强壮有力。膝盖是人体的一个动力源,气血很旺盛。膝为筋之府,肝主筋,所以常跪膝和点压犊鼻穴能强筋柔肝

    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井是一个四通八达的穴位,胆经、三焦经、胃经、大肠经都要从肩井通过,所以能通经活络,消肿散结。人体有一口井,井口就在肩井穴,井底在涌泉穴。这2个穴配合使用,效果非常好!

    涌泉:足底(去趾)前三分之一凹陷处;激发肾经之气,通肝经。

 

    附打油诗一首,祝福大家健康!

    立春养生别忘记,

    食疗养肝为第一,

    充足水分排毒素;

    暴饮暴食需放弃,

    辛辣食品别多吃,

    乐观开朗好情绪,

    肝脏顺畅多欢喜,

    健康天天陪着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