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口臭 其方药组成是:藿香、防风、焦山栀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甘草4.5克,竹茹6克,以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1周。 口腥臭兼咽痛口渴、咳喘、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者,多为肺热偏盛,可用泻白散加减治疗。如桑白皮、地骨皮、橘梗、知母、黄芩、麦冬各9克,五味子6克,甘草4.5克,以水煎服,每日2次,共服7天。 口臭并有上腹胀闷、嗳气、泛恶等症,多由食积引起,可用藿香、佩兰、焦山栀、麦芽、生山楂各9克,甘草4.5克,水煎服,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 全蝎、枯矾治化脓性中耳炎 全蝎、枯矾各等份,研细末,将患耳洗净拭干,撒入药粉少许,每日1次,一般连用3-5天可愈。
公丁香、胡椒治消化不良 公丁香、胡椒各15克,共研为细末,用水调成小饼,敷于肚脐上,纱布胶带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连用3-4次可愈。
生姜小验方口腔溃疡 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坚持6至9次。 感冒头痛 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疗效较好。 偏头痛 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 面部暗疮 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效果。 腰肩疼痛 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疼痛缓解。 鼻窦炎验方 黄柏10克,黄连10吸,冰片1.5克。前两味药水煎2次后,合并药液,浓缩至大约10毫升,趁热加入冰片,待凉后滴鼻。1日3次,每次2~3滴。主治鼻炎、鼻窦炎。
藕节煎水治鼻血藕节是中药里的一味止血良药,不仅可以治疗鼻子出血,还可以治疗咳血、吐血、尿血、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等疾病。由于气候干燥,鼻腔血管一旦脆弱,很容易出现流鼻血的现象。患者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适当用些藕节来治疗。 方法是每天将3~5个藕节洗净,煎煮两次,每次煎半小时,将两次获得的药汁混合后当茶饮用,2~5天就会有明显效果。
牙痛立止法
一、含漱方 盐水漱口:取盐1匙,开水小半杯,搅拌使其溶化,待冷却后,频频漱口,每可解燃眉之痛。因为盐水既能清除残留于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又能消炎杀菌解毒,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 蜂矾含漱方:露蜂房5克,白矾3克,水煎待温,含漱,1日4次,每日1剂,用至痛除。 二、冷敷 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外敷牙痛部位的面颊部,每次15分钟,1天3~4次,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三、掐合谷穴 用指甲或指尖掐压合谷穴(手背虎口处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陷中),可使牙痛减轻或消除。左侧牙痛掐右合谷,右侧牙痛掐左合谷。 四、姜灸法 鲜姜1片,艾绒2~3壮,鲜姜片切成5分硬币大小,置合谷穴或牙痛穴(掌面第3、4掌骨距掌指纹1寸处),艾柱放姜片上,连灸2~3壮。左侧牙痛灸右侧穴,右侧牙痛灸左侧穴。若仍不止,则同时灸颊车、下关、丝竹空,上颌牙痛还可配四白,下颌牙痛配承浆。 五、外用方 花椒油滴齿:花椒10克,麻油100毫升。麻油放锅中烧热,投入花椒,炸焦,去花椒,待凉,滴入龋齿中,可速止龋齿牙痛。 鲜毛莨方:鲜毛莨叶2~4克,洗净,捣成泥状,充填龋齿中或外敷印堂穴,用胶布固定,至痛止即去除。另方:鲜毛莨全草1000克,洗净,捣烂,纱布绞汁,加入95%酒精15毫升备用。牙痛时用棉签蘸药液擦抹痛牙,可治各种牙痛。 蒜泥方:新鲜蒜头,捣成泥,取少许填入龋洞中,可止龋齿牙痛。 六、内服方 牙痛速效汤:生地30克,生石膏30克,丹皮10克,青皮12克,荆芥9克,防风9克。先煎生石膏30分钟,加入余药,再煎30分钟,倒出药汤,再煎30分钟。2次煎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1~7剂。适于因胃火上炎所导致的龋齿或牙龈炎齿痛、牙龈肿胀、出血、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清热解毒方:黄连3克,黄苓9克,黄柏9克,紫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青黛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7剂。适于因脾胃湿热所导致的牙龈肿痛、出血、口渴、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 通络止痛方:川芎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防风10克,细辛9克,葶苈子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7剂。适于因络脉不通所导致的牙本质过敏、牙釉质破损牙痛者。 七、内服镇静止痛剂 牙痛剧烈时,可临时给予安定、利眠宁等镇静剂,或阿司匹林、去痛片、三七片、云南白药等止痛药暂时止痛。但此类药不宜长期服用,且小儿、老人尤其需注意减少用量。 此外,牙痛患者还应注意生活中的宜忌: 1.掌握饮食宜忌: 饮食需清淡,宜食富含维生素之品,久病体虚者当予富蛋白饮食;宜适当多食养阴清凉之品,如丝瓜、橄榄、西瓜、豆腐、藕、荸荠、蜂蜜等;忌食辛辣刺激、坚硬之物,不可食过酸、过咸、过甜及过冷、过热之物;不宜多食湿热性食物,如牛肉、羊肉、咖啡等;此外,应禁烟酒。 2.坚持餐后刷牙: 每餐餐后刷牙可及时去除残留菜屑及酸碱物质,减少对牙齿的刺激,也可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此外,牙刷最好选用软毛牙刷,既可使齿垢清除更为彻底,亦可避免牙齿损伤。 治白内障验方1.车前子20克(一次量),用纱布包煎(不要包得过紧)半小时,水以没过药包为度。一剂药煎2次,第一次药液内服,第二次清洗患目。每日3次,一般1周内可见效。 2.当归6克,白芍、女贞子、茺蔚子各15克,枸杞子30克,白术、决明子各20克,防风、菊花、香附、地龙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20剂为1个疗程。也可做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3次。此方可控制晶体浑浊,明显提高病人视力。
治鼻炎验方茶柏嗅散: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共研细末,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每日多次。此方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 儿茶散:孩儿茶适量,研为细末,吹鼻,每日3次。此方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流脓者。 葫芦酒:苦葫芦子30克,将上药捣碎并置于净瓶中,以150毫升酒浸之,一周后开封,去渣备用。用时取少许滴入鼻中,每日4次。葫芦酒可通窍,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大蓟根鸡蛋:鲜大蓟根60克,鸡蛋3个,加水同煮至蛋熟后,服汤吃蛋。每日一次,连服一周。本方具有润肺解毒、育阴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 老干丝瓜末:老干丝瓜两条,烧灰研末保存。每次15克,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此方可化瘀、解毒,主治鼻窦炎、副鼻窦炎流臭鼻涕者。 辛夷煲鸡蛋:辛夷15克,鸡蛋两个。辛夷、鸡蛋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饮汤吃蛋。辛夷煲鸡蛋可解毒、消炎,主治慢性鼻窦炎及各类型鼻炎。 芝麻油方:芝麻油适量,每侧鼻腔滴两滴,每日两次。此方法具有润燥、清热、消肿之功效,主治萎缩性鼻炎、鼻炎秋季发作干燥难受者 再生障碍性贫血验方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属中医“血虚”、“虚劳”、“萎黄”等范畴,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及感染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不一,然其根本病机在于脾肾亏虚。浙江名医魏克民有一方,以温肾健脾、益气生血立法,治疗本病效果显著,愿以享同道。 处方:生黄芪30克,黄精15克,黄芩15克,仙鹤草30克,仙灵脾15克,仙茅30克,杜仲15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15克,墨旱莲15克,藕节15克,白及30克,茜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上9点以后服1次,下午3点以后服1次,每次250~300毫升。 赵锡武治疗失眠症验方方名:紫灵汤 药物:紫石英30g,灵磁石30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党参12g,茯苓10g,麦谷芽各30g,生甘草3g,怀山药15g。 主治:失眠。 制法:紫石英、磁石先煎半小时,余药先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同煎,沸后10分钟即可,取汁,药渣再兑水,煎20~30分钟,取液,去渣,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用法:每日1剂,饭后2小时许温服,日服2~3次。 按语:失眠病因多端,临床兼证各异,因而需根据不同证型及不同兼证,选取不同方药,辨证施治。本方适用于阴虚阳亢者,证见头晕目眩,耳鸣,甚则耳聋,肢倦神疲,纳呆,舌淡,脉弱。方用磁石、紫石英一寒一温,以潜元阳;党参、茯苓、山药、甘草补中健脾益气;加谷麦芽以助消化,同时还有防金石之药伤胃之功。临床运用之时,尚须根据不同兼症化裁加减;眩晕者,加制首乌15g,菊花炭6g;晕厥、血压偏低者,党参改生晒参9g或西洋参6g,加山萸肉9g;失眠严重者,加酸枣仁24g,金蝉花3对,朱砂1g(分冲),夜交藤15g ;心悸严重者,加丹参15g,赤芍9g;耳鸣严重者,加石菖蒲3g,五味子9g。服药期间禁食碱性及刺激性食物,如馒头、切面、辣椒、大蒜、烟、酒等。 中医四法治慢性肾衰 一、中成药 肾衰宁、尿毒清颗粒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功效;保肾康片活血化瘀,可改善肾脏供血;金水宝、百令胶囊是人工培养虫草菌粉,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肾衰宁、尿毒清等联合使用可有效地阻止慢性肾衰的进展。 二、中药保留灌肠 生大黄15-30克,蒲公英、生牡蛎、丹参各30克,加水煎成300毫升,凉至合适温度灌肠,保留30分钟左右,保证大便每日2-3次为宜。中药灌肠直接作用于结肠,可刺激肠道,促进排便,起到促排毒素的作用。 三、活血化瘀疗法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肾衰病人血液常伴有高凝、高黏状态,因此,治疗慢性肾衰自始至终离不开活血化瘀,常用药物如当归、丹参、桃仁、红花、水蛭等,可在医师指导下煎服;此外,还可以选择中成药制剂,如血塞通、舒血宁、灯盏细辛注射液等。 四、药浴 患者汗液中包括尿素氮、钾离子、乳酸等各种代谢产物,用麻黄、桂枝、羌活、浮萍、红花等,加水煮沸20分钟后,倒入浴盆中,洗浴30分钟左右,有利于部分毒素的排出,可减轻水肿、瘙痒等症状。 血脂高怎么办?自制降脂胶囊 牛黄粉20克,三七粉30克,生水蛭50克,西洋参70克,研碎后装入0号胶囊备用。每次5粒,每日3次,可有效降血脂,减轻脂肪肝,此量可连服30天。
治贫血验方海参(干品)50克,大枣10枚,猪骨200克。加水炖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4天,再续服1疗程。适治各种贫血症。
手脚冰冷怎么办?试试验方 党参20克,炙黄芪30克,炒白术、茯苓、当归、葛根、炒白芍各10克,桂枝5克,炙甘草6克,细辛2克,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剂为1疗程。
蒲辅周治头痛验方现代著名中医药学家蒲辅周先生传下来一个外用头痛验方,治疗偏正头痛、三叉神经痛之痛不可忍者,非常有效。方用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三个,五倍子15克,生南星30克,生半夏30克,白附子30克,木香9克。为细末,加二分之一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在太阳穴,用纱布包固定。 蒲辅周先生还拟有一个三生祛痛方,治疗偏风头痛,屡用获效。用生乌头、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次30克,以连须葱白7茎,生姜15克,切碎共捣烂如泥,入药未和匀,用软布包好蒸热,包敷在痛处,每1~2日换药1次。 花椒盐水泡脚 轻松治愈足癣【食材】花椒10克,食盐20克。 【做法】将花椒10克加入适量清水中,先用大火煮沸,开后改小火煎煮15分钟,停火后加入食盐20克,等到水温适宜后倒入脚盆中泡脚,每次20分钟左右,每天1次,连泡半个月。 【外公问诊记】外公的一个朋友住在南方,是个非常能干的人,但被脚气困扰了很多年,一发起来就痒得厉害,脚臭难闻,用过很多西药,虽然用药后能有所缓解,但总是反复发作,难以除根。 有一次,那位朋友来看外公,闲聊之际说起了自己的苦闷,外公听罢,对老朋友说:“不用担心,我告诉你一个偏方,回家之后你照做,保证可以药到病除。” 那朋友听后喜出望外。外公说,这个方法就叫作花椒盐水泡脚法:每晚取花椒10克,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小火继续煮15分钟,停火后加入食盐20克,待水温适宜后到入脚盆中直接泡脚就可以了,每次20分钟左右,坚持半个月。需要注意的是,用花椒水泡过的脚不要再用清水冲洗了,擦干即可。 朋友回家后按照外公的方法,每天晚上坚持用花椒盐水泡脚,半个月后打来电话,说他的脚已经不痒了,脚汗和脚臭的现象都明显好转,他非常开心。 【外公说中医】花椒性温,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等功效,用花椒水泡脚能够杀灭脚上的细菌和真菌等,达到治疗脚气的目的。 而在花椒水中添加食盐,是因为食盐也具有杀菌的功效,将食盐与花椒同用,可以增强花椒的杀菌效果。 药枕疗颈椎病 取当归、川芎、辛夷花、羌活、蒿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各30克,研为粗末,装枕芯。每日枕用不少于6小时,连用3~6个月。此法不但对颈椎病有很好疗效,而且对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风湿性关节炎、腰椎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 使用药枕应注意以下几点:1.药枕作为外用,见效慢,一般需长年使用。2.有药物过敏现象者应停止使用。3.药枕要保持干燥(不宜曝晒)并注意防蛀。4.药枕不宜超过10厘米高度,睡眠时药枕要充分接触颈部,以平卧为好。 中医祛色斑验方:疗效不一般玫瑰花20克,白梅花10克,月季花10克,丹参30克,丹皮10克,郁金10克,薏苡仁30克,生山楂30克。煮水喝。
脚癣怎么治疗?试试验方组成:黄丹、五倍子各等分,共研为末,两药混合,装瓶备用。 用法:将脚洗干净,保持一定湿度,立即敷药粉,不需包扎。一般2~3天可愈。敷药后有刺痒感,治愈后不留疤。 民间治脚气验方白萝卜煎液 白萝卜半个,切成薄片,放在锅内,然后加适量水,用旺火熬3分钟,再用文火熬5分钟,随后倒入盆中,待降温适度后,反复洗脚,连洗数次,连用3~5天。 黄豆水 黄豆150克,水约1公斤,用小火约煮20分钟,待水温能洗脚时用来泡脚,可多泡会儿。治脚气病效果极佳,脚不脱皮,而且皮肤滋润。一般连洗三四天即可见效。 韭菜治脚气 鲜韭莱250克,洗净,切成碎末放在盆内,冲入开水。等冷却到能下脚时,泡脚半小时,水量应没过脚面,可同时用脚揉搓。一个星期后再洗一次,效果较好。 碱面治脚气 夏天脚出汗多,容易患脚气。晚上临睡觉前,用碱面一汤匙(即蒸馒头用的碱面),温水溶化后,将脚浸入碱水中,泡洗30分钟左右,轻者两三次,重者四五次即好。 花椒盐水 花椒10克,盐20克,加入水中稍煮,待温度不致烫脚了,即可泡洗,每晚泡洗20分钟,连续泡洗一周即可痊愈。用过的花椒盐水,第二天经加温,可连续使用。已溃疡感染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