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小稀油画作品《灵魂之渴》

 书画雅苑 2014-09-22


       徐小稀 女,云南昆明人,1998年油画专业毕业至今,专职研习古典写实技法,擅长油画及色粉画。作品多以女子和孩童为主,一是我喜欢画人物。二是女子和孩童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某些程度上和我近似,借其之形来抒我之意,传达我的一些见解和感悟。

       说到填写个人简历,从年龄到资历,从阅历到奖励,习以为常的便去脑袋中搜寻那些光鲜得意;去人生历史中翻阅那些过往印记,然后闹哄哄的一一罗列,以为这样,人们便可以在闹哄哄的文字中读着真相。
       说到填写个人简历,从年龄到资历,从阅历到奖励,闹哄哄的折腾着我去回想这过往中的热闹,却发现我的生命里,最缺乏的就是这闹哄哄的经历,习惯于寡言的我,陪伴我的,大部分是安静。甚至于有些后悔,在这闹哄哄去折腾回想的当下,又可以借画笔了几分快意。
       说到填写个人简历,从年龄到资历,从阅历到奖励,我无法从过去的我中发现更为崭新的意义,突然的就想到了苏格拉底,他对世人称自己一无所知;突然的就万分羞愧,面对先哲的智慧,我的所有简历,都不过是空白一纸。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你的作品已经显示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底气。身处浮躁的画界,从容淡定;面对“市场价值”,清心寡欲;扎实认真的创作,倾心述爱;你便有“豪气”!矻矻艰行,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享受每一次创作过程,你会有“运气”!阳光一些,紫气东来!人品画品,隐者休矣!
        对外部而言,参加过几次不多的省内展览,但论重要,我认为是我创作中的心路历程,这个内部感受对我来说具有更本质的意义。尤其2011年在王小平老师和李老师的指导协助下完成的《灵魂之渴》让我对于绘画创作的真意有了全新的认知。2011年底油画《青春》,参与了王小平老师出席的国际思想启蒙大会,作为演讲素材呈现。-----徐小稀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徐小稀 求知之《灵魂之渴》

人更需要精神生活!在我的画作《灵魂之渴》当中,正是表达了这一意愿,书本作为知识的符号出现,(这里并非指流于表象的书面知识,而是指能形成智慧的见地和素养)乞丐女孩在身体的饥寒交迫中,仍然以精神的喂养为重,由此来揭示一个贫困的精神富足者,比起一个富有的精神贫困者,更具有享受人生的能力,从而昭见了生命的意义。画作中的老鼠作为一个反衬角色出现,老鼠因为没有精神需求,只能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反应——对饥饿的反应。它为了喂养身体而贪婪偷食,忘乎所以,不正契合了某些人间世相!而烛光这一符号,是画面的核心。没有信仰,没有精神生活的内心,不正如黑夜一般迷茫阴暗,而这缕明澈的光亮,要凭借求知而得的智慧,才能得以燃亮。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徐小稀《无声之境》

        相对于白昼的喧闹,夜晚是宁静的。 相对于喧闹的外部世界,内部的精神境界是需要宁静的。 在一片无声的静谧中,我们得以超越有声语言的限制,直接用开放的感官去感知更为辽阔的领域: 感知宇宙的神秘; 感知自然的亲近; 感知生命的动人; 感知真我的可贵; 在无声之境中,我们得以和心灵相遇。。。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作品画法细腻自如,丝丝入扣。红晕的脸庞,清澈的眸子,充满童趣的表情特征,仿若作品是对人物心境的耐心描摹。加之色彩的浓淡渲染,使得整幅作品沁人心田,让人陶醉。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98年云南艺术学院油画本科毕业后,一直与本地紫云画廊,高原红画廊合作绘制了大量的作品。也曾被外聘为省工艺美术学校绘画基础教学教师。如果说毕业初期的绘画之路是被命运带着走 ,那么在05年左右有幸结识了良师益友,那时起是我绘画的一个重要起点,由被动转向了自主研究,临摹了大师布格罗的诸多作品,技法长进了不少,06-07年处于激情满溢的创作高峰期,之前的大部分作品《春之眷恋》《小主角》《落花》等是当时的满意之作。08-10年处于跌宕期,这期间一度焦虑迷惘,有幸的是没有弃之画笔。11年可以说是我人生一个重大转折,在博宝艺术网的作品陆续得到朋友们的认可和支持,也更坚定了我的信念。随着王小平老师和李老师指导帮助下历时半年多完成的《灵魂之渴》让我真正在思想意识上获得前所未有的超越。11年10月作品《青春》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国际思想启蒙大会上,作为王小平老师的演讲素材呈现。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中国女画家:徐小稀作品《灵魂之渴》 - 石墨閣 - 石墨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