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02年,德州亮起第一盏电灯

 magicgirlxiao 2014-09-22

1902年,德州亮起第一盏电灯

2013-12-23 08:23:00来源:德州新闻网 作者:王德胜

    1995年8月25日,乐陵市铁营乡尤家村康景文家通电,至此德州市实现村村通电。1916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德州建立了 “三育村”,先用一台汽油机发电,后改为柴油机发电,用于照明,不对外经营。

1995年8月25日,乐陵市铁营乡尤家村康景文家通电,至此德州市实现村村通电。

太阳能利用,成为德州城市特色。

  德州有电灯的历史在100多年前就已拉开帷幕。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北洋机器制造局在德州设立,局内安装发电机,德州出现了第一盏电灯。
  清末,商会为了商户受益,集资在德州主要大街上安装路灯。路灯为斗形防风玻璃罩棉油灯,在商业街、太平街、南门里街的十字路口和大商号门前悬挂。
  1916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德州建立了 “三育村”,先用一台汽油机发电,后改为柴油机发电,用于照明,不对外经营。 1918年,路灯全部改用煤油灯,专人负责,定时点燃。当时居民大都用棉油、煤油照明,官府、大商号和工厂使用汽灯。1924年,柴市街居民秦子江个人安装了一台小型发电机,可以供周围的50多户居民照明。 1925年,德县兵工厂迁到济南,发电停止,其他各户也相继停止发电。 1938年7月,德县电灯厂开始营业,为齐鲁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县的营业部。当时德县为重要的棉花和花生集散地,有人口33910人,日本人约800人。电灯厂发电机装机容量175KW,城内外设计安装90盏电灯。当时的德州发电所位于运河东岸,桥口街南侧,这里原是窑厂旧址,留下两座高大的烟囱,日本人就利用这两个烟囱修建了发电所。工厂有十几个工人,白天停,晚上工作,主要供日本兵营和一些商店照明。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进驻德州,发电所遭破坏。
  1946年德州解放,党和政府修复了发电所。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形势紧张。根据渤海行署指示,德州电厂将3台发电机组转移到鲁南山东军区后勤部兵工厂,此后至新中国成立,德州全城停电。
  为尽快稳定秩序、恢复生产, 1949年初,根据渤海区党委及行署的指示,由地方财政拨出54万斤小麦,从天津购买了一台美国产的 “特尔滨”型2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 “巴布特”式手摇炉,出气量仅为6吨/小时。同年7月25日,成立德州市电力公司,筹建电厂,同时在原日伪小电厂的废墟上,兴建发电厂房, 10月1日一次性试机成功, 1950年1月正式投产发电,这是德州火力发电的第一台机组。德州人俗称的老电厂,即这个电厂。
  1950年,路灯由电业局供电所负责管理, 1961年由市城建局接管。当时路灯班只有3人,全市有路灯150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