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OFFICE (PART 2)
对很多东东,熟视无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例如,对家庭常用电器和厨具几乎每天都见到,但很少关注过它们的基本原理。对办公用的一些基本设施,也是如此。大概对生活或生命中的大多数组成,一定也是如此。似乎没有必要将世界上的一切了解得透透彻彻。还是浑沌一点好。
有时候,熟视无睹的东东偶尔会带给自己一类挑战: 它们属于的范畴有多大? 到底有没有一个限度?它们的中心原理究竟是什么? 能不能用简单的图结合简单的文字注解就给我们一个全貌?等等。
分门别类地选取着“样本”,专辟“捷径”,总想来一个通观大揽:如撒网捕鱼一般,寄望一网打尽。极少满意最后的结果。自己给自己找到了很多痛苦。不满意所面对的结果,就会导致痛苦。
痛定思痛。更是不服气于挑战。于是,又盯上了新的猎捕目标,以为,“愚公移山”,世界上的新或陌生,再或者虽熟视但难睹其质的东东即使再多,只要像“愚公移山”中愚公说得和做得那样,终归会变得越来越少。将自己已归入愚公之流,正好应了“渔夫=愚夫”之说。
通观大揽的企图和行动没有什么收获。唯一并且因为这个唯一而愿意放弃其它所有收获的收获就是快乐了自己。
这一次,选取了家用器具和办公设施,专攻其简图和简单说明。有意识地留下了四大缺口:一是不全; 二是不详;三是不对称。最大的缺口是还不一定正确。
旨意无关乎缺口是否存在,而是在于在特定的时期表白自己的一种决心和一片心意,还想以此坚固并最好增强一种信念:
“愚公移山”故事中的愚公最终还是移走了“大山”!尽管愚公的成功依靠的是精神感动,而并不是依靠的他的行动彻底到位!
A. 打印机

针式打印机:通过打印针对色带的机械撞击,在打印介质上产生小点,最终由小点组成所需打印的对象。而打印针数就是指针式打印机的打印头上的打印针数量。而打印针的数量直接决定了产品打印的效果和打印的速度。
 喷墨打印机:应用最广泛的打印机。其基本原理是带电的喷墨雾点经过电极偏转后,直接在纸上形成所需字形。其优点是组成字符和图像的印点比针式点阵打印机小得多,因而字符点的分辨率高,印字质量高且清晰。可灵活方便地改变字符尺寸和字体。印刷采用普通纸,还可利用这种打字机直接在某些产品上印字。
 激光打印机: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束经由字符点阵信息控制的声光偏转器调制后,进入光学系统,通过多面棱镜对旋转的感光鼓进行横向扫描,于是在感光鼓上的光导薄膜层上形成字符或图像的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和定影,便在纸上得到所需的字符或图像。主要优点是打印速度高,可达20000行/分以上。
打印对话框:

B. 复印机
原理:
静电复印法利用静电摄影原理制出复印品。静电摄影是电摄影技术的一个主要分支。静电摄影所采用的光接受体是光导材料(光敏电介质或光敏半导体),通过曝光可在其表面上形成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静电潜像,即光导材料表面电位的起伏变化。静电潜像的显影过程是利用库伦定律的作用力来实现的,即具有反极性电荷的墨粉或油墨静电吸附在静电潜像上而显出可见图像。
分类: 1、从工作原理来很,复印机分为模拟复印机和数码复印机。 1)模拟复印机是通过曝光、扫描将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通过光学系统直接投射到已被充电的感光鼓上产生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成复印过程的复印机产品。 2)数码复印机则是指首先通过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对通过曝光、扫描产生的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入到激光调制器,调制后的激光束对被充电的感光鼓进行扫描,在感光鼓上产生有点组成的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成复印过程的产品。
2)根据复印速度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 3)根据复印的幅面分类:普及型和工程复印机; 4)根据使用纸张分类:特殊纸复印机和普通纸复印机(特殊纸一般指可感光的感光纸,而普通纸是指普遍使用的复印纸)。 5)根据复印机显影方式分类:单组份和双组份; 6)根据复印机复印的颜色分类:单色、多色及彩色复印机。
纸张:
结构:
 1 操控面板;2 原稿盖;3 电源开关;4 手送盘;5 右侧门; 6 总计数器;7 前门;8 纸盒;9 副本盘;10 副本盘伸长板

过程: 静电复印过程包括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和清洁六个基本工序,又称为“卡尔逊六步法”。 充电: 使光导体表面均匀带电,并升高到一定电位的过程叫充电(Charging)或光导体敏化过程。 曝光: 在光导体表面形成电位潜像的过程叫曝光(Exposure)。 显影: 显影(Developing)是用色粉将鼓面上不可见的静电潜像变为肉眼可见图像的过程。 转印: 将鼓面上所形成的墨粉图像转移到纸上的过程叫转印(Transfer)。 定影: 使色粉图像永久地固定在复印纸上的过程叫定影(Fixing)。 定影分加热定影和压力定影。
加热定影有三种方法:热板定影、热辊定影和热辐射定影。压力定影也称冷压定影。 清洁: 清除光导体表面上的残留墨粉和残余电荷以进入下一个复印过程的步骤叫清洁(Cleaning)。

C.扫描仪

概述:
扫描仪由扫描头、控制电路和机械部件组成。采取逐行扫描,得到的数字信号以点阵的形式保存,再
使用文件编辑软件将它编辑成标准格式的文本储存在磁盘上。它能将静态图像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以
显示、编辑、存储和输出的数字格式。
类型: ⑴ 手持式扫描仪 ⑵ 馈纸式扫描仪 ⑶ 鼓式扫描仪 ⑷ 平板式扫描仪 ⑸ 大幅面扫描仪 ⑹ 底片扫描仪 ⑺ 笔式扫描仪 ⑻ 条码扫描仪 ⑼ 实物扫描仪 ⑽ 3D扫描仪
其中,以平板式扫描仪最为常见。
 
结构(平板式):
平板式扫描仪包括三大部分:机械传动部分,光学成像部分,控制和转换处理电路部分。

原理:
启动扫描仪驱动程序开始扫描时,内部的可移动光源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着
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发出均匀光线照亮玻璃面板上的原稿,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反射光(反射稿)
或透射光(透射稿)。反射光穿过一个很窄的缝隙,形成沿X方向的光带,经过一组反光镜,由光学透
镜聚焦并进入分光镜。经过棱镜和红绿蓝三色滤色镜得到的RGB三条彩色光带。RGB三条彩色光带分别照
到各自的CCD上,CCD将RGB光带转变为相应的模拟电子信号。此信号又被A/D转换器转变为数字电子信
号。
D.传真机
分类: 按照色调来分类,可以分成真迹传真机、相片传真机和彩色传真机;
按照通信时所占电话线路来分类,可以分成单路传真机和多路传真机;
按照制作原稿的性质来分类,可以分成文件传真机和图片传真机。

原理: 要将一张图像传送到对方,首先需要对它进行分解,将发送图像分解成许多微小像素,并按照一定的顺
序将这些像素转变为电信号,再把电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后,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路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
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调。再转变为记录纸上相应亮度的微小像素,同时把这些微小像素按照与发送
端相同的顺序合成图像。
结构:

1.电话机;2.导纸板;3.记录纸出口;4.稿件架;5.记录纸窥视窗;6.记录纸带; 7.待发文件入口开启;8.操作面板掀起开关;9.已发文件出口;10.操作面板
E.数码相机

针孔成像原理 当来自景物的反光或来自发光体的光线通过一个小孔时,与景物或者发光体相对应的相反方向的一定位置上就会形成一个倒像。如果在这个适当位置放上毛玻璃板,焦点落在玻璃板上的影像就会十分清楚。这就是针孔成像原理。无论是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能够拍出照片,都要利用针孔成像的原理。照相机能够成像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在针孔的位置换上镜头,在焦点的位置放上感光胶片或电子磁盘,用以记录影像。

数码相机工作原理 数码相机像是一台扫描仪、复印机或是传真机。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使用一块特殊的光敏芯片,称做电荷耦合器(CCD)。CCD能对光照作出反应并把反应的强度转换成相应的数值。当光从红、绿、蓝滤镜中穿过时,就可以得到每种色光的反应值。然后,再使用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就可确定每一个像素点的颜色。数码相机得到的图像其实就是一个数值的集合,所以可以直接下载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这里关键的一点是,光线要足够强。普通的数码相机特别是那些比较便宜的,当光线弱到一定程度时,就无能为力了。一般来说,光线越强效果越好。
CCD生成的数字图像被传送到相机的另一块内部芯片上。该芯片负责把图像转换成相机内部存储格式(一般是压缩图像格式,比如说JPEG格式)。最后,把生成的图像保存在内部存储器中。数码相机一般使用SRAM作为内部存储器,与其他RAM不同的是,即使关掉电源,保存在SRAM中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CCD——CCD是数字相机用来感测光线,取代银盐成像的组件,对于数字相机而言,CCD的地位便相当于传统相机的胶卷(底片),会影响最后的相片之分辨率及品质。CCD的面积越大,解析度就越高。影响数码相机和数码影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CCD辨析率、影像处理模块的辨析率和色彩还原性、镜头质量和影像存储格式等。 CCD大致上分为Digital CCD和Video CCD两种。 大部份可以与电视机连接的数字相机都采用Video CCD,但是拍摄的影像大多会有锯齿或模糊的效果。尤其是当拍摄的物体正在移动时,情况更为严重。 反之,Digital CCD影像质量较好,如果要求高质量和丰满色调的话,那就最好选择解析度较高和采用Digital CCD的机种。 影像处理模块——是数字相机中用来分辨和解读CCD所传来资料的一组器件。它能够改善影像质量和减少色差,使照片还原的感觉更自然。 影像储存——数字相机一般采用PCMCIA接口的存储卡来记录拍摄的影像,然后将记忆卡中的相片移转到计算机中。PCMCIA Card 是一种用于携带式计算机的扩充卡,目前,它较正式的名称是 PC 卡。市面上常见的存储介质有CF卡、SD卡、SM、记忆棒和小硬盘。
对大多数相机来说,拍摄的整个处理过程大概需要几秒钟。它不是实时的,所以不能照完一张后紧接着就照另一张。目前大多数相机需要的处理时间大概是0.5秒左右。将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也意味着价格的下降),处理时间将会缩短到1秒以内。数码相机也将会变得更“聪明”,即使光线较弱、物体比较模糊,也能够进行拍摄。
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不同点 1)存储影像的介质不同。传统摄影是将影像以化学方法记录在以卤化银为主要光敏物质的感光片上;数码摄影则采用数字方式将影像信息存储在数字存储器或存储卡上。 2)图像的呈现方式不同。传统摄影需对拍得得感光片进行冲洗、印放处理,才能呈现出自然景物的影像;数码相机拍得的影像可直接输入计算机,并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影调调整、构图、合成、剪贴),处理后的影像可直接用打印机打印出来或直接进行传真。 3)图像质量上的差异。传统的感光片记录的影像质量高于目前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影像的质量。数码影像要达到传统摄影的影像质量,必须达到200万象素以上的分辨率。(完全达到胶片的分辨率,应是3700万象素以上)。 4)从传递方式来看,数码影像传递方便快捷,保真度高。数码相机拍摄的影像可直接通过电脑网络及时传送。省去传统摄影必需的冲洗处理环节,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速度。 数码相机还具有即时显示拍摄结果的功能,可根据拍摄所得影像,及时调整拍摄方式(感光度、白平衡、清晰度、颜色亮度等),提高拍摄的成功率,还可以把不好的影像删去,提高存储器(卡)的利用率。 从总体看,数码相机还不如传统相机那麽完善,尤其是普及型数码相机,有的拍摄时滞较长。因为数码相机需经光传感器读取景物影像信息,然后才自动调整光圈、快门,还需自动聚焦,有时还要闪光。
 
摄影必备知识:
一般的照相机由机身、镜头、快门、对焦系统、取景器、卷片装置、影像存储装置等构成。
(一)镜头 镜头利用光的折射原理,通过凸透镜效果聚光获得摄影所需光线的量;镜头能使景物影像汇聚于焦点平面,形成清晰影像。现代相机的镜头一般由多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其中凹透镜主要用于校正镜头在成像时存在的像差和其他缺陷,而整个镜头是个凸透镜,能够聚光于焦点平面。 焦距,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焦点,来自无限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过镜头的折射在镜头主轴上会聚成一个清晰的点,这个清晰的点,就是焦点。焦距的长度单位通常用mm(毫米)表示,英语用“ f ”来表示焦距。镜头焦距的长短影响其成像的大小。在相同的距离上拍摄时,焦距长的镜头成像大,焦距短的成像小。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f=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28-80mm(常用的变焦镜头)、75-30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 根据外界光线变化来调节通光孔大小的装置。随着光圈的开大或缩小,通光孔大小在相应的改变,这种可变的口径称作相对口径。光圈系数用f系数表示焦距与镜头相对口径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f系数=焦距:相对口径。f系数的标法为:1.2(或1.4) 2 2.8 4 5.6 8 11 16 22. 镜头的光圈系数标在镜头的光圈调节环上。 摄影用的镜头可分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变焦镜头以及特殊用途、特殊设计的各种镜头等多种,结构也各不相同。标准镜头是指焦距大约等于感光面(底片,CCD或CMOS)的对角线长度的镜头。135相机的标准镜头是50mm,120中幅相机的标准镜头根据底片画幅,是75~110mm。焦距小于标准镜头的称广角镜头,而大于标准镜头的称远摄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望远镜头都属于远摄镜头。 (二)快门
快门是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即曝光时间,单位是秒。快门速度的标法:B,1,2(1/2),4(1/4),8(1/8),15,30,60,125,250,500,1000,2000(1/2000)...... 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按快门的构造和操作方式不同,可将相机快门分为机械式、电子式和程序式三种。 (三)对焦系统 被拍摄的景物有时离得远,有时离得近。为了使被摄景物能在感光片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就要根据被摄景物的远近来调整镜头至感光片之间的距离,这种调整过程即是对焦或测距。镜头上设有调焦环,通过转动调焦环,即可改变镜头中心至感光片之间的距离。镜头调焦环上常用米(m)和英尺(ft)两种制式标示。∞表示“无限远”,micro ['maikr?u]表示微距对焦。相机的对焦系统有多种类型:连动测距式、反光式、候补磨砂玻璃测距式、自动测距式等。 (四) 取景器:使拍摄者能看到他所拍照片所包括的影物范围。
取景器的作用: 一是观察被拍摄景物;二是用于界定拍摄景物的范围;三是用来确定对景物的取舍和安排画面的布局。
取景器种类: 1、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器 2、单镜头反光平视取景器 3、框式平视取景器 4、光学直透式取景器 (五)卷片装置:把装在相机内的胶卷一张一张地依次拍摄。主要有扳把式、摇把式、旋钮式、电动输片式等。数码相机没有此类装置。 (六)暗箱和机身 暗箱是用来连接镜头和机身的部分,本身不透光,并能起到将镜头的光线和其他外界光线隔开的作用。现代相机多以镜头筒代替暗箱,其伸缩均在镜头筒内完成。 (七) 其他装置 1、闪光连动装置。其作用是使闪光与快门连动。有连线式和插座式两种。 2、自拍装置 自拍装置的作用:一是在无人帮助时,可让相机自动为你拍摄;二是在长时间曝光时,可用自拍功能保证开闭快门时相机的稳定。 自拍装置,有的相机设在机身外面,现代相机的自拍功能设在相机内。 3、测光装置 测光装置由光电测光器与曝光计算器结合而成,有外置式和内藏式两种。
常用摄影附件 (一)三脚架和单脚架 三脚架的作用:
在慢速拍摄和长时间曝光、多次曝光时及无人协助自拍时,用来放置相机和避免拍摄时相机的震动,从而保证拍得清晰的影像。
单脚架稳定性不如三脚架,不能无人扶持使用,但其轻巧,便于携带使用,适合新闻摄影的特点。 (二)遮光罩 遮光罩作用: 1、防止不必要的光线进入镜头,从而破坏底片画面; 2、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尘土、雨滴、雪花等粘附镜头表面,造成对镜头镀膜的破坏。 (三)快门线 作用:
1、用于遥控拍摄,即相机与人分离时用快门线控制拍摄;
2、用于慢速快门拍摄,防止手触动快门时造成相机震动。同时要用三脚架固定相机。 (四)近摄接圈 由数量不等的系列接圈组成,一般装在机身与镜头之间,用于拍摄微小物体或用于翻拍。使用时要注意适当增加曝光量。 (五)增距镜 由复合透镜组成,接在镜头与机身之间,可使镜头的焦距成倍增加。使用增距镜,1、镜头成像质量会受影响;2、需要增加曝光量。 (六)摄影包中常备的装置和附件 机身——现代摄影记者的背包里一般同时备有数码和传统两种可以兼用同一镜头的135相机机身,如果采访中相机的数据存储卡、胶卷或电池突然发生故障,可以很快更换机身,保证拍摄继续进行。 镜头——摄影包里一般要准备一个300mm的长焦镜头(最大光圈最好是2.8以上),一个变焦镜头,一个20mm左右的广角镜头。 闪光灯——一般配置与相机配套的电子闪光灯,选择相机自动功能后,只需要设定光圈值,闪光灯就能自动控制闪光的量。拍摄者可以通过选择光圈有效控制景深。 单脚架和三角架——单脚架轻巧,可以放在摄影包里随身携带。在比较拥挤的采访现场,如果用长焦镜头或者较慢的快门拍摄的话,使用单脚架比用三角架更方便移动和抢占位置。如果是在室内自然光下拍摄,或者要使用慢速拍摄和多次曝光,那最好用三角架固定相机。 快门线——使用三角架的话要带上快门线。用快门线的好处,除了保证影像清晰,还可以在交流中捕捉被摄者自然生动的瞬间,而不需要通过取景器。 遮光罩——最好给不同焦距的镜头配上遮光罩,一是防止不必要的光线进入镜头,对画面产生破坏,二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尘土、雨滴、雪花等进入镜头表面。 一般摄影采访要考虑发稿时间,除了相机的相关配件,现代摄影记者的背包里还要必备笔记本电脑、电池充电器。当然,还要准备充足的胶卷和数据存储卡、备用电池。
闪光灯、滤光片等也是摄影的附件。
F.办公电话

电话分类: 1、磁石式电话 2、机电式电话 3、程控电话。
电话连接方式: 1、人工 2、机械 3、机电式 1)步进制自动交换机 2)纵横制电子自动交换机 4、程控交换机
程控电话通讯:
程控电话是指接入程控交换机的电话。程控电话交换机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的交换机,它用预先编好的程序来控制交换机的接续动作。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就是指通信的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它是固定电话通信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模拟通信网的信号以模拟方式进行调制,其模拟级数采用的是频分多址(FDMA)。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简单的无线电对讲机通信、无绳电话、无线电寻呼、汽车电话系统、集群通信系统、蜂窝网电话系统等。
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数字通信,它是以传送语音和数据为主的移动通信系统,典型的有GSM、DCS(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数据传输系统)1800和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除提供语音通信服务之外,也可提供低速数据服务和短消息服务。数字无绳系统,也是这类窄带低速数据和语音应用系统。 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21世纪多媒体信息业务的普遍应用和发展,必然要求无线通信能提供相应的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可视图文、活动图像、压缩图像等,过窄带宽已不适应。而带宽过宽,速率过高,技术上还存在较大困难。而由中国联通公司(133、134)推出的W-CDMA(称为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在系统容量、抗衰减、多媒体业务应用和频带有效利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

互联网电话通信(IP电话) 互联网(Internet)是当今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通信网络,视频、音频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后也可以作为数据在互联网上传递。互联网电话实质是将发送端的语音打成IP数据包在互联网上传输,到了接收端后,将数据包重组还原为语音。 目前,在互联网上进行话音传输的方式主要有:计算机到计算机、计算机到电话、电话到计算机、电话到电话。互联网电话业务的主要组网方式为网关方式,即电话到电话方式。 IP电话技术的发展将带给通信业的美好前景:这将是含有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的可视电话模式的廉价实现。
G.其它办公设备
包括多功能一体机、切纸机和装订机等,介绍从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