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现在还好吗,扬中小姑娘?

 沧海@一声笑 2014-09-23
 那是一个让人永远忘不了的坚强背影,那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壮美瞬间,那是一幅见证共和国解放的历史照片——
你现在还好吗,扬中小姑娘?


     9月18日,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全国都要拉响防空警报,只为提醒国人居安思危、勿忘国耻。
    同一天,记者跟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继兰赶赴苏州吴江,190公里的车程,历时2个半小时,为的就是给一名65年前送亲人解放军过大江的支前模范颜红英,捎去市委、市政府以及33万扬中人民的敬意和关怀。
    勿忘惨痛国耻、慰问支前模范,就在9月18日这一天,历史与现实在回忆与感慨中,交织、碰撞。
一个背影记录一段历史
    穿过宽阔笔直的滨湖大道,驶过干净通畅的乡间林荫,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苏州吴江区松陵镇同心村,这里就是颜红英老人安度晚年的地方。
    汽车在老人家门口缓缓停下,车窗外,一位穿着整齐朴素的老人,拄着拐杖,在门口静静地等着我们。
    她就是颜红英。当年那个梳着粗粗的大辫子,在枪林弹雨中奋力划桨的“扬中小姑娘”,在岁月的打磨侵蚀下,变成了一位双鬓斑白、走路蹒跚的老人。
    因为中风,再加上已经84岁的高龄,老人的记忆时好时坏。但对于我们的到来,老人显得十分高兴,一直拉着随行的史志办主任冯鸿鸣的手说:“我记得你!我记得你!”。面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送上的慰问金,老人的吴江口音,我们听懂了:“谢谢你们这么关心我!”
    老人的女儿拿出了那张精心保存,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的 《我送亲人过大江》的黑白照片。我们凝神细看,仿佛回到了那段战火风飞的峥嵘岁月——
    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横渡长江。
    在炮声隆隆的西南江面上,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挺立船头,她正奋力划桨,一心想要船儿驶得飞快,好让船上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尽快登陆,到对岸去打胜仗,解放全中国。这一幕,因为一张题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被永远地定格在历史记忆中。这位留给我们背影的大辫子姑娘就是颜红英。
    “当时还有解放军问她怕不怕?她直说不怕,一心要送解放军过江!”老人所在村子的妇女主任告诉我们。
一座雕塑传递一种精神
    在这次慰问中,王继兰专门为老人送去了一件特别的礼物——两张渡江文化园照片。一张是文化园全景,另一张是“我送亲人过大江”的雕塑特写照。
    “这张照片上的雕塑原型就是老人家你啊,你看看,上面的哪个人是你?”一手轻抚老人的手,一手指着照片,王继兰轻声询问。“她不一定认得出来,年纪大又曾患中风。”一旁老人的家人有些遗憾。
    “拍得真好!拍得真好!”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原本静默不语的老人竟然用颤巍巍的双手主动拿起照片,边抚摸边赞叹。“嗬,老人家还是有印象的!”周围的人激动起来,纷纷聚拢到老人身边。
    “雕塑做得很逼真!”
    “这个渡江文化园真漂亮!”
    “没想到扬中现在发展得这么好!”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内心的感慨。王继兰接过话茬,对老人的儿子说,趁老人现在身体还可以,有时间的话,就带老人回扬中,回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看,扬中翻天覆地大变样,但是扬中人民对渡江支前模范的深情厚谊永不变。
    是啊,65年前,在扬中的西南江面上,战火纷飞、硝烟密布;65年后,同样的地点,已经崛起一座城。一个叫做“我送亲人过大江”的雕塑在江畔傲然挺立,一个扎着大辫子的小姑娘直视前方,奋力划桨,目光坚毅,仿佛在告诉人们:战争时期,扬中人不惧战火,奔向胜利;发展时期,扬中人同样敢于直面改革,用勇气和毅力诠释新时期“扬中精神”的应有之义。 ( 陈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