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式”教学的主要形式

 智夫勤 2014-09-23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遵循着以知识为本位的模式,在这种带有强制性和单向灌输性的教育方式下,师生之间很少交流,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垂直关系,而不是平行的关系。这对于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个性特征鲜明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其缺陷已日益显露。因此,新课程改革以追求人性化与创造性为目的,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对话式”教学逐渐深入人心。具体来讲,“对话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有:

师生对话:从本质上说,师生对话在于二者心灵的相互沟通,是双方精神的敞开和接纳。它不仅表现为提问和回答,更是交流与探讨、言说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在对话教学中,师生作为特殊的对话者展开互动交流,其对话具有人格精神上的完全平等和教育意义上的价值引导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屈尊”和“倾听”,要让学生体会到尊重和关爱,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问。在语言的运用上,老师要注意语气委婉、温和,对学生的参与和意见要多予以鼓励,或表示赞许,这样,学生才有对话的信心和欲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对话的时间和机会,并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生生对话:它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所展开的讨论和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合作探究的关系。生生对话的过程要敞开自己的观点、开放思维、接纳欣赏和审视别人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让学生之间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自我矫正、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积极自主设计并完成学习,自己只作一些简单的指导。通过学习的设计、操作、搜集并处理数据、信息的表达和交流,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学生处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生本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体验和建构文本意义世界的过程。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背景下体验和解读,让学生与文本中的案例、人物进行潜对话,通过“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通过生本对话,学生不断扩充着自己的知识,学会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了科学思维的方式,形成了科学的价值观和态度,逐步具有了科学精神。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师生的视界不断生成、扩大和丰富,最终达到不同视界的融合。

自我对话:它是人性的一种欲望和需求,在通常意义上是指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现实的“我”的对话,是“此我”与“彼我”的对话。从实质上看,自我对话就是对自我的反思性理解,是对自我过去所积淀的经验、历史、思想等进行的探究和合理性追问。同自我进行对话的过程是一个人的内省过程,是一个人的思考从晦暗到敞亮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最终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自我对话是对话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提示了对话教学的深层—反思。对话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强化师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使自我对话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在对话教学中,同时存在教师的自我对话和学生的自我对话,而最终的目的是促成学生的自我对话,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来源:中国校长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