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谜团的初步解释

 谢楚军 2014-09-23
前不久心里突然冒出一个谜团,我告诉同事,也是也无法解释。
十年前,我还在公司做业务经理期间,也在湖南大学兼了《西方经济学》和《市场营销》两门课。记得那时候好意气风发的,觉得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大学老师。现在,偶尔教这两门课,觉得讲的内容和十年前没有区别。于是,我怀疑自己这十年内是否有进步,因为现在所讲的并不比十年前高明多少。我又对同事说:“怎么书越读越不知道啊?记得在大学四年级时觉得自己知道很多,反而毕业十来年后的今天,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觉得要学的还有很多。”同事用爱因斯坦的说法来解释,如果一个圆内是自己知道的部分,圆外是自己未知的部分,书读得越多,圆圈越大,意味着接触的未知部分也越多,所以书越读越不知道。今天,我觉得发现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阅读《社会心理学》,偶尔发现一句话:“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的倾向。”真是至理明言!我突然发现十年前的意气风发其实是能力不足的表现,无知无畏。回首往事,我在大学期间写出过省级优秀论文,好几年前就出版过专业著作,我也曾经一度为此而自豪。现在,我很羞于提及此事,因为觉得太拿不上桌面。早些年的论文、著作,是在自认为正确的情况下拿出去发表的,没有深入进行合理性的探索,如果说是所谓的成果,那么成果也太青涩了。谜团得到了初步的解释。如今,教科书上的内容虽然和十年前没有区别,对学生讲的也差不多,但是我对教科书的内容还是有些变化的。十年前,认定教科书是正确的;几年前,教科书作参考;如今,开始怀疑教科书。从这方面看,十年还是有点进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