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武隆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2014-09-23 | 阅:  转:  |  分享 
  
武隆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一、自然社会概况

°14′—108°05′,北纬29°02′—29°40′。东临彭水县,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与南川区和涪陵区接壤,北抵丰都县。东西长82.7Km,南北宽75Km,幅员面积2901.3Km2。

2、气候

18.6℃,最低气温-1℃,最高气温41.7℃。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气温31.5℃,最低气温-3.5℃,平均气温17.2℃。年均积温5842.7℃,年均日照小时数1121小时,年均太阳辐射热量73千卡/cm2,无霜期303d。多年平均降雨量1060.7mm,最大年降雨1417.2mm,最大月降雨量183.9mm,相对湿度78%,平均蒸发量1170.3mm。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低温冷害,连阴雨,洪涝,冰雹和大风等。干旱以伏旱最为严重,出现频率为85%,连续一次最长天数为77天,夏旱和秋旱的出现频率分别为40%和70%,连续一次最长天数是38天。低温冷害以秋季低温阴雨为主,出现频率为60%,春播低温为30%。连阴雨以三秋间连阴雨为主,出现频率为80%,双抢期间为45%。洪涝一般出现于5~9月,1960~1980年的20年中,日降水量>100mm,或三日降水总量≥150mm的有五次,频率为20%。加之武隆县多峡谷、坡地,一遇暴雨(≥50mm)即可形成山洪,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是该县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冰雹一般出现在武隆县高海拔地区,平均每年3~4次;大风主要出现在低海拔河谷地带,平均每年10次左右。

3、地质地貌

>1000m,高差>1000m,该类型为武隆的主要地貌类型,分布有黄壤土和石灰岩土;(2)深切割倒置山地地貌,海把<1000m,高差>500m,多呈丹面山地形,分布于向斜地区,是水稻土、紫色土分布的主要区域;(3)中山山原地貌,海拔1400~1800m,原面平缓开阔,是黄棕壤集中分布的区域;(4)河流水文

21.7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8.08亿立方米,地下水3.65亿立方米。

5、土壤资源

>25°的坡耕地面积为13300hm2,占坡耕地面积的23.87%;全县共有林业用地面积为178778.4hm2,占全县幅员面积的61.63%,其中有林地112973.8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3.19%,灌木林59698.4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2.83%,疏林地5679.1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18%,其它林地只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24%;草地面积403.1hm2,占幅员面积的0.14%,荒山荒坡面积为8508hm2,占幅员面积的2.93%,水域面积为4275.9hm2,占幅员面积的1.47%,非生产用地27504.8hm2,占幅员面积的9.48%。可见,该县大部分土地是林、农、牧业用地。

6、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森林覆盖率47%。旅游资源

目前,天景区已建成芙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景区三大景区。芙蓉洞、天坑群景区被评为A级风景区社会经济概况

km2,人口自然增长率多年稳定在4‰左右。

1、经济现状

武隆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是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量;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产业空心化突出;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部分城乡居民还比较贫困;城镇就业压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基础设施



3、社会发展

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质种苗工程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工程等一批科研项目取得进展,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水环境质量

–1999)

2、大气环境质量

声环境质量

固体废弃物

16万吨,综合利用率35%,其余就地堆存或堆放江边,汛期随意排放,直接威胁着饮用水源和周边环境。城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40多吨,也只能做到基本清运垃圾场堆放填埋,部分垃圾未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造二次污染。

5、水土流失

地质灾害

武隆县地质灾害区范围广,规模大。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主要农产品质量总体状况较好。近年来农业投入不足,中低产田比例增大。农药、化肥大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危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施用化肥(折纯)17035t。畜禽养殖污染扩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渐趋突出。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覆盖率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欠帐较多。政府财政环保支出比例偏低,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部分企业无力治理污染,部分企业虽然采取治污措施,但治理设施运转不正常的现象十分突出,违规排污时有发生,污染防治能力较弱,污染治理难度较大。城乡空间结构不尽合理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乡土地利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调控,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破坏了城乡空间和自然山水的和谐统一。区域产业和城市空间布局不尽合理,造成功能、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产业生态、景观生态、人文生态、人居生态协调观念不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有待提高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和不断积累,固有其客观和自然方面的原因,如历史欠账多,以及自然地理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等,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严重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亦是加速生态环境恶化的症结之所在。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存在反差对于发展是硬道理的片面理解,导致在经济建设中出现急功近利和以过度消耗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先发展起来,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错误思想形成“先破坏、后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现实许多是先开发后规划设计,开发程序倒置,加之企业普遍存在着只开发、不恢复,重开发、轻维护现象,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资源过度,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与利用等现象也屡禁不止。集约化的发展方向与粗放经营模式存在反差。许多矿山的开采仍处于“初级采掘、变卖原矿”阶段,缺乏精深加工的企业和产品;在旅游开发中,大家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且产业链条不完整,长期停留在过路式观光旅游阶段,难以凝聚人气、财气,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与生产经营体制落后存在反差。由于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过于零散的经营规模只能使成为市场上的“小角色”,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优化的发展方向与保护管理体制滞后存在反差。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涵盖面广、涉及领域多的系统工程,涉及计划、林业、农业、水利、畜牧、科技和国土资源等多个部门,需要根据具体的区情和生态环境问题特点,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但是政出多门,归谁管理,归谁负责,这些关系都没能很好的理顺,因而造成了事实上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管理机制不完善,各项措施也就变得“综而不合”。特别是在区域生态建设、跨地区污染治理等重大问题上,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地方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也就造成了多头管、没管好,管理散、管理乱的被动局面,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产业部门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于林业等还没有实行“谁养育,谁利用”和“谁开发,谁保护”的方针。林业生产上“重造轻管”的问题仍突出,那种“春天栽树轰,秋后管理松”的现象十分普遍。人口增长快,生态环境压力大人口增长已超过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所能承载的限度。人口增长,造成粮食和能源压力过大从而造成植被破坏、生态失调和水土流失灾害加重三料(燃料、饲料、肥料)更加紧缺生产条件恶化。另外,人口剧增,教育跟不上去,文化水平低,环境意识低下,法制观念薄弱,也造成对资源的巨大冲击和破坏。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重建轻管未能从源头抓起不认识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工程建设忽视生态效应。生态环境的首要特点是其整体性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各个环境要素乃至不同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协同一致。当人们在某一地域进行开发和工程建设时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往往造成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后果有些影响往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看出。生态建设措施单一、重建轻管环境治理没有从源头抓起往往是以末端措施为主结果令人尴尬的是建设和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于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就缺乏了连贯性、前瞻性不认识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开发活动“一刀切”。过去我们长期对生态环境的这种区域特性不认识不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普遍推行单一经济不仅没有发挥资源优势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建设科技支撑与保障能力较薄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资源利用活动所致是不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经济的后果。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中重速度、轻效益忽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在工业领域重复建设严重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违背客观自然规律使生态环境“透支”,“寅吃卯粮”必然逐渐丧失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基础即便轰轰烈烈的经济发展也难以长远维持甚至得不偿失。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少社会公众参与力度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引导、鼓励、支持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的机制尚不完善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对生态和环境投入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从而制约了生态和环境投入的增长。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公众的力量从来就不应忽视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今天更是如此。立法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目前的法规大多数是政策性的,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足以成为公安和执法部门的依据,许多毁林盗伐、哄抢乱采国家资源、滥捕滥猎珍稀动物、任意排放污染物等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人或单位,因缺乏具体量刑标准受不到应有的惩戒。此外,法制的权威性不够,许多地方仍然是人治大于法治。某些地方的经济规划、资源开发、工程项目上马等重大决策,仍然仅由少数官员作主,缺乏专家论证和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因而行为短期化成为一个鲜明的特点()开展全民教育,增强生态保护的责任感1、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保护宣传,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公德。要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形势的变化和国家生态保护战略发展的需要,利用科学、艺术和新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搞好生态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

2、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表扬先进典型,揭露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完善信访、举报、听证和公示制度,鼓励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3、开展农村环境保护专题宣传。今后五年,要把农民作为重点对象,以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结合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传授生态产业技术。

()增加投入,建立生态保护资金渠道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生态保护投入机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把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农村污染控制示范工程、生态保护监管能力、以及生态监测站网的建设与运行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固定的生态保护资金渠道;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保护资金。对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必须坚持由开发单位或个人投资重建和恢复。

2、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抓紧建立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态恢复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体系,引进市场机制,鼓励走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十五”期间要以农业有机废物和城市有机垃圾资源化为重点,扶持一批产品和企业,加速农村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3、按照“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探索建立以资源开发补偿、流域补偿、遗传资源惠益共享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农村环境保护环境优美乡镇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时代要求的重要基础和细胞工程是现阶段推动农村环保工作,改善农村环境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环境保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按照建设的要求,强化生态理念,发展城乡经济,改善城乡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国家和制定的环境优美乡镇考核验收规定为依据,本着“合理规划,有序发展”的原则,推动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城乡生态良性循环,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搞好镇规划按照《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的要求,就城镇的发展规模、功能分区、景观绿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力求人居、生产和生态建设布局合理,体现特色,为城镇中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改善优化生态环境。第,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内主要道路要实现硬化、净化、绿化、亮化,饮用水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重点是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设施的建设;第,狠抓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大力进行改水改厕,可用天然塘、土地、人工湿地或氧化塘处理等形式收集处理污水。对垃圾、粪便收集处理,有专人负责管理,有定期清运,有垃圾池,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第,实行畜禽集中圈养,人畜分离,引导发展规模养殖,村(镇)内主要街道要达到无粪土乱堆、无脏水乱泼、无垃圾乱倒、无畜禽乱跑和污染源。严格保护饮用水及其水源地,禁止在饮用水源地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有污染的项目;加强大气、水体、噪声等重点污染源的环境整治,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第一,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按照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引导发展规模养殖小区,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第二,加快农村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第三,大力发展生态链经济。走发展规模养殖、规模种植相结合的路子,努力实现无害化生产。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搞好日常环境监督,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因地制宜地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及综合利用。加强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环境管理。防止对林木、草场、矿产资源的破坏。加快建设生态文化。大力倡导生态文化,努力建设现代、文明、各具特色的环境文化体系,搞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





1









献花(0)
+1
(本文系会计家园65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