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分平仄,诗分古今,语言在变,诗也在变。旧体诗分古体、今体,但不管是古今,都是要压韵的。现代诗有押韵的,也有不押韵的,但总体以上走押韵的路比较符合中国诗歌的形体和灵魂。旧韵书影响较大的是平水(佩文)韵(诗韵)、词林正韵(词韵)、中原音韵(曲韵);新韵书影响较大的是中华新韵(中华书局)、诗韵新编(上古社)。现代人作旧体诗词,可遵古韵,也可遵今韵,但是作现代诗,遵以普通话为主要辨别方式的今韵还是比较好的。至于作诗的古体、今体,依照学诗者的爱好,可循古风,也可循格律。填词的形制,按理说是应该合律的,但是有好句频出的话,未尝不可只遵词的形体,而在灵魂方面进一步铸造词的高格。厚此薄彼是要不得的,作诗填词不为逞才傲物,实在是应该在表达真实的情感与意志方面多多用力为要。中国汉语语文的好处,亦在其中。可惜中国的大学在汉语专业以外竟然是不开设汉语语文课程的,英语语文课程却是风声水起,实在是败家。学一点外文是没有坏处的,或者华国的教育思维果真是要培养全民为打入到资本主义内部去革剥削阶级的命而设置的吧!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于是,还是再读读《金瓶梅》吧,这绝然也是在闹革命。…… 《七律·读金瓶梅(之一)》: 《七律·读金瓶梅(之二)》: 《七律·读金瓶梅(之三)》: 《七律·读金瓶梅(之四)》: 陋屋开卷衍萧然,顿宕悲欣使忘餐。 附录: 《七古·读金瓶梅(之一)》: 诸法真相色与空,垢净生灭梦魂通。 《七古·读金瓶梅(之二)》: 闲评淡看话金瓶,百万言书血凝成。 《七古·读金瓶梅(之三)》: 知津无碍赏金瓶,胜却放诞醉刘伶。 《七古·读金瓶梅(之四)》: 陋室开卷思悯然,顿足悲欣使忘餐。 2013年10月15日识于紫云斋 注解: 1、七律四首皆为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之一平水一东韵;之二平水八庚韵;之三新韵十一庚韵,之四新韵八寒韵。 2、七律四首同律,格律如左: ⊙平⊙仄仄平平(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