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中老年人,少吃药物不打针。 适时拍打能健身、自我揉摩祛百病。 拍揉按摩手法精,体窝名称要记清: (如能记得准确而专业的穴位名称更好!) 1眼窝、2耳后窝、3颈窝、4手心窝、7腕窝、 6肘窝、7腋窝、8心窝、9脐窝、10腰窝、 11膝窝、12腿髀窝、13臀窝、14腘窝、15踵窝、 16脚心窝等处“养生窝”,降压调脂,立竿见影 延缓衰老,防治百病。 1、按摩眼窝,降压安神: 眼窝是手足太阳、足阳明等交会之处,拍揉眼窝可调理中老年人患高血压及失眠,保持人体阴阳平衡。 如何拍揉? 1)、轻闭双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缓缓地旋转按摩各20次。 2)、端坐凝神,先用力迅速地眨眼36次,再紧闭双眼5秒后睁大双眼4~5秒,并将视线移至鼻尖处注视4~5秒。 3)、双眼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环视运动20次,幅度尽量大。 2、揉耳后窝,降糖调血: 耳后窝即耳垂后方的凹陷处。它分布有迷走神经,通过拍揉可使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如何拍揉? 每遍用双手拇指缓缓用力按耳后窝,再慢慢吐气,持续5秒松手,如此反复按压20遍,每天午饭和晚饭后半小时按摩1次。 3、揉搓颈窝,止咳利咽: 颈窝:在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刺激颈窝可减弱神经系统对喉部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的兴奋感,止咳平喘。 怎样拍揉? 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颈窝,每次36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为宜。一般半小时后可缓解咽部不适。 4、肘窝排毒: 身体内的毒素就像河里的沙子淤堵在有坑、有窝的地方一样,易聚集、在腋窝、肘窝和膝窝处,所以只要常去拍揉身体上这三个窝就可排清毒素了。 肘窝:位于肘关节前方,为三角形凹陷。肘窝是经络密集的部位,深部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并有血管、神经干通过。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心经三条经络通过,肘窝的浅部有肱二头肌腱膜,所以按揉拍打肘窝能除心肺火气和毒素。如果您近期出现了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现象,那就是您心肺的火毒壅盛了。 怎样拍揉? 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2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可以在肘窝这个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拍打肘窝有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功效。如用于预防中暑,必须多拍,直到拍出紫印。拍完后,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色的毒素反应物,可保这口“井”排污通畅。拍一拍肘窝,打通心肺经,就能安眠。 5、宽胸护心的腋窝:俗称“胳肢窝”,位于肩下方,上臂与胸臂间凹陷处。腋窝处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为颈部与上肢间血管和神经通路,是腋窝动脉、静脉、臂丛、腋淋巴结群组织的集合处。心脏疾病多为气滞血淤、心脉痹阻所致,拍揉腋窝可以宽胸理气、调整气血,改善心悸、胸闷、气短等状况,有祛除心脏的火郁毒素,清热解暑等功效。 怎样拍揉? 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四指并拢(大拇指在外)于右腋下,(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拍打36次,反复操作5遍。再换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拍揉左侧腋窝。。 6、祛毒排湿的膝窝:在膝窝的中点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是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排污口被堵了,湿毒、废气排不出去,就会在体内淤化成热毒。热毒在体内待久了就成瘤了。侵入体内的风、寒、湿等外邪淤在这里排不出去,会导致关节炎。所以您一定要常清理,保证它排毒顺畅,这样您才能身心常安。 7、泻火通便的腰(骶)窝:腰窝在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即人体腰骶部形成的“窝”,拍揉腰窝有强肾、泻火通便的功效,对大便秘结、痔疮疼痛等疗效显著。肥胖者以及孕妇此“窝”更加明显。腰骶窝是人体最“忍辱负重”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平时多温柔地拍一拍,大有裨益。 怎样拍揉? 取屈肘坐位,上身略前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窝处,稍停片刻后用左右手虚掌着力,纵向或横向连续拍打腰骶部,向下搓到尾骨部位,连续反复做36遍,每天早晚各1次。操作时,拍打要有节奏,力量由轻而重。尤其是骶骨两侧,用力可稍重。另外,在用虚掌拍打体表前要注意沉肩垂肘,腕部放松,掌指关节微屈成虚掌,五指并拢。在拍打时要平稳而有节奏,拍打后迅速提起,拍打的部位要准确一致。孕妇以及月经期女性要慎用此法。此法有通调气血、促进循环、疏松筋肉、清热消暑、消除疲劳等功效。怎么拍揉? .迅速收缩、放松肛门周围肌肉,持续10秒,间隔10秒,连续做10次。 13、胃口差脾虚 多拍大腿根髀窝 加速气血运行 避免邪气侵犯。胃口差,医生说是脾虚造成的。给些调理脾胃的药,并介绍了一个按摩的方法,即用手轻轻拍打两侧大腿根处,每天拍打2—3次,每次3—5分钟。 中医认为,脾虚是指脾功能不足,特点是吃得少、胃口差、食后腹胀、四肢无力、怕冷、大便稀溏等。《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慧芳教授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于两髀。两髀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比如,现代人长时间久坐,会使周身气血运行缓慢,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下降,易形成痰湿淤阻。拍揉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有效的穴位,即气冲穴和冲门穴。气冲穴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的内侧,对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双脚冰凉等症状有一定疗效;而冲门穴在人体腹股沟的外侧,能辅助治疗崩漏、带下和各种妇科炎症。因为人体的腹股沟处是比较容易被邪气侵犯的地方,而且人体的经络多通过此处,所以适当的刺激,确有健脾的效果。但是拍打时,用力一定要轻。心脏不太好的人最担心的就是突发情况,如果这个时候救心丸没带在身上,那就更束手无策了.您不用着急,现在我教您一个心脏急救的方法,您学会以后,不管是给自己做还是给家人做,效果都非常不错. 如果突然心悸,心绞痛,胸口憋闷,特别不舒服,请马上用大拇指的指尖掐揉大鱼际.用重力狠狠地掐九下,最好是把大拇指倒立过来,利用这样一个强力刺激来缓解心脏的压力.用这个方法急救,绝对胜似吃六颗救心丸. 13、腘窝:位于膝关节的后方,屈膝时比较明显,呈菱形。 腘窝内充满脂肪,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通过。 拍揉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不断地拍打两侧腘窝处。 作用:经常拍打腘窝有行气活血、散淤祛毒、舒筋通络、缓解痉挛的功效。如用于一般保健可反复拍打100~200次;用于预防中暑,必须多拍,直到拍出紫印;用于缓解腘窝痉挛疼痛以及消除身心疲劳等,可反复拍打数百次,以自己能忍受为度。 14、肚脐窝: 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2厘米。 拍揉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拍打肚脐窝100~200次。操作时,腕关节固定或微动,以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为中心,操作者可在腹式深吸气后进行,拍打之力由轻而重,身体健康者还可适当增加拍打次数和力量。 作用效果:经常拍打肚脐窝可起到安神宁心、调和气血、舒肝利胆、益肺固肾、通利三焦、调畅经络的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