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小学数学小班化教育新理念

 有德爱 2014-09-24

  小班化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小班化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小班化教育,数学小班化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如何把小学数学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
  
  一、理念一 :少就是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学数学小班化教育,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小班化教育中,数学教师不再是知识“拥有者”和学习“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自主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再创造、体验再创造的过程。
  1.少预设,多生成。在小班化数学教育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调整组织领导方式,使师生双方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中共同发展。也就是说,与大班教育相比,小班化数学教育更加强调教学的开放与生成,也就是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开放、发展,在生成过程中提升预设层次、水平,因而它和大班教育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2.少讲解,多合作。小班化教育为多向交往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小班学习的最基本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体的学习竞争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授教学中单向和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应树立这样一种小班化教育观念: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教学中应以合作学习为主旋律,教师“少”讲解,学生反而学得“多”。从表面看,似乎教师的空间被压缩了,实际上赋予教师更多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的作用特别体现在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在于营造一种激励探索的气氛。
  3.少静思,多活动。班级人数的减少,课堂内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增加,是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小班化教育的实施,为活动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当利用小班教学时空重组的有利因素,让全班学生“动”起来。
  小班化教育为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创造了条件,但如何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主动地“动”,怎样使孩子“动”得更有质量,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二、理念二:虚就是实
  
  由于教育的个性化,在小班化教育中学生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的,不管异质小组还是同质小组,我们应弹性处理,不能因为小班化就苛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相同、相当、相似的水平。第斯多惠说过:“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独特的发展。不能也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以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
  1.教育理念“虚”,体现个体差异之“实”。《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大众数学”这一现代教育理念,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小学小班化教育中,如何界定“有价值”的数学有点“虚”,一般认为,“有价值”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要求”。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看似降低了一部分人的知识掌握要求,显得有点儿“虚”,不易操作,实际上是照顾到学生学习水平存在差异之“实”。总之,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现代的数学教育观,更是小班化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观。
  2.教学目标“虚”,体现个性发展之“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正成为现代教育的潮流。教育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中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众所周知,在大班化教育下,教师很难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小班化教育为教学的个性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及的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目标和内容领域方面,弹性和选择性有所体现。在小学数学小班化教育中,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可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例如有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设置教学目标“上限”、“下限”。
  
  三、理念三:新就是美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和好奇心,需要充分适应和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小班化教育下数学教学应突出一个“新”字,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途径营造与大班教育不同的“精品教育”。
  1.教学内容新,体现数学美。小班化教育中数学课程的内容要“新”,应选取那些对学生来说“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这些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应通过教学内容之“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并体会到数学之“美”,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从而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2.教学形式新,体现小班美。小班由于学生人数减少,每个学生对教学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