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性是惯出来的

 趣文馆631 2014-09-24

        任性,就是心里没有别人,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我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干什么,什么都要我说了算。这种劲儿引导好了,孩子会成为造福一方甚至万民的领袖;管理不好,孩子便成害人的霸王。前者,是保留孩子不服输的劲儿;后者,是一定要杜绝的。越小开始调整,大人和孩子越少痛苦。等孩子长到十多岁,再开始纠正,那几乎就可以用“回天乏力”这个词来形容了。
  冲动是魔鬼,任性是惯出来的。女儿两三岁时,也有过霸道的表现,但是被发现得早,及时得到纠正,家里所有人都会告诉她那样是不对的。中国独生子女人数已经超过一亿,占人口总数的8%,这些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任性和霸道,会导致他们冲动地做事情,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严重的会招致毁灭的命运。因此,从小锻炼孩子的理性,使他们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长大了,就会习惯于用理性的方式来面对和解决问题,避免冲突,或者将冲突最小化。
  总有朋友跟我说,我家那孩子就是任性,不听话。是啊,看起来,任性是个小毛病。而且,父母说到孩子的任性后,常常还会带着一点给了孩子宠爱的窃喜感。仿佛,做父母的,如果不让孩子任性,就说不上是懂得爱孩子的父母。可是,想想很多青少年因为任性铸成的大错,父母们不担心吗?
  任性,要从小处纠正
  任性,顾名思义,任着性子。小时候,任着性子要东西;大了后,任着性子谈恋爱、玩女人、耍男人,不择手段地谋取暴利,甚至贪赃枉法,为所欲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真实的描述,只不过我们没能力跟踪整个过程罢了。
  在这个问题上,姥姥处理得很好。
  类似的事情,还有两次,一次是孩子1岁10个月的时候,她把抽屉拉开,将磁带盒一个一个地拿出来放到地上,等拿得差不多了,她扬长而去。我把她叫回来,柔声地说:“你得把东西再放回去。”她转身还要走,我又把她叫回来,告诉她必须放回去,她就大哭起来。我说哭也不行,她就蹲下来捡磁带,边捡边哭,哭一会儿,走到客厅挂她毛巾的地方,在毛巾上擦擦脸,说:“擦擦眼泪,擦擦眼泪。”说完回来继续捡,继续哭,继续念念有词地去擦眼泪。
  我在一边看着非常不忍,但我知道,只要这么一回,她就知道,东西拿出来,是还要放回去的。她捡得差不多了,我过去蹲下帮她一起把剩下的放进抽屉里,抱了抱她,夸她做得好,她眼泪还没干就笑了。
  另一次是她把鸡蛋黄扔在地上。大概是每天早上都要吃鸡蛋,她吃得厌烦了,就扔在地上。我说你得把鸡蛋黄都捡起来放进碗里。她就一边掉眼泪,一边捡,小小的手指愣是把地上细碎的鸡蛋黄都捡进了碗里。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捡磁带和鸡蛋黄的情景。是啊,也就是孩子那么小的手能够捡起那么微小的渣子;也就是她那么小的时候,纠正起她的毛病来,才显得容易。“凡事,都要讲理,不讲理是不行的”,如同“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能想的事自己想”,这是家训,谁都得这样。
  任性药方:心里要装着别人
  女儿长到8岁多时,挨了唯一的一次打,也是因为任性。那天,她在上网,上不去,旁边呢,她那2岁多的表弟又在揪她的头发,想上网玩游戏的心情是那么迫切,登陆不上去的烦恼加上小婴儿的捣乱,令她无比心烦,就大哭起来。
  那边屋子里,生病的姥爷还在休养,需要安静的环境。我走进她的房间,看清楚了情况,劝说她要小声点,不可以这样大声地哭闹,但是她的声音丝毫没有减弱。我对着她的屁股使劲打了几巴掌,一边严厉地说:“小声点!听没听着,让你小声点!你今天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第一,你没有耐心;第二,你心里没有别人!姥爷生病前对你那么好,给你做饭,现在姥爷病了,需要安静,可是你心里一点也没有姥爷!今天写日记,你要把你的错误写下来。好好反省反省!”
  晚上,她写了日记,但是只是写下了这两条错误,既没写自己挨打了,也没写什么原因。写完这则日记之后,那个日记本子,就再也没有用过。她是羞于回想起那天的表现吧,我也没有要求她把当天的事情写详细。我想,记住了就行。
  这之后,只要遇上她做的不合适的事情,一提“心里又没有别人了?”她就会赶紧纠正。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得不到就耍赖”的行为时,她会跟我讲,说那样做不好,太讨厌了。
  
  后记
  高尔基曾说,“爱孩子是母鸡也会的行为,但给孩子什么样的爱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在我看来,任性,几乎是决定一个人人生幸福或成就大小的最大障碍,要“防微杜渐”。没有哪个小孩和成年人的行为是一次成型,再也不需要修正的。我们要常常修正自己的行为,常常帮助孩子修正自己的行为。希望我们每个做母亲、做父亲的,都能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考虑,理性地对待孩子的任性,不要让它变成泛滥的洪水,变成“得不到就毁了它。”

任性是惯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