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忻府区上社村赵氏(漫话忻州“百”姓)

 黑老赵 2014-09-24
忻府区上社村赵氏(漫话忻州“百”姓)
中国网忻州频道 来源: 忻州传媒网 张俊赟 2008-06-02 16:28:45 星期一

  古代把祭神的地方叫做“社”。从前姑姑山就是祭神的地方,有盛大庙会。上社是人们去姑姑山祭神的集中地,集合在这里上“社”去祭神,赶集。后来演变为村名。

  上社赵氏是从原平怀化迁到陕西米脂县,明洪武二年赵孝先由陕西米脂迁回忻府区上社。赵孝先弟兄共有四人,分别为赵孝忠、赵孝臣、赵孝先、赵孝贵。其中孝先、孝贵迁至上社,孝忠、孝臣于明洪武十三年迁至原平南大常。

  九世赵琇于清朝顺治庚子年孝取举人,任广东肇庆府新兴县正堂。

  十七世赵章甫于1908年在忻州城内东门火神庙内办起劝工厂,吸纳了社会无业人员和残疾人学习纺纱织布,成为当时一个慈善行业。不但解决了贫苦民众的就业问题,而且以个人声望募集资金,为农家子弟考入大学提供资助,促进了忻州尖端人才的培养,是解放前忻州很有名望的人士。解放后被推举为忻县政协委员。

  十八世赵廉山抗战前在省立六中(临汾)、忻中任教,并任省立女三师(代县)学监。1941年至1944年任县公署秘书,并兼任新民小学校长。曾任张家口张多税关通桥税局局长。其后代赵养贤,赵明贤均为当时忻县教育界名流。

  十八世赵俊英,女中豪杰,曾任忻府区工商局局长,现任忻州市工商局副局长。

  二十世赵廉辅,任忻州市委讲师团办公室主任。工作之余几年来潜心研究笔迹心理学。2003年其研究成果选入省教育厅主编的《山西省高等院校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他是山西省笔迹心理学研究第一人。

  上社赵氏族人,“德义当先,诚信为本。”现举一例。赵家当铺“西顺当”大约创办于清同治年间,以当物赊账、盘活经济为宗旨。清光绪年间连年遭灾,传言针串黑豆沿街卖。在此危难之际,当铺掌柜将外欠当铺帐对天跪拜于院中焚烧。同时开仓放粮于村中贫民,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时隔数年,又在匡村杏树巷继开“西顺当”。

  族谱:上社赵氏原有部分族人保存的疏单及民国元年立的始祖墓碑。清朝乾隆年间,村子被水淹没,所有书面资料失传。之后,几大支系又重新绘制云谱,并建立赵家祠堂,祠堂巷由此得名。2005年,以赵学和为主编的《上社赵氏家谱》问世。该谱共分始祖墓碑碑文,谱系(1-21世)、人物、家族轶事、劝孝篇、家训等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