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平谷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地理九月月考试题 2014.9.8. 一.选择题(共60分) 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一。据下表回答第1题。
行星 |
距太阳(地球=1) |
质量(地球=1) |
体积(地球=1) |
表面平均温度 |
自转周期 |
地球 |
1.00 |
1.00 |
1.00 |
22℃ |
23小时56分 |
火星 |
1.52 |
0.11 |
0.15 |
—23℃ |
24小时37分 |
1.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A ) 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 读图1,回答2~3题。
2.若图中COD线为赤道,AOB线为120°E经线,且此时AOB上各 点均为日出时刻,则 ( C )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0°W,23°26′N B.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正处在极昼期内 C .O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此时世界时为子夜零点 3.若图中大圆为赤道,A点位于D点正东,则 ( C ) A.当A点时刻为零点时,全球各地日期相同 B.从c点到O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逐渐递减 C.当太阳直射点开始从B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D.当晨昏线与AOB重合时,黄赤交角为0°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飞行器进行载人对接,并首次搭载蝴蝶的卵和蛹升空,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据此回答第5题。
4.相对于地面,太空生物实验 ( B ) A.利于昆虫卵蛹的孵化 B.处于微重力的环境 C.属于遥感技术的应用 D.受太阳活动影响小
5、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C ) A.一直向正东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一直向东北走 【解析】可以用图解法解答此题。根据题意作右图,过甲、乙两地画出地球球面上的大圆,大圆与115°E(80°E和150°E中间的经线)相交于点A,判断劣弧甲—A—乙的走向即可正确作答。甲—A是向东北,A—乙是向东南。
6、读“经纬网图”,纬线AB是DE长度的( B ) 【解析】 纬线AB纬度为60°N,经度差为180°,其长度等于赤道周长的1/4;纬线DE纬度为0°,经度差为90°,其长度等于赤道周长的1/4,故AB线与DE线等长。 读下面的四幅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C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第7题,读经纬网图可确定四点的位置:①为(20°S,130°E),②为(20°N,100°E),③为(0°,20°E),④为(20°S,50°W),故位于北京东南方向的是①。
第8题,经纬度差相同的四个区域,纬度越低,面积越大。 读图,完成第9~10题。
9.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10.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l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9.A 10.C 【解析】第1题,甲图比例尺为1:15000,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甲乙两图均为地图;甲图比例尺为线段式,乙图比例尺为数字式;注记指的是地图上的文字或数字。第2题,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应先向北后向东南;火车站与学校和农业实验区相距应为几百米;依据指向标可判断方向;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市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下图为我国南海诸岛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三沙市成立期间( D ) A.三沙市正处于旱季 B.旧金山(37°N,122°W)水循环活跃 C.内蒙古草原牧草枯黄 D.悉尼(34°S,151°E)低温少雨 12.永兴岛至海南岛的最近距离约为( B ) A.100千米B.300千米 C.500千米D.700千米 13.若要更详细了解永兴岛的道路和建筑状况,那么须将该区域地图( A ) A.比例尺放大 B.比例尺缩小 C.水平比例尺放大,垂直比例尺缩小 D.水平比例尺缩小,垂直比例尺放大 11.D 12.B 13.A 【解析】第3题,三沙市成立时正值北半球夏季,受季风影响,处于雨季;旧金山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内蒙古草原夏季牧草生长旺盛;此时地处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悉尼低温少雨。第4题,永兴岛至海南岛接近3个纬度距离,约300千米。第5题,在大比例尺地图上,地理事物表示得更详细。 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a的最大值可达 ( D ) A.90° B.66°34′ C.30° D.23°26′ 15.当图中a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 A ) A.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B.北极圈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C.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 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16.当北京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图中①线的经度为( C ) A.30°W B.150°E C.154°W D.26°E
当北京迎来2012年第一道曙光时,我国某地还在黑夜笼罩中。回答第17题。 17、该地最不可能位于北京的 ( B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图,判断18~20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8.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 ) A.0°,30°E B.0°,60°E C.30°E,30°W D.0°,120°E 19.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D ) A.日界线 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W,180° 20.此时( B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B.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 C.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21.引起其极昼、极夜不等长是由于 ( B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的公转轨道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下图是全球昼夜分布图(AB是昏线),A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46°,读图回答22—23题。
22.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 B ) A.120°E,23°26’N B.60°W,23°N C.60°W,23°S D.120°W,23°26’S 23.此时A点( B ) A.没有日影 B.日影朝南 C.日影朝北 D.日影朝东 24、两艘海轮,甲轮位于北纬50°、东经160°,乙轮位于北纬30°,西经160°,甲轮位于乙轮的:( C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解析】:本题是无图考图,要在头脑中建立合适的图示: 需要强调的是甲向西南或向东南都可绕到乙,但根据就近的原则,我们说乙在甲的东南方向(即甲在乙的西北方向),选C 25、下面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 A、1:5000 B、 C、1:4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 2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比例尺越大,地图所画的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略 C、比例尺扩大一倍,图幅必须扩大到原图的四倍 D、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27、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D ) A、甲图表示的实际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比乙图更详细 28、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倍 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D.甲图中1 cm表示的距离是乙图的3倍 【解析】28、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说明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当乙图为1∶10 000时,甲图比例尺为3∶10 000,即1∶3 333,所以A错。根据图幅面积扩大倍数为比例尺扩大倍数的平方,B选项正确。甲图比例尺大,反映地理事物应更详细,所以C选项错误。乙图上1 cm表示的实际距离为甲图的3倍,所以D选项错误。 【答案】 B
读下图,回答29~30题 29、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 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B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30、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的距离和比例尺的知识。
第29题,相同经度间的纬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三艘船中乙位于赤道,距离最远。
第30题,图上甲、乙、丙三处阴影图上面积一样,但实际面积乙>丙>甲,则比例尺的大小顺序为甲>丙>乙。 答案 B D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题31—32题。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3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D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B )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3、下列日期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B ) A.6月1日 B.7月1日 C.10月1日 D.1月1日 34、下列4组城市,按6月22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 ) A.汕头、海口、北京、伦敦 B.海口、汕头、北京、伦敦 C.伦敦、北京、汕头、海口 D.汕头、海口、伦敦、北京 【解析】点拨:33、某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季节变化有关,就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来说,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一年中太阳在6月22日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距6月22日最近的一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答案:B 34、点拨: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靠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大;离北回归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小。根据各个城市的纬度,海口大约在20oN,北京大约在40oN,伦敦大约是51.5oN,而汕头恰好在北回归线附近,所以应该是汕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次是海口、北京,最小的是伦敦。答案:A总结提示:太阳高度的变化指的是日变化,应将它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区分开。在一天当中,从日出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从正午过后,太阳高度不断降低,日落变成0。 35、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C )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35 C
【解析】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时,太阳直射点也接近赤道,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日增大。 36、某军舰在(20ow、29oS)的海面上,沿着20ow经线方向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90千米,落弹点将在( B ) A.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C.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低纬度地区 【解析】点拨:本题涉及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和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是以赤道为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ow和160oE为分界线,20ow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南北纬30o之间为低纬,30o~60o之间为中纬,60o~90o之间为高纬。该发射点在南半球,向左偏进入东半球,射程为90千米,跨纬度不到1度,1纬度的经线弧长约是111千米。 37、 6月22日,甲、乙两人在不同的纬线上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这两人所在地可能是( C ) ①同一半球的中纬度范围内,②不同半球的低纬度范围内,③不同半球的低纬度和中纬度范围内,④不同半球的中纬度和高纬度范围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点拨:两人在不同纬线上测得相同的正午太阳高度,只表明两人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相同。 38、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 B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解析】点拨: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甲为北半球,顺着自转方向为东的方向,远离极点方向为向南的方向,所以故A在B的西北方向;乙经度向左增大,为西半球,纬度向北增大,为北半球,故A在B的西北方向;丙图为指向标图,可以用平移法判断,A在B的西南方向;丁图为南半球,顺时针自转,故A在B的西南方向。 读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39~40题。
39.位于南半球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40.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D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答案】39.D 40.D 【解析】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试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图中找出突破。
39.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南半球昼短夜长,而图中甲、乙、丙三地日落地方时都是在18时及其以后,说该三地昼长为12小时及其以上,只有丁日落地方时早于18时,即昼长小于12小时,位于南半球。
40.甲地日落时间晚,则说明甲地昼长于乙地,但日照时数少于乙地,根据题干的提示“日照时数是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可知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状况,甲地阴雨天气多于乙地。
二、综合题(共40分) 1.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 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 ,所属的纬度地带是 。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 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 。 (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 所属的纬度地带为 ,F点在E点的 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 方向,E点在C点的 方向。
【答案】(1)(15°S,15°W)南半球、东半球 1110千米 低纬度 (2)(60°S,170°E) 南半球、西半球 275千米(或277.5千米) (3)(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 西北 (4)东北 东北 2.图13中AB为经线,CD为昼夜分界线,图14中阴影为黑夜,空白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CD为 (晨或昏)线,说明其与太阳光线的 关系 。2分 (2)简述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分布规律。2分 (3)图14中能正确反映图13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图,简述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