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里的家乡 (九) 跋

 印生书舍 2014-09-24

记忆里的家乡

(九)

 

 

记忆中的西宁城是孩童时代的家乡,虽然光阴荏苒,事过境迁,故乡已经沧海桑田,面目全非了,但对我而言记忆中的家乡还是十分亲切的。因为她承载了儿时美好记忆,刻录了幼年难以忘却的留恋。可是,我又不得不老老实实的承认,所记忆的家乡,的确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所限,西宁与全国其他的城市相比,远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偏于一隅、交通闭塞、运输困难、封闭落后也就成为了必然。大概一直到抗日战争期间,地处大后方的西宁,由于远离战乱和搏杀,才有了一些像王洛宾那样不愿做亡国奴的知识分子陆续的到来,给西宁带来了一些比较现代的气息。但即便是如此,还是必须心悦诚服的承认,西宁直至解放,也只是一个土里巴几的边陲小城,既缺少省会城市的排场,也缺乏商业都会的繁华。即便是经过60多年建设后的今天,家乡和内陆沿海的一些城市比差距仍然是十分的明显,落后也是无容置疑的。

 

当然和自己比,我又不得不承认家乡的变化是巨大的,现在已经有了一点都市的味道。但不知怎的,我却感到她越来越陌生了。也许这是建设的太快的缘故,变化的太大了,用面目全非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几十年来在政绩的促使下,从文明地区来执政的大人物们,视西宁过去的坛坛罐罐一律为粪土,因而也就果断的制造了一些令他们自豪不已的“改天换地”,结果在摧枯拉朽的变迁中,西宁古城也就只仅仅剩下了个名号,放眼望去“古”的一点味道也找不到了。再加之,一朝天子一个喜好一道圣旨,城市规划在朝三暮四的朝令夕改中,伴之于毁灭性的反复的大拆大建,记忆中的一切标志物也就被毫不留情的抹去了。虽然近来也装模作样地保留了一点残缺不全的“土墙”,但已经引不起什么联想了,陌生也就在情理之中。

 

陌生也许还来之于规模扩展的太快,家乡社会变迁的太迅速了。完全可以说是以一种惊雷不及掩耳之势,实现了时代的大跨越。虽然对各个地方而言,发展都是历史的大趋势,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住这一潮流。也就是说社会政治无论变迁与否,西宁总是要发展的,不可能永远的停滞不前。但一个只有5万人的边塞小镇,实然间扩展了几倍乃至几十倍,天南地北的风俗,五花八门的习惯,南腔北调的方言,形形色色的思想,匆匆忙忙的混杂在一起,并铺天盖地的压迫下来。本土的文化传承,突然间被淹没在滚滚而来势不可挡的洪流中,所以家乡也只能像印第安人那样,俯首帖耳,逆来顺受,完全丧失了自己;也就只能像是一个患了消化不良的病人,面黄肌瘦、体弱多病,越看越陌生的很了。

 

但是我坚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一定会造就这一方的人。在无处不在的造物,即天时地利人和的潜移默化之中,经过历史长河的薰染,此地一定会养成一种时尚、一种习俗、一种风格、一种浩然之气。正如初上高原的人们都会有一种地阔天空的感觉,尤其攀登到高山之颠,涉足于广袤之原,大都会感到心胸开阔的无比舒畅。望着无尽无垠的蓝天,看着变换万端的白云,一种与天地浑然一体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在这一环境的长期熏陶下,家乡的人们大都胸襟宽阔、包容大度,拿得起、放得下,从骨子深处透出一股与世无争的清气。譬如,语言,虽然在西宁城里现在当地的方言已经几乎听不到了,我所熟悉的乡音已经成了稀罕物了。但行走在街头巷尾,却不时就能听到全国各地的方言,已经很习以为常了。可近几年来不同籍贯的年青人中,开始流行一种叫“青普话”的语言,这可能就是一种预兆,也许新的一种方言正在酝酿之中。

 

还不得不承认家乡的自然环境是比较恶劣的,高寒缺氧,无霜期短,紫外线强,被外乡人调侃的“风吹石头跑、山上不长草、大姑娘不洗澡”,在过去的年代里并不完全是夸大其词。但也必须看到,几千年来,先行者们在这块史称荒蛮不毛之地上,前仆后继、战天斗地,披荆斩棘、开荒垦地,胼手胝足,耕云犁雨,终于在湟水之滨造就出了这么一块基地,为祖国西部边陲的开拓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生长在此地的“青杨”就是它真实的写照。只要给那么一点贫瘠的土地,只要给那么一点微薄的水分,它就能顽强的发育,生长成为参天大树。历史上的西宁虽然数次被中央政权所抛弃,但先辈们依然坚忍不拔的生存了下来,并没有在严酷的环境面前退缩半步,改变自己的认同感。据文献记载,唐代的一位赴外使节,路过当时被中央政权抛弃了的这块土地时,父老乡亲们一如既往,依然长跪不起,连声询问“皇上安好”!

 

当然,正如歌曲所演唱的《谁不说俺家乡好》,人人都会夸耀自己的家乡,我听到过许多人对自己家乡的赞美,这是完全无可厚非的。可也有些人却会不失时机的数落一下西宁,虽然并不是批的一无是处,进而嗤之以鼻,但也差不多体无完肤了。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错将他乡当故乡”,还是极不情愿的留了下来。用他们时髦的话说“献了青春献子孙”,最后将骨灰也献给了这片土地。看起来这中间既有他们不得已的缘由,但也许西宁还有一点尚能吸引他们的地方。可不管怎么说,这种精神就是这块土地上无私奉献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以“中华水塔”命名的青藏高原是祖国的生态屏障,为中华大地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黄河、长江一泻而下滋润灌溉着万里沃野,可这里,一些干涸的土地还是在默默无言的等待着老天爷的恩赐。

 

虽然家乡的变化如此之大,本来面目已经无处寻觅。可不知咋的,面对陌生的家乡,我却还是那样的依然顽固不化的执迷不悟。原先我也曾经走南闯北,足迹到过不少著名的地方,也曾在风景秀丽、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观过光,也曾经在繁花似锦、灯红酒绿的沿海都会逗过留。也曾流连过那闻名遐迩的高山大川,欣赏过那绿水青山的怡人景色,沐浴过那恬润馥郁的香风细雨,品尝过那沁人心脾的软语美食,但却始终顽固的认为“桃园虽好毕竟是他人之乡”。 也不知是什么原由,游山玩水兴头正隆时,总会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归去吧,莫将他乡当故乡,这里毕竟不是我等久留之地,他人的卧榻旁岂容西宁的土包子们酣睡!所以后来虽然也有机会在内陆购房置业,但想起故土难离也就毅然放弃了。

 

西宁的老人们喜欢说:“金圪佬、银圪佬,不如锅家(自己)的穷圪佬”。这也许是西宁的先辈们,长途跋涉来到此地不容易,来了安定下了就不想再离开了。也许也是当年这儿地广人稀,只要吃苦耐劳能下力,还是比较容易混饱肚子,不需要动辄就得挑起担子去逃荒的缘故。结果依恋乡土迷人的气息,舍不得、离不开自己土窝窝温暖的阳洼儿的西宁人,也就只能永远的听天由命随大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