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著名画家张桂铭老师!——听张桂铭先生谈艺

 zpin 2014-09-24

怀念著名画家张桂铭老师!——听张桂铭先生谈艺

2014-09-24 兰亭艺术生活


一生笔墨如梦幻,

千秋颜色泣鬼神!


谨以此文怀念张桂铭老师!



921日晚饭后,著名画家张桂铭象往常一样到自家楼下的画室去画画。一般他都会画到半夜回家睡觉。家人习以为常,也不会等他。不料,第二天清晨,张夫人一觉醒来,发现丈夫不在,于是到画室查看,只见张桂铭不知何时已倒在画桌前……

就这样绍兴籍著名画家张桂铭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张桂铭先生的生前好友,学生,绍兴书画界人士沉浸在无比痛苦之中!

一生笔墨如梦幻,千秋颜色泣鬼神!

深切怀念张桂铭老师!



张桂铭先生谈艺

艺术家要有精神性上的追求,丰子恺的画作很简单的,就是几根线条,但是里面的精神内涵,他所追求的思想境界是相当高级的。不是每一个画匠靠勤学苦练就都能够达到的。这样的大画家作品不仅仅是用风格上的独特,更在精神层面上超越了平凡之作品。

  大师们画画中的探索、虔诚甚至殉道精神,值得年轻画家学习。我们所说的探索,不仅仅是探索一种风格,而是在探索中,铸造自己的精神,磨砺自我的修养。艺术家的成长,是修炼出来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给读者表面形式,而是要传递出艺术家对世界的解读和认知,这可能比技巧更加重要。

张桂铭老师在兰亭曲水流觞处

很多人说我是花鸟画家,实际上最早我是画人物的,对花鸟没系统的学习过。我觉得人物画局限比较大,受到诸如造型之类的种种拘束,而花鸟画比人物画(特别是写实人物)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当时,浙江美院对传统学习很重视,而写实人物对中国笔墨的发挥矛盾很大,我转向花鸟画的探索与这些因素有关,更主要的还是我自身的内在素质和艺术积累决定的。我曾经想过:人物为何不能画得像八大山人那样变形?像花鸟那样的有情趣?我本想花鸟画一段时间,再应用到人物画上面去,但后来花鸟画得一发不可收拾,就这样画下去了。花鸟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也就有利于笔墨的发挥,画风就更加自由一些,我就坚持在这条路上走着,特别是到上海后,走的步子比较大。相对来讲,上海比较宽松,开放包容,风格多样,画家只要有人喜欢,就能坚持下去,在我印象中,基本上老先生不会当面来批评你的作品。所以,上海对我风格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是在上海,我可能出不了这样的画风。

张桂铭老师在兰亭曲水流觞处

画画风格的形成与从小接触的事物有很大的关系,我从小就喜欢民间的东西,包括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等等,民间的花布头也曾经给我以启发,改革开放后创作环境比较宽松,有想法就敢于去尝试。有一次,我去北京参观展览会,发现里面全是黑乎乎灰蒙蒙的一片,远看根本分不出是谁的画,这给我的印象很深,潜意识上我就会想到齐白石,为什么他的画一跑进去就能看到,他的画色彩强烈,造型简洁,我的作品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他的影响。1984年,我有机会去德国,参观外国的博物馆,欧洲的作品色彩明亮,画家个性非常强烈,和国内的画一对比,我觉得自己不应该照老样子画了,我就开始探索自己的画风。每个画家的风格形成都有自己的轨迹,我觉得年轻的画家们路子要走的宽,不要太窄。中国画分的很细,花鸟、人物、山水,人物和花鸟还分工笔、写意,越分越细,某种程度上路子就会越走越窄。对于我们的艺术,一些老的艺术家可能会认为,你的传统功力不够,年轻的可能还认为你保守。实际上,我们是一个过渡时期,现在条件也好了,年轻的画家们眼界也要更放开,吸收外来的事物,敢于创新,画出更好的画。


有人把我和米罗联系起来,米罗的画色彩明朗,也基本上用线,而我的画也有这些特点,我的用色主要是受中国民间传统的启发,其中包括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等。至于说受米罗的影响,我开始变画风时,米罗在中国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那时我还更熟悉毕加索、马蒂斯。其实,米罗的作品是受中国影响的,而我更多地是从中国传统中来的,有人讲我的画是学米罗的,我却对他说,是米罗学“我”的,为什么呢?因为米罗吸收了东方文化元素,我是个东方人,他不是吸收我的吗?当然,这是个玩笑。可能是米罗画中那些东方的东西让我对他的画感到亲切,产生了兴趣。毕加索在看到中国的艺术后,曾赞叹不已,他的作品中同样也吸收过许多东方的东西,应该说,东西方文化都有自身的优势,关键看你怎么对待。所以,我觉得一个画家的风格的形成不是无缘无故的,既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下冒出来,它一定是各种因素彼此关联着的整体结果,年轻的艺术家们平时需要多积累。


其实我们这代人,起的是桥梁作用。恐怕对外国人起的也是桥梁作用。对于传统画,我们自己看很好,一条线可以让我们欣赏半天。在外国人眼里,线条就是线条,他们不会联想。我们将中国画和现代艺术结合起来,吸收一些西方的艺术,同时也有中国画的传统内涵,也讲线条、墨韵、节奏。

  对于我们的艺术,一些老的艺术家可能会认为,你的传统功力不够。年轻的可能还认为你保守。实际上,这是我们的特别。



当年我在画院时,程十发先生就讲过,你就是齐白石和八大。他的意思是我的画受白石、八大影响较深。这也巧了,我画过的两张人物画就是这两位前辈的,而且还得了大奖。我觉得,我的画不仅有中国文人画的影子,还有中国民间艺术在里面。我曾经临摹过金山农民画,为了吸收它们的艺术营养。平时我还喜欢木刻画、皮影,包括戏曲的服饰色彩对我影响也很大。


一个画家,只要扎扎实实地探索成功一到两个艺术风格就不得了了。中国有多少画家呀。有人对我说,你以前的画不是也很好?为什么又变风格了?我想,我更喜欢自己现在的风格。现在的风格和大家的不一样,以前的雷同太多。艺术家追求的就是这个目标。


关于艺术风格问题,现在有些误区。黄宾虹有几个风格?齐白石又有几个风格?艺术风格要根据不同条件来定。有的人,就是有这个本领,常变常新。有的不具备这方面的个性。这好比,有的人造一个居住小区,房子很多,各色各样,有的人只造金茂大厦,求质求高。有的人像一片湖泊,有的人像一口很深的井。如果找出了一种风格,不加深挖就丢弃,是很可惜的。毕竟,要创出风格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每个画家不同。艺术生命与人的寿命经历有关,与画风也有关。有的细笔头,花的精力就多,粗笔力的相对要好些。像屺老,画风是粗笔头,所以到老了可以越画越好。有时我也想自己,现在这么画,年纪大了怎么办?或许现在画得可以精些,到年纪大了可以放些。齐白石到了老的时候,画得很浑实,不求形,但每幅画都有一种精神。王个簃过去人家说他像吴昌硕,但是到了八十岁以后,他的画风应该说已经不像吴昌硕了。但那时他已经精力不济了。我觉得这对我们这些画家有启发的。艺术要变,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要早。一个人一辈究竟能活多久,难以预料。不能等到自己走不动时才想到确实自己的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