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

 南山大佛图书馆 2014-09-24

1 简介

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位于云南东部富源县大河乡茨托村(富源县城东南约17公里)海拔1743米的癞石山上(大河乡东南约3公里处)。洞总长约35米。遗址面积约300平方米。1986年当地群众开山炸石时发现洞穴(后称一号洞)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1998年经专家确定为旧石器遗址,并进行试掘。 2001年(发现二号洞)和2002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组织了2次小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约65平方米。

文化堆积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经碳14测定,年代大于距今3万年;下层经铀系法测定,年代距今4万年前。两次发掘共出土古人类牙齿化石3枚、石制品2000多件以及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上千件。石制品原料主要有凝灰岩、玄武岩、燧石、砂岩、硅质灰岩等。石制品类型组合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钻具以及石核、石片等,其中的盘状石核、三角形尖状器、凹缺器、圆盘状刮削器、锯齿状刮削器等,与欧洲莫斯特文化典型器物如出一辙。此外,还发现了火塘、烧骨、烧土、颜料、人工铺垫的砾石地面等古人类生活遗迹。

2 考古发现

2006年3—5月,

发掘工地发掘工地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物管理所、富源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发掘队,邀请多学科的专家参与,对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再次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旧石器考古发掘方法,按1×1平方米为单位连续布方,在有洞顶的部位永久保留了布方的标志。对出土的石制品和化石进行了三维坐标测量,对原地埋藏的石制品和遗迹进行了产状测量。本次发掘布方106平方米,实际发掘74平方米,基本摸清了洞穴的自然状况和文化层的分布范围。为研究方便,从里(东)到外(西)分为5个区,原先所称的“1号洞”和“2号洞”实际上是同一个洞的不同分区,Ⅰ区为洞的尽头,Ⅴ区为洞口位置。文化堆积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经碳14测定,年代大于距今3万年;下层经铀系法测定,年代距今4万年前。下文化层分布于Ⅰ—Ⅳ区,Ⅴ区有上、下文化层。本次发掘共获得石制品1400余件,动物化石150余件,人牙化石1枚(连同以前发掘,共出土古人类牙齿化石3枚、石制品2000多件以及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上千件)。

该遗址遗迹现象非常丰富,上、下文化层都有人工垫石地面、火塘、烧骨、烧土、颜料等古人类生活遗迹。上文化层的3—5 平面层有火塘数处,平面上有大量的红烧土、烧骨、少量碳屑,火塘周围分布有较多的石制品,剖面上表现为红烧土呈透镜状分布,厚3—5厘米;下文化层人工垫石地面上发现面积为2平方米的火塘,烧土夹杂碳屑,火塘内无人工垫石,有少量石制品。火塘上方的洞顶有一天窗,推测为古人类生活时期天然的“烟囱”。人工垫石地面所用石料都为当时洞外因风化而呈圆形和椭圆形的灰岩碎块,排列无定向性,平均直径6—10厘米。下文化层的人工垫石后来大多遭严重风化呈同心圆状。发现石制品主要集中分布于上、下文化层有人工垫石地面上厚20厘米的范围内。下文化层石铺地面以下约0.8米仍有石制品分布。该遗址发现的人工垫石地面为西南地区首次发现,国内除福建三明船帆洞以外的再次发现。

大河遗址含石制品的地层为褐黑色、褐红色、棕红色砂质粘土层、粘土层,含大量灰岩角砾。上、下文化层石制品使用的原料基本一致,主要由凝灰岩、玄武岩、硅质灰岩、燧石、石英砂岩、赤铁矿等组成,部分原料来源于300米以外的块择河和4公里以外的火石山。石制品的种类主要有:盘状石核、柱状石核、长方形石核、三角形石片、似石叶、石片边刮器、端刮器、半月形刮削器、锯齿刃器、尖刃器、凹缺器、雕刻器、砍砸器等,上文化层石制品的平均尺寸较小,加工更为精细,上文化层还发现少量的骨制品和似石叶的长石片。技术类型学方面,两文化层基本相似,都是锤击法为主,偶有锐棱砸击法,有指垫法和压制法的修理技术,除具有本地区文化的传统特点,又有典型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娄哇技术特点(如预制石核、修理台面和连续向心剥片),是莫斯特文化(莫斯特文化是最早发现于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石制品生产技术,广泛分布于欧洲、非洲和西亚,时代距今约20—1.5万年)在我国南方的首次集中出现,且时代早于其它地区(其它地区均未超过距今3万年)。反映这个时期中国已拥有高度发达的旧石器时代的发展水平,填补了中国乃至亚洲考古的空白。

3 挖掘研究

经过文物考古工作

第三次发掘现场第三次发掘现场

者对大河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多年的发掘研究,证实大河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发现较为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大河遗址位于富源县大河镇茨托村的癞石山,1951年,村民在开山采石中,炸开了保存有该遗址的癞石山洞穴。1986年,当地村民在洞里发现大量“龙骨”。1998年,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大队离休干部刘经仁回茨托村探亲,看到乡亲们收藏的“龙骨”,凭借自己的地质知识判断,把它们与古人类遗址联系了起来。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通过前期研究,确定了富源大河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随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1年、2002年和2006年,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3次对遗址进行发掘。

在前两次发掘的基础上,2006年3月23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内专家再次对大河遗址进行了1个多月的发掘。此次发掘,在洞穴半米深处出现了长约1米、宽约四五十厘米的黑色土层,土层附近还发现烧骨片,这就是史前人类的火塘。经过清理发现,洞内有一层平整坚硬的石面,约30多平方米,呈灰白色,是用有一定圆度的石灰石碎块铺成的。专家考证这是史前人类为了阻隔潮湿而铺筑的,算得上最古老的“室内装修”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用石灰石铺地,在国内是第二次发现,第一次是1999年在福建三明市万寿岩遗址发现的。

从前有学者认为,中国及亚洲是旧石器文明缺失的地带。富源遗址的发现、发掘和对2400多件出土物的研究,改变了这一看法。

在2006年富源大河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上百件石器器物,包括圆型刮削器、锯齿状刮削器、盘状刮削器等,据专家现场分析,这些做工精美的石器具有代表旧石器时代文明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典型特征。同时,还出土了大量鹿、猪鼠、熊、牛等动物的骨片化石,其中还有一副长约25厘米的完整鹿角。特别是在遗址中发现的一颗古人类牙齿更是让专家们惊喜。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张森水说:大河遗址保存完整,在洞穴中发现的人类活动痕迹和多个文化堆积层,反映这个时期中国也拥有高度发达的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弥补了4∽10万年期间中国人类活动的空缺。

对大河遗址的第三次发掘获得了4个方面的新进展:发现1枚早于4万年的人牙化石;扩大了“石铺地面”的分布范围;基本弄清了洞穴各个分区的对应关系;增加了各类石器工具的数量。省内外专家认为,该遗址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物、遗迹最丰富的地点之一,是我国莫斯特文化分布最多、时代最早的遗址之一。 富源大河遗址的发掘,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轰动,并吸引了法国、美国的古人类学专家及中科院专家、中国香港学者的关注: 在4∽10万年前,云南富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文明及精美的石器和石器制作技术?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富源大河遗址考古留下的这些谜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邀请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共同破解。

发掘领队吉学平介绍说, 发掘出土的旧石器发掘出土的旧石器

2001和2002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两次清理和正式发掘。2002年的发掘确认了该遗址是一个具有莫斯特文化特点的遗址。

2006年3至5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了第三次发掘。共获得石制品1400余件,动物化石150余件,发现人牙化石1枚 这是一颗古人类的牙齿,一颗臼齿,就是俗话说的“老板牙”。洞内有30多平米左右的石铺地面,是用有一定圆度的石灰石碎块铺成,地面呈灰白色,现在看来虽凹凸不平,但也能阻隔潮湿;领队吉学平说,用石灰石铺成的地板,是旧石器时期古人类(智人)生活形态进步发展的反映。

此外,本次发掘揭露的遗迹现象非常丰富,上、下两个层位都有人工垫石地面、火塘等,其中的人工垫石地面为西南地区首次发现,国内除福建三明船帆洞以外属第二次发现。

吉学平说,这个洞穴坐北朝南,山下盆地的稻田原来是水塘,50年代被添埋改良成农田,癞石山附近有河流蜿蜒流过。水是很重要的,古人类的生活区域主要集中在水源旁边。火塘上方有一个天窗,是天然形成的钟乳岩窗口,古人在这烧食物,烟能从天窗出,不会污染洞穴内的空气,根据对洞内出土的大量动物牙齿、骨头化石考证,专家发现这一时期处于古人类狩猎形式的生活形态。

吉学平说,大河遗址的石制品加工以锤击法为主,偶有锐棱砸击法;有指垫法和压制法的修理技术,有勒瓦娄哇连续剥片技术,常见预制石核和修理台面的标本。这些石制品既有本地区文化的传统特点,又有典型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娄哇技术特点,是莫斯特文化在我国南方的首次集中出现。

惊现“云南智人”

在曲靖市富源县大河乡茨托村瘌 出土的人牙化石出土的人牙化石

石山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进行的首期发掘工作中发现两个不同时代的旧石器洞穴文化遗址。其中,一号洞发现大量石器和原始人的用火遗迹——灰坑;二号洞则发现一可能的石器加工场和原始人用于装饰成进行原始宗教仪式的养料——赭石。在首期发掘中,共发现石器石制品三百多件,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一千多件。这是云南省境内对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进行的首次发掘活动,是云南考古活动的一次重大突破。

该遗址位于富源县城东南约十七公里的大河乡茨托村所属的癞石山。山体是一个由三叠系灰岩构成的小包,山前为一古湖盆,山后有大河自北向南流去,山体洞穴发育。茨托村村民费召友在承包该山并进行开山炸石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洞口,内有村民所谓龙骨等物。1998年云南省地矿厅的专家们听闻消息后对此进行了前期调查,确定了此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后该洞口命名为一号洞。

在对一号洞的发掘过程中,洞内发现的主要是哺乳动物化石和少量石器,洞口开阔地带主要为石器分布区,化石很少。文化层为砂质粘土和粘土层,厚度五十至八十厘米,顶届和底届均有一层石灰华钙板,特别是底界钙板较厚,延伸比较稳定,为精确测定该遗址的年代提供了很好的样品依据。底界钙板上还发现原始人类的用火遗迹——灰坑。一号洞发现的石器分别为凝灰岩、石英砂岩、玄岩占大部分比例,表明这一时期的人类对岩石有较高的鉴别能力。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球、石锤、石片、石核、石砧等。伴生的动物化石有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等,巨貘、猕猴、虎、黑熊、最后鼠狗、野猪、牛、水鹿、鹿、羚羊、竹鼠、鼠、豪猪等大熊猫一齿象动物成群的成员,其中食肉类动物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动物化石多保存单颗牙齿,头后骨骼极为破碎,很少有完整的肢骨,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人类敲食骨髓,过着以狩猎为主的兼采集的经济生活,他们具有很高的狩猎技术,动物群组合反映一号洞的主人生活亚热带一热森林河湖的古生态环境。

二号洞位于一号洞西南约三十米 出土的刮削器出土的刮削器

,位置比一号洞稍低。经试掘,发现石器分布十分密集,以小型石器组合为特征,发现大量尚未加工制作的大型石器原料与小石器共存,专家推测二号洞洞口可能为一石器加工场。癞石山一号洞的年代初步为十至二十万年间,是云南早期智人。此外还发现原始人用于装饰或进行原始宗教仪式的赭石养料。动物化石种类单调,以草食动物为主,保存有较完整的肢骨和头骨。初步估计二号洞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二叼洞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史前文化的演变提代了珍贵的宝物证据。发掘队计划近期在此进行第二期发掘,以揭示二号洞完整的文化面貌。

癞石山一号洞的年代初步估计是云南早期智人。或许,这次发现将成为云南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链接,串起了云南的人类文明史,也让我们可以探寻远祖们的活动足迹,旧石器文化遗址的突破性发现,为寻找早期智人、研究现代人起源这一重大科学势点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4 考古价值

富源大河遗址是一处古人类加工石器和居住生活的遗址,也是我国目前仅有的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典型文化--莫斯特文化特征的遗址。该遗址保存完整,文化内涵丰富,年代处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这一人类进化的关键时期。文化层中石制品和古人类化石同时出土的情况在国内少见;石器类型和加工技术独特,遗迹现象众多。它的发现不仅对了解当时古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提供了宝贵材料,而且对现代人起源和迁移这一学术界热点问题的研究、对旧石器时代中国和欧洲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专家估计,远古人类在2号洞居住的年代可能延续了数万年。专家推测这里有可能是一个长期居住场所,还有可能是石器加工场。发掘出的石制品中发现了有欧洲早期人类的石器制作技术特点,部分石器制作十分精美,对研究早期人类的技术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