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脑需要分区吗?

 杨潮爷 2014-09-25

 

自用上Windows以来,大家都非常习惯性地把自己的电脑分成C盘、D盘、E盘等,并且给它们分别加上系统、程序、资料的标签,借此来对文件进行分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真的还有必要吗?其实,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一种行为。

 

 

确实没必要。

不管你用的是Mac还是Windows PC,给硬盘分区基本上都是出于多年来的惯性思维和对系统崩溃后资料丢失的担忧。事实上,无论出于何种考量,硬盘分区都是没有必要的。

先来看看,大家都是为了什么而分区呢?很多用户会把一整块硬盘分成好几个区,分别对应系统、应用程序、电影、资料和游戏等,他们的本意是希望能够更加有条理地管理整个文件系统,不至于让文件杂乱无章。

但是回过头来想想,这和直接在C盘下新建一个文件夹又有多大的区别呢?不仅如此,通过分区来分类文件还会带来以下种种麻烦:

1、程序盘空空如也,资料盘却爆满,无奈的你只能选择把资料存到程序盘中,完全背离了分类文件的本意;

2、C盘的空间最先被占满,由于临时文件存放空间不足,整个系统的速度都严重变慢。而这时,你却不知道C盘哪些能删哪些不能删。如果到时候再想扩大C盘,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从D盘开始的所有分区全部删掉,然后把C盘拉大;

只删一个D盘是拯救不了C盘的

3、由于分区表的存在,硬盘只能向后扩大,不能向前扩大。如果D盘快满了,必须把比较空的E盘先删除,拉大D盘后重新建立E盘,而此前必须找一个空闲的地方把E盘原有的资料全部备份一遍。

看到这,你还会觉得磁盘分区是资料分类的“神器”吗?

硬盘分区带来的困扰还不止这些,过多的分区会大幅降低硬盘效能。如果用硬盘测速软件去测试一下第一个分区和最后一个分区,你会发现他们的读写速度差距非常明显。分区过多时,每次系统启动时都要从分区表中依次加载这些分区,系统的启动速度会被拖累。

相信不少朋友还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把大文件从C盘移动到D盘一般需要花很长时间,但如果只是从C盘中的文件夹1移动到文件夹2,则一瞬间就可以完成。没错,分区间移动需要把数据先复制过去,然后删除原来位置上的数据。而分区内移动数据仅需要把数据所在的路径在索引里面改写一下即可,不管多大的文件也几乎都是在一瞬间就能完成。分区过多给文件的管理带来的更多的是麻烦。

回过头来咱再看重做系统。如果你没有分区,只有一个C盘,那么你有至少两种方法保存你的数据,其一是把资料拷到移动硬盘中,其二是新建一个D分区(最好用系统安装光盘或在Windows PE系统下操作,否则只能分出一个很小的D盘),然后把C盘上的资料拷到D盘上,装完系统再拷回来并删掉D盘。对了,别忘了重做系统是个小概率事件哦,你确定要为了时刻准备重做系统而进行分区么?

而对于Mac用户,恭喜你们,重做系统时以上步骤统统可以无视,因为你们有Time Machine,而且重做系统也可以选择保留资料。

总的来说,单个分区不仅是最高性能的硬盘运作模式,也是管理文件最好的方法。如果你也分了很多区,不妨先把思维惯性放在一边,来试试只有一个C盘的系统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