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6篇)

 朴莹360 2014-09-25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6篇)
(一)语言 :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活动目的:

1.       使幼儿知道月亮时圆时缺,引起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

2.       学习词:量、衣裳、可惜。

活动准备:

月亮不同时期的图片  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       提问引起幼儿兴趣:在晴朗的晚上,天上回看见什么呢?(月亮、星星)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2.       教:月亮姑娘她很爱美,一直都想穿上美丽的衣裳,可是怎么也没办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3.       教师讲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边讲边出示图片。

4.       在讲完以后,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一直都穿不上呢?(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所以穿不上)

5.       复述故事,听完以后讨论: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月亮姑娘穿上美丽的衣裳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

6.       活动延伸:可以给小朋友讲一讲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的。(月亮其实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围绕地球旋转,白天看不见它,因为太阳太亮了,晚上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才会看见它,它反射的是太阳光,有的时候地球的影子遮住了太阳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时圆时缺。)

(二)大班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

教学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
2.     学习故事中优美的语言,并根据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
准备:
月亮变化图4张,衣裳图3张
纸,剪刀,胶水,蜡笔,记号笔等.
过程:
1.  谈话导入,引出月亮做衣裳的课题.
(1)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师: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月亮)
 (2)师:冬天到了,天气冷了,人们都穿上厚厚的衣服.月亮姑娘呀她也觉得很冷,想去做一件衣裳,那你们想想月亮姑娘该做什么样的衣裳呀?   幼儿讨论
2.  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
(1)         教师讲述第一段
提问:a﹑哎呀,为什么裁缝师傅给她做的衣裳会穿不上呢?(因为她长胖了一点,好象弯弯的镰刀)
b﹑那该怎么办呀?  幼儿回答。
(2)教师讲述第二段。
提问:a、这回裁缝师傅给她重新做的衣裳她能穿上吗?(不能)
      b、唉!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月亮姑娘又长胖了,弯弯的像小船)
   (3)教师讲述第三段。
提问:a、这回月亮姑娘能穿上新衣裳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她又像一只圆盘子了)
      b、裁缝师傅会不会再给她做衣裳了?(不会,因为她的身材量不准)
      c、为什么她的身材会量不准?(因为她每天都在变化)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月亮姑娘做衣裳”。那我们接下来再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3.  结合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月亮姑娘是怎么变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好象弯弯的镰刀,弯弯的像小船,圆圆的像盘子。
4.  给月亮姑娘做衣裳。
(1)师: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着,平时呢我们小朋友也可以观察一下月亮的变化。现在月亮姑娘还没有穿到合身的衣裳,晚上出来她会冷的呀!如果请你来当一回裁缝师傅,你会给月亮姑娘做一件什么样的衣裳?幼儿回答
(2)幼儿制作衣裳,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衣裳。

(三)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大班)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准备:

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图,月亮变化图。

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  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  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  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4、教师利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

月亮姑娘是怎么样变化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5、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  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听吗?好在哪里?

(2)  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作记录。

附:故事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    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    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    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    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    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    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    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    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    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虽顺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大班语言活动《小松鼠的尾巴》(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课件:大尾巴)  
 猜一猜:这是什么?    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   
        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1)看    (教师演示动画)              
         春天:  小鸡      尾巴挡雨   
         夏天:  蜗牛      尾巴扇风   
        秋天:  小兔      尾巴扫叶 
       冬天:  小猫      尾巴保暖                     
 (2)说   
     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  
  2、完整欣赏故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    (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表演   
     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   
   (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  
 三、仿编故事  
 1、讨论:   
  (1)春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秋天、冬天呢?     (幼儿讨论) 
  2、仿编新故事   
(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    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讲述新故事   
  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讲述。 
  如果没有,鼓励小朋友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伸:   
    继续仿编新故事

(五)大班语言课教案《颠倒歌》
活动目标: 
1、 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并且学会这首《颠倒歌》。 
2、 让幼儿了解《颠倒歌》“故错”的手法,也就是说把事物的特征往反方向说;并借此首《颠倒歌》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3、 感受《颠倒歌》所带来的快乐,并让幼儿尝试仿编颠倒歌。 
  
活动准备: 
1、 颠倒歌中涉及到的动物的图片,主要特征部位要可以分开的(如兔子的尾巴和身体,松鼠的尾巴和身体等)。 
2、 节奏轻松活泼的磁带。 
活动过程: 
1、  导入: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幅奇怪的画,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帮老师找出图片中奇怪的地方,好吗? 
幼儿:好! 
2、  出示图片,让幼儿找出图片上奇怪的地方。(请两到三个小朋友简单说一下,引起他们的兴趣。) 
3、  引出歌词: 
老师:其实呀这幅图画还有好听好玩的歌呢!小朋友们想听吗? 
幼儿:想! 
4、  老师边指着图片边说出歌词(同时配上轻松活泼的背景音乐),并让幼儿说出歌词的乐趣,了解颠倒歌的特点: 
老师:老师刚才在说歌词的时候,发现呀有几个小朋友在笑,那能不能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们在笑什么啊?让我们也分享分享你们的快乐啊! 
幼儿:兔子应该是短尾巴的,但这里却说它是长尾巴了。 
幼儿:松鼠应该是长尾巴的,兔子才是短尾巴的。 
……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说得真好!其实啊颠倒歌就是把事物的特征往反发向说。像刚刚小朋友说的,兔子的尾巴应该是短的,但是在刚才的颠倒歌里却把它说成是长的了! 
5、  引出完整的《颠倒歌》请幼儿欣赏,并让幼儿学习《颠倒歌》。 
老师: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歌词的快乐,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学习这首颠倒歌啊? 
幼儿:想。 
(老师带领幼儿学习两到三遍颠倒歌,让幼儿尝试自己说出来,老师从旁适时提醒。)  
活动迁移:  
6、  让幼儿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重新组合,使其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 
老师:前面我们小朋友都找出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那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帮老师重新组合一下,让它们跟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一样啊? 
7、  让幼儿尝试仿编歌词,但不做进一步学习 
老师:小朋友们,颠倒歌好玩吗? 
幼儿:好玩! 
老师:那想不想开动自己的小脑筋,也来编一编歌词啊? 
幼儿:想! 
老师:其实啊我们就可以根据图片上小动物的特征来编啊。像小松鼠的耳朵短,兔子的耳朵长,那我们就可以这样编啊“小松鼠耳朵长,爱吃萝卜和白菜;小兔子耳朵短,见了松子笑哈哈”。 
延伸: 
让幼儿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特点。 
老师:今天小朋友的眼睛真厉害!把颠倒歌里的错误都找出来了! 
看来我们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以后我们小朋友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小眼睛来观察事物哦!

(六) 大班语言活动:两只笨狗熊

目标: 
1、学着分析角色特点和归纳主题。 
2、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准备: 
1、教学挂图、故事录音《两只笨狗熊》。 
2、实物“面包”一只、毛绒玩具雄两只(一大一小)。 
过程: 
1、出示毛绒玩具,语言导入: 
——瞧,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它们长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两只笨狗熊。一天,哥俩出去玩,会发生什么事呢? 
2、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 
——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干面包是怎样变化的?(演示实物面包,帮助幼儿理解) 
(2)结合挂图再次讲述故事,幼儿学习对话,理解新词:(将故事中插问) 
——大黑小黑捡到一块干面包,它们俩是怎么说的? 
狐狸分干面包时说了什么?两只笨狗熊又是怎样回答的? 
3、讨论理解,归纳主题: 
(1)设问讨论: 
——为什么狐狸没有干面包反而吃得最多? 
大黑和小黑是怎样的孩子?狐狸呢? 
(2)归纳主题:两只笨狗熊不会互相谦让,才会受骗上当。 
(3)讨论友好相处的方法: 
——如果你们是大黑、小黑,会怎样做? 
(4)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小朋友想得方法可真棒呀?我们不能学两只笨狗熊,我们要做一个互相谦让的好孩子对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